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問] 投資人是如何關注賽道、判斷創業者的

賽富投資

投資人關注賽道的八大因素

那我們先說賽道。如果一個創業者來找我們,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講,首先我們要看你是做什麼事,也就是說我們賽道的選擇。通常我們要看的,第一個是它的市場,是一個很大市場,還是所的小眾市場。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創業者來找我們說,比如說餐館,你看全中國有13億人、14億人,每個人都得吃飯,你說市場有多大?這種我們把它叫做民意市場,這種民意的市場其實跟你沒什麼關係。

第一,我們要關注的是與你現在有關的市場,以及,未來可能與你有關的市場。但是我們在看到未來市場很大的時候要看到你現在這個市場,向你未來市場的過渡階段,過渡的成本有多大。

第二,在這個市場上你的切入點是什麼?

舉個例子,我們大家現在都在談大數據,大數據的領域非常之大,但是你在這個大數據領域中間到底做什麼?你的切入點是存儲?還是系統?還是它的系統分發等等。所以你一定要找到,市場的切入點是什麼。

第三,你到底想解決一個什麼痛點?

我們看到,創業中很多人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沒有找到市場的痛點,也沒找到市場真正的需求,而很多的需求是他們自己想象的,在現實中並沒有存在。比如說就有一個做電商大數據的,已經創業兩年多了,公司的銷售也就區區200萬人民幣,但是他一年花多少錢?一年要花四五千萬。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到今天為止,他並沒有找到真正市場的硬需求在哪兒?是自己想象說我這個動作大了以後一定會有,但很多時候並不是這樣。

另外,選擇需求的時候我們還要區別是自然的需求和被教育出來的需求。

比如說,我們講中國的BAT,為什麼公司能做這麼大?BAT所解決的都是我們人類自然的需求,比如說,騰訊解決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無論男女老少,我們都有,交流的需求,自我展現的需求,所以,這是不需要再去教育的需求;當互聯網時代到來、信息爆炸以後,我們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所以百度解決的就是一個搜索引擎的問題;阿里解決的是什麼?阿里解決的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基本的需求——交換,我們上過經濟學課的都知道,我們最簡單的人類交換活動就是一頭羊、一斗穀子,在過去的遠古時代,我們是把一頭羊牽到另外一個人家裡去,後來因為不方便就形成了市場,再後來我們創造了貨幣,阿里解決的是——讓世界上沒有難做的生意,所以這都是解決自然的需求。但是喬布斯做的不一樣,我們第一次看到iPhone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知道有這個東西,也不知道有一個按鈕可以點一下就出來一個鍵盤。當人們開始喜歡上它,iPhone便像自然的野火一樣蔓延起來。

當你要解決一個市場需求的時候,有沒有其他的替代品?這是一個我們創業者需要非常認真考慮的問題。

第四,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所有的創業,甭管你有什麼情懷,你有什麼偉大的理想,首先要解決的是你必須賺錢。

一個企業和一個慈善組織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你必須要有盈利的模式,沒有盈利模式的創業,全是扯淡。怎麼賺錢,是容易?還是難?

另外,你的盈利模式中間是不是有可重複的收入,比如說改革初期,幾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都集中在通訊領域做系統集成,當時中國有2萬多家,但現在活下來的幾乎沒有,或者是非常少,都被電信公司自己給收了。因為,做系統集成一個非常不好的盈利模式就是做一單是一單,沒有連續的收入,那麼最好的收入模型是什麼?是每個月交租子,像我們手機話費。

第五,我們看賽道的時候,要注意到商業模式的可擴充性。

坦率地講,做媒體是比較辛苦的事,有點像做餐館,一單一單地去做。而做電商,尤其是做遊戲,尤其是個非常好的商業模式,一旦用戶超過了20萬人以後,200萬人甚至2000萬人,所有的運作成本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我們在做創業時要考慮商業的模式,可擴充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六,我們要考慮的是競爭。

我的競爭門檻有多高,我的競爭對手有多少。

第七,我們要考慮這個商業模式,它管理上的難度,對執行力的要求有多強?

有些商業模式特別容易管理,有些是特別依賴於你的管理,是非常長尾的管理。

第八,要看它的現金流

電商你一定要考慮到,我這個電商是做平臺還是做自有品牌?為什麼阿里能做得更快更大,因為阿里不需要自己壓貨,不需要自己壓錢,而京東為什麼到今天不賺錢?是因為它要自己去大量地押貨,但它現在做大了以後也可能壓貨,慢慢會越來越少。但是你要做自己的品牌,你一定會有壓貨的,這個對現金流的影響是很大的。

投資人判斷創業者

是否聰明的六條原則

投資人看創業者其實就這麼幾個方面:

一個是這個人是不是聰明;

第二,是不是誠實;

第三,要善於交際。

一個人躲在房間裡、躲進小樓,不大容易成功,如果你是一個特別孤傲或者特別不容易與人相處的人,那也不大容易成功。

這個人是不是聰明我們經常講,但是,我們真正有多少人想過什麼是真正的聰明人?其實關於聰明人,心理學和社會學上有很多的研究,跟大家簡單說一下,真正的聰明人包括有下面的幾點:

第一,他首先有比較強的元認知的能力。

什麼叫元認知?我們大家都有經驗,我們讀書時,一個班上總有那麼幾個人,好像他既不讀書也不怎麼上課。但好像他的考試成績總是比別人好。那這些人,他的學習效率、對知識的掌握一般來講比別人要好得多。

第二,具有邏輯性的思維跳躍能力。比如,我們在和一些人談話時,你就會發現這人怎麼這麼聰明,有什麼明顯特點?你跟他講一時他已經到三,等你到三的時候他到了五。

第三,好奇心。

第四,聰明人有一個特點,能用簡單的語言解釋複雜的問題,幾句話就能抓住問題的實質,是真正的聰明人。

第五,領袖的氣質。所有的這些領袖來自於不同的領域,學界、商界、政界,這些領袖到底有什麼共同特點?同理心。你會發現一些真正的聰明人,跟他講話的時候如沐春風,他能夠從你的角度換位思考,而且不僅能夠從你的角度思考,還能夠做出決策。

第六,具有個人魅力。聰明的人不僅會思考,而且有執行力,有對細節的關注,有傳教士與殺手的氣質。傳教士氣質最典型的是馬雲,別看他長得小,但往那兒一站,你就會感覺他身上的一種魅力,他的氣場裡確實有一種傳教士般的氣質。

創業成功的人格需求,這是20多年來在中國投資我自己總結的一些東西,供大家參考,尤其是有志於創業的這些年輕人可以考慮一下:

第一,如果想創業成功,你必須做一個誠實的人,做一個有良知的人。基本上,如果你是一個壞人,你也可以創業,你也可以賺錢,但我可以清楚地告訴你,你永遠不可能把企業做大,也不可能做到成功。

第二,理想主義。一個人創業,你可以賺錢,如果你沒有理想主義,沒有一個超越自身利益之上的情懷的話,你這個企業一定做不大。所以,我比較喜歡投資那些稍微有點文藝青年、有點浪漫主義、有點理想主義的青年。

第三,相信自己的人。疑心很重的人,這個企業一定做不好。要有獨立思考,要理性、要專注、要堅持,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獨。創業路是個很漫長的路,其實大部分時候不是這樣。我們今天在這兒慶祝,但這只是我們創業的漫長的河流,中間一個小小的浪花,更多的時候是你要在煎熬,要忍受孤獨。創造和創新能力的基礎是獨立的思考,而獨立思考的前提是思想的自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