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聊城人都可以活成一流模樣

每個聊城人都可以活成一流模樣

耿公

耿公,這個名字來歷就不簡單。

因為加入了共產黨,他以“入黨為公”為念,連名字都改為“公”。

耿公,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行為也不簡單。

“一萬天工作求全勤,三十個除夕不離崗”,這個標準,雖然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業,但,現實中幾個人能做到?

退休有多種退法。耿公的做法,是令人驚訝的積極選擇。每天學習兩小時,寫下筆記百萬字。多少人退休後感嘆門庭冷落茶水涼,但耿公不空虛,幾個人能做到?

兩個“家庭10年計劃”,捐資助學,多做貢獻。

鄉村振興,用出錢出力來鼎立支持。精準扶貧,在不高的退休收入中每年拿出兩千元。

“十年奉獻計劃”,每年植樹一百棵。

照顧病癱的姐姐,伺候年老的母親和岳母,謙讓鄰里,鼓勵兒孫。耿公的生活裡,就沒有混日子一說,他把古稀歲月,過成了很多人羨慕的充實。

更不用說,耿公在全市“爭創一流,走在前列”的大討論工作中,積極建言獻策的赤子情懷。

他提給自己的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是一流?”

他總結自己的最大心得:“那種內心的愉快是沒有其他東西可以代替的。”

要說起來,耿公不是驚天動地的人,他只是一位普通的退休教師。耿公也沒有站在聚光燈下,他做的,就是每天按照自己的標準,做好自己。

只是這個標準,他給自己定得比較高。只是這個堅持,他比普通人堅持得要久。

這世上沒有完人可以效仿,但總有優秀的代表可以學習。做一個普通人,也可以有優秀的樣子。無數個例子會告訴我們,可以學的人很多。

爭創一流,就是自我加壓,提高做人做事的標準。細流無聲,但總能浸潤人心。行動無言,也能勝過高談闊論。用更高一點的標準來引導自己的言行,就會自覺擯棄安於現狀的思維。用孜孜以求的精神面對人生歲月,就會雖年逾古稀依然可以雄心不減。

爭創一流,就是長久堅持,提高踐行高標準的自覺性。做一件事易,做一堆事難。做一時事易,做一生事難。瞄準一流標準,投入更多的時間,投入更多的堅持,一流就不會總在遙遠的未來。

要執著,要向上,要堅持,不放棄。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像耿公,每一個普通人,只要全身心地去努力,都可以超越耿公。

當我們都以一流模樣作為自己模板的時候,我們的未來會經歷艱辛,卻一定會迎來美好。當我們都以一流目標來提振精神、推進事業的時候,我們的發展會接受考驗,卻一定會等到花開遍野。

8715平方公里,這不是一個數字,是一方生生不息的熱土。640萬人口,這不是一個數字,是渴求發展、勤勞善良的人民。聊城爭創一流,需要每一寸土地都以戰鬥精神崛起,每一個人都用開拓姿態前行。每一天,我們都要用行動去回答:對我來說,什麼是一流?

每一天都回答好,我們就每一天距離這個目標,更近一步。

你我一流,聊城便是一流。你我奮進,聊城便會奮進。每一個人都如耿公一樣,努力去活成一流的模樣,雖然日子普普通通,並不驚天動地,但很有必要,很有意義,也很有價值。

優秀的你我,就能鑄就優秀的聊城。

本報評論員 孫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