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最古老民族千百年與世隔絕,外人進入帶去瘟疫,如今只剩20戶


新疆,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充滿著神秘的色彩,每次來到這裡它總能帶給我一些驚喜。此行我來到新疆中部巴音郭楞州腹地的尉犁縣,在距離縣城35公里處,有一箇中國地域面積最大的村寨,然而這個方圓72平方公里面積的村寨,僅住著20餘戶人家。他們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只靠採集野沙棗和一艘小木舟捕魚為生。千百年來與世隔絕,保持著原始的風俗習慣,過著無憂無慮的世外生活,這就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羅布人”。

尉犁縣又名羅布淖爾,因著名的“羅布泊”而得名,當地語意為“水草豐腴的湖泊”。尉犁縣位於新疆的中部,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國最長的內陸河: 塔里木河,還有那浩瀚的原始胡楊林,形成了無與倫比的自然景觀,也成為了羅布人千百年來賴以生存的家園。

關於羅布人來自哪裡,一直是個未解之謎,就連他們自己都說不上來。有人說他們與1400年前消失的樓蘭古國有關,羅布人很有可能是樓蘭國的後人。樓蘭國滅亡後,他們沿孔雀河遷徙,一路以採集野沙棗和捕魚為生,最終來到羅布泊地區定居。


不過上個世紀初,俄國、英國、瑞典等國的科學家曾對該地區做過考證,認為他們是蒙古族的後人,他們的先人從伊犁遷徙到羅布泊地區,後因長久生活在羅布泊才被稱為“羅布人”。其實從我接觸的羅布人長像上來看,還真有些蒙古人的特證,不過這也只是猜測而已。

羅布人逐水而居,不問世事,長期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他們沒有城池,沒有官吏、沒有學校,只以捕魚、狩獵等最為原始的生活方式為生,這也成為了神秘的羅布文化。羅布人沒有文字,也沒有文字記載,只有口傳心授的歷史與傳說,所以被稱為幾千年來的活化石。

清乾隆二十二年,在追剿逃忘的準噶爾沙拉斯部人馬時,意外發現了生活在此的羅布人,據說最早生活在此的羅布人有四五百戶。然而沒過多久,這裡爆發了瘟疫,奪走了很多羅布人的生命,很多人四散流亡,從此再也沒有回來。如今在新疆的若羌縣、喀爾曲克鄉都有羅布人的身影。留在這裡的只有20餘人戶人家,都是最純正的羅布人,也被稱為“最後的羅布人”,只是這個數量仍在減少。


如今當我走進羅布人村寨時,這個緊靠塔克拉瑪干沙漠,緊貼塔里木河所建的村子,給我的最大感覺就是原始。還算平整的沙土路面,房屋基本都以粗大的胡楊樹幹為骨架,用紅柳枝編扎再抹上泥巴,就成了房子牆體,所有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

走進一戶人家的屋內,家裡基本沒有傢俱,泥地、泥牆、泥灶組成了這個房子的一切。屋內用幾塊木板搭成的桌子,女主人正在準備午餐。他丈夫沒在家,兩個小孩子就在門口玩著鞦韆,看著一家人也真是無憂無慮。

女主人今天中午要做的好像是麵條。看到我到來,顯得有些害羞,我用普通話和她打招呼,似乎她好像聽不懂我在說什麼,其他的語言交流就更加困難了。雖然顯得有些尷尬,不過她做她的面,我拍我的照,好像也互不打擾。

我走進的這個院子,一圈圍建著好幾戶人家,在院子中間有個火堆,正烤著香噴噴的烤魚,看樣子應該不是一戶人家吃的量。據瞭解,羅布人仍保持著比較原始的生活,捕回來的漁,會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這些魚應該是幾戶人家的中午飯。

另外讓我比較驚訝的是,這個只有20餘戶人家的小村寨,生活環境如此簡陋,生活水平也非常的一般,卻有3位百歲以上的老人,而長壽也是羅布人的一大特點。這些老人眼不花、耳不聾,思維相當清晰,還在用自己的雙手製作一些手工藝品,來維持生活。羅布人之所以會長壽,這或許與他們生活在這沒汙染的環境,和樂觀、豁達、無憂無慮的心態有關。作者簡介:寒殘一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