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女人的讀書困惑

今日一文章,觀點有“除了教師不讀書外,有的讀書要麼‘盲讀’,讀書未從自身需求出發,而是漫無邊際,茫無目標,人讀亦讀,盲目追潮;要麼‘躁讀’,讀書心態浮躁,帶著功利,為讀而讀,不能心存寧靜,持之以恆;要麼‘淺讀’,讀書浮光掠影,淺嘗輒止,蜻蜓點水,雨過地皮溼,而不求細讀精讀。”乍一看,將讀書幾種情況說的頭頭是道,第一反應是可以用在明年民主生活會批評與自我批評中,就放在學習讀書的名列下,查找問題細之又細,不至於流於“加強學習”的俗窠。再細想,又莫名其妙。尤其是對“盲讀”一說。

一直以來,以為漫無邊際,茫無目標也是讀書的樂趣之一。真若認真了一個方向,目標清晰的只讀某幾類書,豈不又蒙“功利”之詬?劉瑜說“當閱讀的標準從“有沒有興趣”變成“有沒有用”時,閱讀就變成了偽閱讀。”當然,說到這裡,心裡仍然滿是疑惑和茫然。首先,讀書目的是什麼?40的年齡了,只為愉快就是浪費時間,只為有用又少了多少生活的樂趣。其次,讀什麼?有多少暢銷榜單目的不純的常年羅列第一二的書,讀來只想一摔了之;經典還是靠得住的,速食的年代需要大塊頭方壓得住灶火。再者,怎麼讀書?匆匆掠過,確實遺忘的一乾二淨。反覆筆記,那得有強大的安靜的心。大師讀書,也不過都是笨辦法,三四遍有之、拆書折書有之、更絕的是買兩本一樣的,一本留存,一本全做剪切之用。過目不忘的本領是天賜,至今也只認識一位,當初睡我上鋪的姑娘,《周易》隨口占卜,自言過目不忘。

40歲女人的讀書困惑

2019年,是格外關注自己的一年。起因是實在不想照鏡子,說老就老是一夜的事情,有天低頭寫字,同事驚呼,好多白頭髮啊。從隱藏其中到掙扎著都要鋪將眼前,哪有準備的時間?再有,臉上的黃褐斑呈散開狀,塊狀散裝交相輝映,羨慕那些樂於塗腮紅的。還有,多年單眼皮,瞬間成了雙眼皮,還雙的不淺。仔細想來,是當年不很純粹的單眼皮上的細小紋路,因為皮膚鬆弛,自然覆蓋了。還還有,脫髮脫得膽戰心驚,額頭一天天變大,和聰明真的沒關係。等等等等。堅決不化妝,因為不會、懶得、沒時間,對了,還有估計畫了也不上妝,粉啊色啊都找不到依附之地。就連為了掩蓋蠟黃膚色,想塗點帶色唇膏都不行,因為嘴唇常年爆皮。

2019年,我弄明白了假髮套、發片的區別,關注了地鐵公交車身上的植髮品牌,弄清了原理和辦法。我想,有沒有發明假面皮的?每天臉都不用洗,直接一糊,又白又嫩那種,不是美顏,是摸上去看上去特別真的那種,哦,對了,古代就有,那叫畫皮。2019年,一個深刻的詞彙我懂了——黃臉婆。原來,黃臉婆就是這個樣子,鏡子裡的那誰誰。

對年老的恐懼,我想不止於此,這才僅僅是眼睛能看到的,換句話說,如再匹配上晦暗無望的生活,捉襟見肘的積蓄,體弱多病的身軀,夜夜難寐的失眠————,這就是真實的恐怖片。那什麼才能抵制住年老這種種內心的崩潰?要麼財富自由,要麼有認為自己達標財富自由的大心臟。可惜我都沒有。

恰逢19年的好光景,“漫無邊際,茫無目標”的努力讀書,這也是一時半會想不通透時的好辦法。總比胡亂琢磨徒增苦惱強吧。書有好有壞,有的讀完捶胸頓足只喊上當,尤其心疼書錢,現在電子書貴的呀;有的卻如熒光明滅萬點,讀完方曉世界之大,有如朝暾上窗,越陌度阡,心中無限嚮往。那一刻,靈魂都高大起來了,再看鏡子裡的人,有啥了不起,皮囊算個啥?!

這是精神勝利法。

40歲女人的讀書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