巨魚坊,那條神魚出沒的地方

從秭歸縣城所在地茅坪鎮到其他鄉鎮,出了茅坪鎮管轄範圍後,必須經過一個三岔路口,一路經九畹溪鎮、楊林橋鎮到長陽,另一路經郭家壩鎮、兩河口鎮、沙鎮溪鎮到巴東,或經郭家壩鎮、歸州鎮到興山、神農架。

這個三岔路口所在地,就在牛肝馬肺峽對岸,叫做聚集坊。

巨魚坊,那條神魚出沒的地方

圖中正中間的位置就是巨魚坊

關於這個地名,有三種寫法,音相似、字不同。

第一種叫法,聚集坊。

出自《秭歸縣地名志》,古時候,這個地方出來個大官。有一次,這個大官衣錦還鄉之時,當地大小官員都聚集到此,為大官捧場,十分熱鬧,為慶祝這一幸事,人們就把這個地方稱作聚集坊,這也是今天對這個地方的正式稱呼。

第二種叫法,聚魚坊。

因這個地方地處九畹溪與長江的交匯處,溪口多魚,附近村民多以打魚為生,是秭歸的重要魚坊,《秭歸縣誌》曾將此地列為秭歸十大漁坊之一,有人就叫此地聚魚坊。

第三種叫法,巨魚坊。

屈原被楚頃襄王放逐後,在洞庭湖流域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聽到楚國兵敗城破的消息後,飲恨投下汨羅江。相傳江中魚兒不忍食之,水神湘君於是派神魚將他的肉體送回秭歸。神魚將屈原的肉體交給屈原的姐姐女嬃,迴游至此,見此地山高水深,景色優美,就沒有回去,一直守在九畹溪口的江水中。

有人說神魚一年一回遊,上不過洩灘,下不過新灘,多數的時候,它就呆在九畹溪口的江水中。傳說,有不少人見過這條神魚,它向上遊時,能激起好幾丈高的浪頭,往下游時,能托起七、八十噸的木船。天晴風靜,神魚浮出水面曬背,那背脊就象一道黑石樑子,上面的青苔象蓑衣毛,天關翅足有兩、三張風帆大小。

巨魚坊,那條神魚出沒的地方

神魚馱屈原

清人程含章《神魚》詩,記下了這個美好的傳說:“客言秭歸山下水,中有神魚長不死。蜃蛤黿鼉奴隸間,巨鱉長蛟共指使。當年屈子投汨羅,神魚銜送歸桑梓……”人們皆言神魚巨大,就把此地稱作巨魚坊。

巨魚坊,那條神魚出沒的地方

曾經的九畹溪與長江的交匯處

個人認為,這三個地名,巨魚坊稍好一些,外人聽到這個地名可能很驚奇,一探究竟之下,自然會聯想到屈原。

巨魚坊,在秭歸縣城沒有東遷茅坪前,是一個碼頭。碼頭如今深藏水下,無跡可尋。

當年,葉山、界埡、青龍、桂椏、中山、青山、九畹溪等地的人員外出,無論是上秭歸、還是下宜昌,多數都是在巨魚坊碼頭乘船而去。

巨魚坊,那條神魚出沒的地方

巨魚坊碼頭,那棟預製結構的房子是旅社吧

那些年,江渝、江漢等大客輪只是路過,屈原1號、2號、3號,鳳凰號、銀杏號等小客船都在此處停靠。人們用小貨船將購進的商品物資在碼頭上卸下,將本地的農產品、礦產品在碼頭上裝上運走。

那時候,巨魚坊的村民幾乎家家有小船,除打魚、運貨之處,還是出行往返的交通工具。

巨魚坊,那條神魚出沒的地方

巨魚坊,那條神魚出沒的地方

碼頭上的民居

那時,巨魚坊有旅社、供銷社,商店、雜貨鋪一應俱全,居民住的小巷子不是很寬,上下臺階很多。

居民們撒撒網、打打魚,打理柑桔樹,摘摘橙子果,日子過得怡然自樂。

巨魚坊,那條神魚出沒的地方

巨魚坊碼頭對岸的牛肝馬肺峽

巨魚坊,那條神魚出沒的地方

聚集坊碼頭的抗戰要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