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山古城遺址歷史揭祕

大平山古城遺址歷史揭秘

古代玉林,南流江、北流江,這兩條繁忙的水路交通線,不僅促進了江河兩岸經濟貿易的發展,同時也為江河兩岸帶來了眾多南來北往的人群以及多種多樣的文化。人群與文化,在交往中互動,在共存中進步,城市因此而生,因此而興。今天,在玉林這塊遼闊的土地上,從漢至今,大量的城市遺蹟都在向我們訴說著古玉林昔日的興盛與輝煌。

鳴水江是南流江的一條支流。"興業有條鳴水江,江面突起沙一丘;如似紅鯉戀碧水,人人傳是鯉魚洲……鯉魚洲是鯉魚變,古蹟千年萬代傳。"這一民間歌謠說的就是流經興業縣大平山鎮古城村邊的鳴水江,大平山古城遺址的歷史則鮮為人知。

大平山古城遺址歷史揭秘

據考證,大平山的古城遺址在古城村東北,鳴水江邊,該村有些地方現在還有城基舊址,輪廓可辨,佔地約二萬七千多平方米,南面溫口村背有烽火嶺。

據《新唐書地理志》“容山本安仁,永淳二年析容州置平琴州、平琴郡,領安仁、懷義、福陽、古符四縣,垂拱三年廢,神龍三年復置,至德中更安仁曰容山,建中二年州廢”​。平琴州前後歷時共七十八年,容山縣歷時一百七十一年。

《鬱林州志》“平琴州東至黨州二十五里”。從大平山古城村經陳村、楊前、龍安、騰衝至黨州的路程大約二十多華里,從黨州分出來,後又併入黨州。此古城應為平琴州、容山縣的治所遺址,平琴州存在的時間短,容山縣存在的時間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