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逼宫事件”中,隆科多站位错误?你可能误会了

导读:隆科多在《雍正王朝》中一直是一个较为矛盾的人物,这和历史上的隆科多颇为相似。一个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称呼的权臣,已经走到了权力的巅峰和人生的顶点,为何还要“私藏玉牒”呢?《雍正王朝》中,在康雍皇权更迭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隆科多,一跃成为位极人臣的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九门提督,为何还要配合“八爷党”发动逼宫事件呢?

笔者一直认为隆科多乃系雍正皇帝为了铲除“八爷党”而刻意纵容的“逼宫事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人物。

也只有通过隆科多向“八爷党”的“投诚”,才能让“八爷党”彻底有恃无恐,自己走向囚牢。


在皇三子弘时的配合和皇五子弘昼的“助攻”下,廉亲王允禩成功的将四位旗主王爷带来的参将安插进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并赋予他们共管军务的权力。

也就是说,廉亲王允禩基本掌握了京郊两大驻防军队,控制了京城外围。

雍正王朝:“逼宫事件”中,隆科多站位错误?你可能误会了

是夜,皇九子允禟和皇十子允俄找到了担任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的隆科多。九门提督乃系负责京城九门治安的步军统领衙门都统;领侍卫内大臣乃系负责宫中禁卫调度和安排的亲贵大臣。

也就是说,只要争取到了隆科多,就等于掌握了京城武装力量和宫中禁卫力量;再加上京郊两大武装力量的配合,“八爷党”想要发动逼宫事件,逼迫雍正皇帝退位让贤,就板上钉钉了。

按照隆科多的话:

先说好了,我这次要扶的是皇三子弘时!

这说明,表面上隆科多答应配合“八爷党”发动逼宫事件的条件乃系“将皇三子弘时扶到龙椅上!”

可当时的隆科多作为满洲贵族,作为权倾一时的外戚家族代表,似乎已经走到了权力的巅峰,他为什么还要答应“八爷党”的拉拢?

即使将皇三子弘时推上皇位,隆科多的仕途之路、爵位晋封上还会有什么突破吗?

隆科多答应“八爷党”的拉拢,真实目的何在呢?

首先,我们先来弄明白,在雍正皇帝登基时,坚定站位和绝对支持的隆科多,为什么会被“八爷党”拉拢?

雍正王朝:“逼宫事件”中,隆科多站位错误?你可能误会了

当初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得益于皇十三子胤祥的带兵勤王,更得益于康熙皇帝生前为了实现皇权平稳过渡,而做出的种种势力安排和大局设定。

隆科多,就是康熙皇帝为皇四子胤禛势力安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的皇十四子胤禵虽然握有军权,但其毕竟远在西北,对于京城的皇权更迭只是癣疥之疾,在操纵拥有绝对实力的“八爷党”才是康熙皇帝真正担忧的心腹大患。

说到这里,就有必要讲一下康熙皇帝为何明知道皇八子胤禩等人会对皇权传承不利,甚至会有颠覆政权的可能,却为何不提前将皇十三子胤祥放出来,掌握军队,为皇四子胤禛勤王保驾呢?

笔者认为,康熙皇帝有着具体考虑,三方面:

1、康熙皇帝将皇位传承的关键时刻设定在了自己临终的时刻,让自己的心腹侍卫将众位皇子分别

“押送”至自己榻前,利用“两份圣旨”制约下的隆科多予以绝对控制,然后当众宣布皇位继承人人选。

雍正王朝:“逼宫事件”中,隆科多站位错误?你可能误会了

康熙皇帝宣布了传位决定以后,皇八子胤禩等人一个也没能走出畅春园就足以说明康熙皇帝生前对于众位皇子人身控制的安排。

也就是说, 康熙皇帝只需要一个隆科多,而并不需要皇十三子胤祥,就可以完成皇权的平稳过渡。

按照太子胤礽首次被废以后,康熙皇帝命令“朝臣举荐新太子人选”时的具体情形来看,“八爷党”已经将皇十三子胤祥被康熙皇帝对待的态度变化,当成了判断皇四子胤禛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乃至其继位可能的重要判断依据。

如果,康熙皇帝现行将皇十三子胤祥放出来,胤禛是能得到绝对的支持,乃至胤祥很可能掌握的大量武装力量的支持;但同时,“八爷党”也会在胤祥被放出来的同时,尽可能的发动自身势力和其所掌握的军事武装力量。

“四爷党”“八爷党”当时的具体势力来看,胤禩等人所能掌握的力量绝对在胤禛能够掌握的力量之上,如此一来,反倒是会严重影响甚至改变康熙皇帝传位的预设。

也就是说,皇十三子胤祥一旦被提前放出,就会打草惊蛇,就会让胤禩提前准备,就会打乱康熙皇帝的一切传位安排。到时候,只怕是胤祥和隆科多加起来,都无法控制实力强大的

“八爷党”

雍正王朝:“逼宫事件”中,隆科多站位错误?你可能误会了

2、康熙皇帝之所以选择隆科多,在于隆科多和爱新觉罗家族的特殊关系,在于隆科多身后佟佳氏家族的巨大影响。自努尔哈赤时期,旗权就是对皇权的巨大威胁和挑战就一直存在,而满洲贵族们就一直被清朝帝王拉拢、安抚用以制约和牵制旗权。

隆科多所在的佟佳氏家族无疑是当时势力最为强大、影响最为广泛的满洲贵族家族,佟佳氏对于皇权的站位和支持,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皇位传承的稳定。

另外,康熙皇帝还希望利用隆科多乃系皇子舅舅的长辈身份,在辈分上管控皇子们的过激行为。

但更重要的是,只要让隆科多掌握住绝对权力,掌握住京城和宫中的武装力量,才能避免皇子之间发生内斗,才能避免发生手足相残的萧墙之祸。

有隆科多在,即使有内斗事件发生,隆科多也能及时制止并给予有效管制。

而,皇十三子胤祥如果被提前放出来,掌握了武装力量,尤其是对于京郊两大武装力量的掌握以后,隆科多的控制影响就会变得微乎甚微,皇子之间发生手足相残的概率就会大幅度增加,这不是康熙皇帝希望看到的场景。

雍正王朝:“逼宫事件”中,隆科多站位错误?你可能误会了

3、皇四子胤禛顺利接过皇位之前,在康熙皇帝眼中,任何皇子都是有可能武装夺取皇权的存在,皇十三子胤祥这位“侠王”,也并不例外。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之所以不提前将皇十三子胤祥放出来,也有对其会拥兵自重、篡夺政权的担忧。等到自己将皇位传给胤禛以后,胤禛以皇帝身份再进行相关防控安排,事情就会变得顺理成章,对于胤祥的担忧才会消除。

康熙皇帝为什么会用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圣旨来制约隆科多?

不就是因为隆科多在之前和“八爷党”的联系紧密,有着站位“八爷党”的嫌疑吗!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隆科多六叔佟国维的指点,隆科多肯定会坚定站在“八爷党”一边,毕竟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不管是胤禩还是胤禵,“八爷党”

能够最后夺嫡成功的概率最大。

康熙皇帝传位之前的紧密联系,就为“八爷党”在雍正朝拉拢隆科多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雍正皇帝继位以后,为了稳定朝局、巩固皇权而必须铲除“八爷党”势力之前,也充分利用了隆科多和允禩等人之间的“旧情”,刻意将隆科多“推向”了允禩一边。

雍正皇帝登基之初,毫不犹豫的任命了隆科多举荐的诺敏,担任了山西巡抚,注意,这里隆科多刻意强调了一点:诺敏曾经顶撞过皇八子允禩,而被冷落了数年。

雍正王朝:“逼宫事件”中,隆科多站位错误?你可能误会了

诺敏的下属来京城给隆科多送礼,能够明显看出隆科多因为备受雍正皇帝信任而表现出的骄傲;

​西北大胜,年羹尧奉旨回京,面对雍正皇帝的驱步近前,他竟然骑马靠近的时候,隆科多表现出了对于年羹尧狂悖的不惜和愤怒;

这都说明,最初阶段,年羹尧对于雍正皇帝乃系绝对忠诚,也是以雍正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和重用为荣的。

而后,经过逐步发展,经过雍正皇帝的“刻意安排”和布局,等到了雍正皇帝决定整顿旗务,决定让旗人种地、自力更生的时候,隆科多已经明显的“站位”在了廉亲王允禩一边。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隆科多没有任何理由抛弃雍正皇帝而选择“八爷党”!

1、隆科多表面上给予“八爷党”的交换条件,乃系拥立皇三子弘时,这个理由真的靠得住吗?

就雍正皇帝对于三位皇子——弘时、弘历、弘昼的态度和重用程度、爵位晋封情况来看,隆科多作为雍正皇帝近臣不可能看不出弘历被秘密立为皇储的迹象。

雍正王朝:“逼宫事件”中,隆科多站位错误?你可能误会了

既然已经明确了弘历的皇储身份,隆科多还会坚定站在弘时阵营吗?

就隆科多在康熙朝的具体表现,就佟国维传承的“佟佳氏精准站位”的家族传统来看,隆科多不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更不会将

“拥立弘时”作为支持“八爷党”的理由。

隆科多这样要求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拥立弘时”来换取“八爷党”的绝对信任。

隆科多作为九门提督,其在京城内外乃至众位皇室宗亲、皇亲国戚家中安插的卧底、线人肯定数不胜数(对此,我们已经另成文论述),所以他对于弘时和允禩来往密切的情况,肯定非常清楚。

也就是说,隆科多明白,只有表明自己“拥立弘时”的态度,才能让“八爷党”不会怀疑自己的支持目的;只有“拥立弘时”,才更符合“八爷党”表面上的政变目的;也只有“拥立弘时”,才能让允禩等人相信,自己早就和弘时站在了同一阵营,也就是和雍正皇帝站在了对立面。

2、隆科多“拥护弘时”等到的回报和自己的付出并不成正比

就隆科多当前的官职禄位来看,其担任的九门提督、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等官职,单拿出哪一个都是清朝时期官员们梦寐以求的顶峰。这说明,隆科多口中所说的“扶错了雍正皇帝”的说法,并不成立。

雍正王朝:“逼宫事件”中,隆科多站位错误?你可能误会了

隆科多支持“八爷党”发动政变,成功将弘时推上皇位以后,隆科多能得到什么?

不属皇族,被晋封为王爵,不可能;

担任首辅大臣?“八爷党”的三位爷该怎么安排?允禟和允俄再进入决策层以后,恐怕隆科多最后的排位会比雍正朝低!

更重要的是,隆科多如果真支持了“八爷党”,推翻了雍正皇帝的皇权统治,那么,弘时继位以后,会不会再次重新站位,会不会是恃权而骄,对弘时的皇权形成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也就是说,弘时继位以后,隆科多会因为“兔死狗烹”而被清算的可能,远远大于被雍正皇帝清算的概率。对此,隆科多不可能不清楚,毕竟反复站位、两姓家奴的自古以来都没有好下场。“逼宫事件”过后,隆科多在狱中受到了弘时对其非人的待遇,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从个人利益上来看,隆科多也没有“拥立弘时”,支持“八爷党”的可能。

那么,隆科多支持“八爷党”的理由和“交换条件”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允禩等人“自己走向雍正皇帝早就设好的陷阱”

雍正王朝:“逼宫事件”中,隆科多站位错误?你可能误会了

隆科多手下的线人、卧底极多,而且他还做过胤祥的部将,他会不清楚胤祥在军中的恐怖影响力?他会不清楚,胤祥当时的病情还没到掌握不了军队、把控不住局面的程度?

既然明白,隆科多为何不提前将胤祥控制住,留着让他重新掌握京郊两大武装力量?

廉亲王允禩作为“逼宫事件”的主角,尚且被雍正皇帝和张廷玉怼的一愣一愣的,尚且对雍正皇帝保持着最基本的君臣之礼;隆科多为何敢于在朝堂公开指责雍正皇帝,公然违抗雍正皇帝的命令,哪怕连点缓冲和退路都没留?

因为,隆科多原本就是雍正皇帝安排好的棋子,原本就是用来引诱允禩等人彻底暴露自己的罪行,好让雍正皇帝光明正大将他们一网打尽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隆科多放胆“造次”,允禩等人才会有敢于“正面逼宫”的底气。

雍正王朝:“逼宫事件”中,隆科多站位错误?你可能误会了

而雍正皇帝唯一的失算之处,就是没想到弘时会站到自己父亲政敌的一遍,会参与到推翻自己父亲政权的事件中。

很明显,隆科多对于弘时的参与,也并没有向雍正皇帝及时汇报,让雍正皇帝看到了隆科多的两手准备,才会导致了隆科多的最终凄惨下场。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