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高校教師擔任軍運會水上救生項目裁判長

武漢一高校教師擔任軍運會水上救生項目裁判長

段靜彧和吉祥物兵兵合影

“11金6銀!我在家門口見證了中國驕傲!”昨日(23日)段靜彧一大早就趕到學校參加教學工作會議,而她還有個特殊身份鮮為人知——在剛剛結束的軍運會水上救生項目中擔任裁判長。為此,她已有10個月沒休息過一天。

武汉一高校教师担任军运会水上救生项目裁判长

段靜彧在現場

據瞭解,段靜彧是武昌工學院體育課部副教授,在該校主講課程為健美操。而自幼酷愛游泳運動的她,仍在業餘時間長期從事游泳項目比賽的裁判工作,2006年獲得游泳國家級裁判稱號,2018年獲得全國救生國家級裁判員資格,現擔任湖北省游泳裁判委員會常務委員。曾擔任過全國游泳錦標賽等多場大型游泳比賽的裁判員。

武汉一高校教师担任军运会水上救生项目裁判长

段靜彧和吉祥物兵兵合影

7月27日上午,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游泳比賽湖北裁判選拔培訓班在武漢體育中心遊泳館開班。省內參加選拔的85名游泳裁判員中國家級游泳裁判員共有16人,段靜彧就是其中之一。經過培訓後,段靜彧不僅成功通過國際泳聯最新的規程規則考試和軍運會游泳測試賽的實踐考察,還因為成績優異被執委會推薦到水上救生項目任裁判長。

武汉一高校教师担任军运会水上救生项目裁判长

段靜彧手執國際軍體成員國國旗圖譜

據悉,此次軍運會水上救生項目共持續了3天,中國隊在水上救生項目中共獲11金6銀的好成績,金牌數位列為第一。而作為本項目的裁判長,段靜彧為大賽足足準備了10個月。在不耽誤正常教學的前提下,段靜彧將剩餘時間都用來熟悉水上救生項目中文指南、技術官員中文指南,以及場地器材的使用與管理等方面。僅單項比賽開始前就在場館內提前演練了4次。

“兩本指南共約1萬字,每天課後就是我的學習時間。”9月初,段靜彧協助組委會用了三個月時間將書上的每個字,包括標點符號都一一修訂,最終確定了現在的執行版本。“因國際軍體聯國際委員會對水上項目的要求非常高,包括水質、器械等,這就更不能給祖國丟臉,每個細節都要力爭完美。”

“醒著的時候基本見不到面。”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賽前準備的十個月間,段靜彧卻一點也不稱職。輔導孩子學習,接送孩子上下學,全部由丈夫彭衝完成。段靜彧則每天都奔波於位於東西湖的軍運會競委會和學校之間,10點多在競委會開完會後再驅車30餘分鐘回到位於漢口寶豐路的家中休息。會前最後半個月,每天11點後甚至凌晨才能到家。而等著她的永遠是丈夫溫暖的笑臉,丈夫彭衝甚至開玩笑稱,“愛上了一個‘不回家’的女人,我驕傲!”

“第一次執裁這樣世界級賽事,心裡既激動又緊張。”比賽當天,段靜彧每天上午7點到比賽現場檢查場地器材、各個崗位志願者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到崗情況,8點半參加賽前裁判員培訓會,9點準時開賽。而讓她印象最深的是昨天(22日)的一次申訴處理。

“我們認同這個處理結果。”在10月22日上午舉行的4×50米混合接力項目預賽中,荷蘭隊和伊朗隊交接棒出發搶跳犯規,被判罰之後運動員對結果提出申訴,段靜彧帶著翻譯和技術人員為運動員詳細解釋了參賽規則,大方謙和的態度最終讓對方對裁判結果表示信服。

“並不是會游泳就會救人,為救落水人員而出現傷亡的例子屢見不鮮。”針對網友們提出希望普及救生游泳課程的問題,段靜彧稱,武漢水域眾多,很多人喜歡在自然水域游泳,我們在宣傳防止溺水的同時,也要注重水上救生的實用價值。“救援需要掌握觀察、搜尋、發現、接近、拖帶、穿越障礙、上岸等複雜的技能。相較於大眾健身、大眾游泳,這種高危項目並沒有受到格外重視。我們希望能夠讓大家喜歡上水上救生項目的同時,給更多需要的人群帶來幫助。”

截至發稿前,段靜彧還在參與該校將於24日舉行的運動會彩排工作。(雷蕾 雷雯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