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人口民族概況

東莞,又稱“ 莞城”,隸屬於廣東省。位於廣州市東南部55公里處,地理座標為東經113°31′-114°15′,北緯22°39′-23°09′,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東端是謝崗鎮的銀瓶嘴山,南端是鳳崗鎮雁田村的雁田水庫,西端是沙田鎮西大坦村的獅子洋中心航線,北端是中堂鎮潢湧村的東江北支流中心航線。全市陸地面積246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97平方公里

[1],下轄4個街道、28個鎮,248個社區、350個村。

廣東省東莞市人口民族概況

廣東省東莞市人口民族概況

廣東省東莞市人口民族概況

東莞有著1700多年的郡縣史,1952年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1985年設立東莞市(縣級);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管轄。

東莞有是華僑之鄉,有“ 音樂之城” 、“科技之城”、“博物館之城” 、 國家森林城市等美譽。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9年1月,東莞入選“2018年WFBA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榜單。

人口

2018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31.5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4.10萬人,出生率為18.35‰;死亡人口1.03萬人,死亡率為4.6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3.7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39.2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63.86萬人。人口城鎮化率為91.02%。

2018年3月,東莞被劃定為“特大城市”,規模為500萬—1000萬。東莞出臺了《東莞市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實施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間,全市努力實現50萬左右非戶籍人口在東莞落戶,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92%以上,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縮小2個百分點以上。

語言

東莞市境內流行粵方言和客方言。粵語區面積、人口均佔全市的大部分。在33個區鎮中,純粵語鎮有石龍、長安、沙田、洪梅、道滘、麻涌、新灣、萬江、中堂、望牛墩、石碣、高埗、大朗、寮步、茶山、企石、石排、常平、橫瀝、東坑、橋頭等21個。有客方言的12個區鎮的情況是:莞城、附城、篁村、厚街、虎門、大嶺山、塘廈、黃江、謝崗等9個區鎮大部分講粵方言,部分講客方言(如莞城鎮就只有一個300多人的羅沙上嶺村講客家話);清溪、鳳崗兩鎮大部分講客方言:全市僅樟木頭是純客鎮。客家方言在東莞市主要通行在境內東南部與惠陽、深圳相鄰的丘陵地帶,面積約佔全市面積的18%,人口約佔全市人口的16%。

民族

截至2012年,東莞常住少數民族總數約為40.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9000多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比例約2.3%,55個少數民族齊全。常住少數民族人數最多的是壯族,數量將近18萬人;其次是苗族,人數6萬多人;再次是土家族,人數約4萬人;瑤族、侗族和布依族,人數均約2萬人。東莞市回族、維吾爾族等10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人數將近9000人。其餘少數民族的具體人數情況如下:彝族1萬多人;白族、黎族、仡佬族、朝鮮族均為3000多人;仫佬族、滿族均為2000多人;傣族、哈尼族、佤族、水族、蒙古族、土族、毛南族、畲族均1000多人;藏族、傈僳族、拉祜族、阿昌族、羌族、景頗族、布朗族均在1000人以下100人以上;納西族、赫哲族、京族、普米族、怒族、高山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獨龍族、錫伯族、德昂族均在100人以下;門巴族、俄羅斯族、裕固族、基諾族、珞巴族等少數民族人數最少,均在10人以下。

東莞市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塘廈、長安、鳳崗、虎門、寮步、大嶺山等鎮。其中塘廈鎮少數民族人數最多,有4萬多人;其次是長安,有3萬多人;而鳳崗、虎門、寮步等鎮人數均超2萬人。其餘鎮(街)少數民族人數平均在1000人以上,1萬人以下。東莞市少數民族人口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人口流動性大,分佈廣泛。

東莞市外來少數民族人員來自全國各地,其中主要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佔比45.3%;其次是貴州省,佔比18.7%;再次是湖南省和雲南省,佔比分別為14%和8%;其餘省市共佔比約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