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沒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

魏秋盈


實際上在宋朝是有棉被的,只不過出現的時間過晚,大概是在南宋中期之後,有史曰“閩嶺以南多木綿,土人竟植之,有至數千株者,採其花為布,號吉貝布。”,說明這個時候南宋已經出現有規模的棉花種植產業。




比如在21世紀考古隊們就在浙江蘭溪縣的南宋墓中發現了一件完整的棉毯,而這就是由棉花織成的,現藏於浙江博物館,而這就恰好表明在那個時候,宋人的棉織技術已經相對成熟。

當然在南宋棉被這種東西還不是尋常百姓家能用的東西。記得當時南宋有位叫華嶽的詩人,他在獲得別人贈與一條棉被的時候,就十分開心的寫下一首詩“一床浪卷芙蓉皺,十幅香重錦繡開。不怕夜寒侵斗帳,卻愁春夢到陽臺”。



想想看如果是尋常物,華嶽會如此興奮嗎?當然這首詩也在昭示著南宋棉被保暖性非常好,“卻愁春夢到陽臺”想想看在寒冷的冬天,做夢都能夢到那烈日當空,你說保暖性還不好嗎?



不過由於棉被是在南宋中期之後才出現的,那麼在棉被沒出現之前,宋人都是拿什麼東西來禦寒的呢?這裡我就為大家來介紹幾個宋人用來禦寒的東西。

炭火盆

炭火盆就是宋朝大部分的人家採用的禦寒之物。在當時人們會把剛燒好的木炭放在泥燒製而成的火盆中,亦或者用鐵或銅打造的火盆中。然後就把放在屋子的中央,這樣就能讓房屋變得暖和起來,以此可以起到禦寒的作用。



有詩云“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寒冬時在火盆前飲酒這就是宋人們最愜意的生活。

火炕

火炕是北方人最常用的取暖設備,南宋詩人朱弁的《炕寢》就寫到“御冬貂裘弊,一炕且蹤伏。西山石為薪,黝色驚射目。只識絕可邇,將盡還自續。飛飛湧玄雲,焰焰積紅玉。”。在當時他們用煤炭亦或柴火來做燃料,然後在火炕中將其燃燒,這樣在火炕上的床就會變得很暖和。



動物絨被

“動物絨被”這種真正的高級用品並不是平民百姓用得起的東西。在當時權貴、富商人家會用鴨絨、羊毛或兔毛來縫製被子,而這些鴨絨被、羊毛被、兔毛被可以說是非常的保暖,就跟我們現在羽絨服一樣。



火牆

火牆就是利用爐灶的煙氣通過立磚砌成的空心短牆採暖的設備,與火炕一樣,它也是北方尋常人家所普遍採用的一種取暖設備,在當時他們很聰明的利用了灶爐所產生的熱量來升高房屋內的溫度。比如近幾年在西安閻家村漢代建築遺址發現的爐灶,它就是後面火牆的雛形。



而且在當時富貴人家在建火牆的時候,還會在牆上塗上花椒,而花椒就可以很好的讓室內的熱氣不會散失的太快。

暖腳銅缶

“暖腳銅缶”是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軾大力推廣的產物,當年蘇軾在給一位楊君素寄去一個暖腳銅缶,然後在信中就寫到“無以表意,輒送暖腳銅缶一枚。每夜熱湯注滿,密塞其口,仍以布單裹之,可以達旦不冷也。”。



它其實就是類似於我們現在的熱水袋,只不過它是用銅做的。在當時宋人會將熱水倒入到這銅盒中,然後寒冷的時候就可以拿來捂手、捂腳,亦或捂身子。正所謂“日滿東窗照被堆,宿湯猶自暖如煨。”。

食物/飲料取暖

當然在宋代,除了藉助物品來取暖的,還有藉助食物和飲料來取暖,比如酒、火鍋、熱茶等。當然古人可不會簡簡單單的用這些來直接取暖,比如在宋代他們喜歡將酒用水燙熱才喝,且他們還有專門的溫酒器皿,名曰“溫碗注子”,注子是酒壺,溫碗是放酒壺的器皿。



在當時他們飲酒會先將酒壺盛上酒,再把酒壺放在溫碗上,溫碗裡可以倒上開水,這樣就可以將酒壺裡的酒溫熱,然後就可以喝了取暖。亦如火鍋,他們就喜歡選擇用一些熱性食物,比如羊肉、白蘿蔔、玉米、冬瓜和狗肉等。



而在吃喝這些東西的時候,宋人們就可以間接的進行取暖,畢竟身子暖了,人也就不冷了。

體溫取暖

這個方式恐怕就是絕對屬於權貴階級的專屬取暖方式了,簡單的說是利用女子的溫度來進行取暖。比如在唐朝的時候玄宗的弟弟李範就在府中專門豢養了一批專門供他取暖的女子,然後在冬天睡覺的時候就將她們攬入懷中然後入睡,或者在白天冷的時候就將雙手放入女生的懷中。



衣物保暖

這是最基本的保暖方式,畢竟誰都需要穿衣服,當然人分三六九等,所以衣服也分三六九等。在當時最富貴的人家在冬天穿的自然就是錦帽貂裘,用貂皮做的衣服啦。至於平民百姓人家就只能穿劣質製成的衣服,亦或往衣服裡面加些蘆薈、雞毛、鴨毛等填充物。



當然宋朝還有一些特別的保暖服飾,如紙衣。據宋朝蘇易簡《文房四譜·紙譜》雲“山居者常以紙為衣,蓋遵釋氏雲,不衣蠶口衣者也。”。紙衣一般由較為堅厚的楮皮紙縫製而成,因為其質地堅韌,所以揉皺之後相當耐穿,因此足以遮擋雨露風寒,所以深受當時平民百姓的喜歡。



當然以上的取暖方式只是我所熟知的宋朝的取暖方式其實宋朝還有許許多多的另類的取暖方式,很多恕知識不夠,所以不能給大家指出。


澳古說歷史


宋朝以前沒棉被。因為雖然2000多年前棉花就從印度傳入了中國邊疆,實際上在邊疆,棉織物出現得也非常早。但是在中原一直到公元9世紀的時候,貴族們還把棉花當做觀賞花來種植,所以北方到了冬天那真是“狐裘不暖,錦衾薄”。

沒有棉被不代表古人不蓋被子。

“狐裘不暖,錦衾薄”裡的“錦衾”就還是“錦緞被子”的意思,所以古人的被子,用現代人的眼光看來,還是比較奢侈的。雖然沒有棉被,但是羽絨被、蠶絲被這些高檔被子還是有的。

但是這些被子造價不菲,普通百姓家,哪怕時候個小富之家,能有個緞面做背面,麻布做裡子就很不錯了。用鴨胸脯上的絨毛做出的羽絨被其實還是比較奢侈的,不比加拿大鵝來得便宜,這種代價太奢侈了,更別提蠶絲了。

所以普通人家的被子的填充物還是以蘆花和楊絮為主。這些東西廉價,但是要注意採集的時間,一個在春天,一個在秋天,錯過了楊絮,還有蘆花,但是連蘆花都錯過了,冬天就準備挨凍吧。

但是大冬天的取暖,古人還是比較有經驗的,那就是靠“火”取暖。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木炭和煤的國家。漢朝的時候,古人就用煤炭燒飯、鍊鐵、取暖了。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煤炭,沒有煤炭還有“賣炭翁”在山裡燒木炭運到城裡去賣。

所以在宋朝的時候,北方的主要燃料就已經被煤炭取代了,根據《宋會要·食貨志》記載,在北宋的時候,煤炭買賣就已經成了官營項目,而且還設立了官倉貯碳,用於調節物價。大中祥符5年(1012年)12月6日,朝廷還要拿出40萬秤(大概是1斤重),半價賣給窮人。當時煤炭多少錢呢?20個銅錢1斤。

北宋的老百姓相對比較富足,普通人家到了大冬天,一家人圍著火盆(富人用碳爐,窮人在家中挖個坑),把火燒得旺旺的。壺裡熱上小酒,籠屜裡蒸上肉菜,手裡抱著“湯婆子”(古代版的暖手寶)。這種小日子還頗符合今天求之不來的過年氣氛。

但在“安史之亂”時期的唐朝,杜甫流落蜀中的時候,沒有火盆,沒有肉,更沒有熱酒,暖身全得靠“嬌兒”。

杜甫連屋上的三重茅都被寒風捲了去。更可氣的還不止於此,“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一床舊被子本來就蓋了很多年,“嬌兒”(雖然解釋說是杜甫的兒子,但是在四川女孩子才叫嬌娃),只因為睡姿不好,一腳蹬破了破麻布被裡,楊絮一坨坨地散落出來,這日子沒法過了。所以冬天的取暖方式還是需要注重,如果被子太久,就不建議做太劇烈運動取暖了。

年輕人火氣重,鑽進被子就暖和了,可是老年人,燙完腳進了被窩,一會腳又冷了,怎麼辦?所以年紀大的有錢有成就的老男人就喜歡娶個小老婆給自己暖被窩。唐玄宗之所以找胖胖的楊玉環,事實上就有這方面的考量。但是李隆基為了這個暖寶寶,代價的確有點大。


炒米視角


現代人的冬天的禦寒衣物和被子大部分都是棉花製成,但是在古代,棉花是到了明朝才被廣泛推廣種植和應用,在唐宋時期棉衣也只有名門望族才能享用,那麼在棉花沒有普及的宋朝之前,古人在冬天靠什麼禦寒呢?

晉代的陳壽在《三國志·魏書·王昶傳》中說:“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脩。”抵禦寒冷沒有比加厚的毛皮服更好的了,

古人在茹毛飲血的舊石器時代,就已經學會了鑽木取火,慢慢學會了用火來燒飯來保暖等。隨著社會的發展,從南北朝開始,一直到宋朝,平民百姓流行穿紙衣來取暖。這種紙衣不是一般的紙張,這種紙衣是用一種樹皮紙來製作而成,具有拉力強耐磨損,造價相對比較便宜,而且特別厚,是普通百姓冬天禦寒的好選擇。除了紙衣,老百姓也可以麻衣取暖。那些達官貴族就不一樣了,他們有錢,買得起各種動物皮毛製成的大衣,比如貂皮大衣、狼皮大衣這些。次一些的有狗皮大衣,無論是哪一種皮毛,保暖效果都要比麻衣、紙衣好得多。



《禮記·玉藻》記載: “纊為繭,縕為袍,禪為,帛為褶” 棉袍,是古人過冬禦寒的主要冬裝之一,穿著時間最久。

袍原本是一種禦寒內衣,上衣和下裳連成一體的長衣,有內外兩層,夾層裡放入柔軟的禦寒填充物,裡面填充的不是棉花,而是一些玻碎陳舊一類的衣物,而高級一些的則會填充些蠶絲一類的綿絮。

魏晉時期的冬裝,袍子開始流行,到了唐朝,很多王公貴族,又或者是平民百姓都愛穿袍服。也是從唐朝高祖李淵開始,黃色袍服成了皇帝的專利,其他人等都不能穿黃色。

據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當時交通便利的大都市一年能賣出狐皮、貂皮衣服上千件,羔羊皮裘上千石。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通過絲綢之路輸入的毛皮貨外,還有不少加工後的成衣進貢。

我們都知道古代有絲綢之路。 通過絲綢之路的流通交換,中國古代可以從匈奴、印度、羅馬等地得到一些獸皮之類的貨物,也豐富了古代人冬天禦寒選擇。當然了,這些都是有錢大戶人家或達官貴人才買得起。

手爐和足爐取暖

在大雪妨紛飛的寒冷冬天,配備有柴薪的百姓可以足不出戶,在家烤火取暖,而條件好一些的人家,可以用手爐和足爐取暖。手爐分內外兩層,裡層多為銅製,放些燃炭,熱氣由裡向外層散發出來,達到取暖的效果。

足爐有銅質、錫質等,一般如南瓜形狀,先往裡加入燒燙的熱水,以木塞蓋住,再用一個布袋包裹起來,放到被窩或抱在懷裡,都起到取暖的效果

壁爐、花椒牆、火坑、火牆取暖

據《秦宮廷文化》介紹:考古工作者們在咸陽宮殿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壁爐,似為供取暖用的設備。

這是是秦朝開始,皇宮已經有壁爐這種取暖方式,而且還和洗浴池連在一起,可能是秦始皇曾經用過的也說不定。 到了漢朝的皇宮則更為奢侈,匠人們在皇宮內修建了一座恆溫室。這個恆溫室是用花椒來塗抹牆壁的,而地上都鋪滿了來自西域的各種地毯,造價相當的昂貴,極盡奢侈之能事。


明朝開始棉花廣泛應用

宋朝的《滇海虞衡志》記載: 棉花“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 。

這是說明從宋朝開始,棉花已經開始引入國內種植,不過剛開始的時候是作為觀賞而種植,並沒有廣泛推廣。到了明朝時期,棉花才慢慢廣泛推廣種植,應用到禦寒方面。加上明朝時期的生產力也比較發達了,棉衣棉被等禦寒衣物也開始得以流行。


浩瀚文史


人們時常會好奇於我們的祖先是如何生活的。在古代,沒有許多現在習以為常的日用品,如果把一個現代人放到古代,他一定會覺得生活艱難:在夏天,沒有風扇、空調,避暑就只有找棵大樹;冬天,一直到宋朝才出現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呢?

提到原始人,人們的第一印象常常是茹毛飲血、赤身裸體,有的種群則用獸皮遮蓋身體。獸皮是人類最早的禦寒裝備。除了貼身衣物,還有外部熱源。中國人很早就開始使用火,它不但可以為人們烤熟食物,還能帶來熱量,在寒冷的冬天,一團篝火是最好的幸福感來源。一直到今天,還有許多農村地區採用烤火的方式取暖。

根據考古發現,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出現了紡輪和腰機,此後經過西周、漢代和唐代的逐漸改良,紡織技術已經趨於完善。不過那時棉花還只是一種觀賞性植物,古人只是用織好的麻布做成衣服和被子,並根據家庭條件在被子裡填充蘆葦或動物的毛。

在古代,富人和貧民的禦寒方式簡直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拿上文所述的皮毛取暖為例,古代的富人用的都是狐裘、貂皮這樣直到今天都非常流行的禦寒品,而窮人自然不可能用得起這些稀有皮毛,於是只能用狗皮、羊皮等較為便宜的種類。

再說烤火方式的差別。早在商代,就出現了烤火用的火爐。不過平民百姓家用著還好,放到達官貴人甚至皇家,火爐取暖範圍小,還會產生很多煙,遠稱不上舒適,於是在貴族的要求下,產生了“火牆”和“壁爐”,它們可以把煙疏導到屋外,還能產生許多熱量,比火爐舒適很多。

白居易曾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不但十分有意境,還寫到了當時人們採用的一種“小火爐”。隨著古代交通工具和道路的日趨發達,人們在冬天有了更多的出行需求,這種情況下,光是用笨重的火爐來取暖,不足以滿足古人的需求,手爐和腳爐應運而生。

它們顧名思義,是專門用來烘手和烘腳的爐子。關於手爐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它被春秋時的楚國人發明,因為楚地陰冷潮溼,楚人就把用來除溼的香草放進小爐隨身攜帶,這就是手爐的雛形;另一種說法是,它被地方官發明,並獻給了南巡的隋煬帝,苦於南方天氣溼冷的隋煬帝得到小火爐非常高興,便賜名“手爐”。

手爐體積小,重量輕,非常便攜,在很長時間裡得到了大眾的喜愛,不過到了近現代,它的實用價值漸漸減少,它更多的是被當作一種工藝品,用作收藏和觀賞。而腳爐則與手爐相對,是放在足部的取暖設備。不過到了近代,它和手爐一樣,退出了歷史舞臺,也成為了收藏品。

這些禦寒的設施和用品無一不體現了古人面對寒冷天氣的偉大智慧,正是在這些智慧成果的基礎上,社會得以和諧穩定的發展。同時,這些取暖品也帶來了朋友們共度冬日時光的閒情逸致。


鄧海春


一到冬天,天氣冷得不行,大家就會穿上棉服,裹上棉被,禦寒取暖。然而,在宋朝之前,人們還不知道棉被為何物,根本體會不到這種被溫暖包圍的滿足感。有人就好奇了,當時的古人冬天都是怎麼睡覺的?

冬日裡天寒地凍的,古人們睡覺自然也是要裹被子的。不過,那時富人家和窮人家的被子大有不同。

富人蓋的被套,用的面料是綾羅綢緞,被子裡面放的填充物,也都是保暖又輕盈的動物毛,比如兔毛,羊毛,雞鴨鵝毛等,這就好比是現在的羽絨被啊!要是天氣太冷,他們還會燒炭火取暖,根本不用擔心受凍。

相比之下,窮人家就窘迫許多了。

他們的床上,鋪的是乾燥的稻草,蓋的被子裡填充柳絮,舊衣服,蘆葦等雜物,只能勉強禦寒。要是能遇到哪個樂善好施的大戶人家,贈送些不要的舊衣物,舊被子什麼的,就再好不過了。當然了,在古代,人們還沒有保護的動物的意識,很多人會去打獵,把獵物的皮毛做成衣服、被子,也能用來取暖。不過,現在這可是違法行為哦!

此外,以前大部分古床都裝有床簾,睡覺的時候把簾子都放下來,風颳不進去,也有抵擋寒意的作用。

不得不說,雖然古代的物資比較匱乏,但群眾們的智慧是無窮的呢!


芝士研究所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這是詩聖杜甫對自家被子的描述,堂堂唐代大詩人,難道連一床暖和的棉被都沒有嗎?

杜甫確實沒有棉被,但不是因為他貧窮潦倒,而是因為唐朝沒有棉花。

棉花在中國的推廣和普及

棉花原產於印度和阿拉伯,直到宋末元初才開始傳入中國內地,首先在福建、海南、陝西等地區種植,著名的棉紡織家黃道婆就是在這一時期,在海南島大幅改進了棉紡織技術,製作並推廣攪車、彈棉弓、紡車等器具,才使得棉花得以在江南地區大面積推廣。

不過這個時候寒冷的北方仍然沒有大面積種植棉花,到了明年初年,朱元璋為了恢復經濟,鼓勵墾荒,採取強制北方百姓種植棉花的措施,才使得棉花在全國範圍普及。

棉花在全國普及後,以其經濟實用、物美廉價的特性深受平民百姓歡迎,棉花製品如棉衣、棉帽、棉被,很快成為百姓禦寒的必備利器。

古人禦寒保暖的招數

古代沒有棉被,夏天可以蓋單被,冬天必須絮入保暖材料,否則能把人凍壞甚至凍死,古代用於“絮被子”的材料有以下幾種:

1,絲絮。最昂貴的材料,蠶繭可以繅絲製成綾羅綢緞,也可以把製成絮狀的蠶絲,塞進被子裡取暖,輕盈潔淨,保暖效果好,現代就有很多蓋蠶絲被的,但在古代這種蠶絲被造價太高,只有大富大貴之家才用得起,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而且不適合大規模製作。

2,乾草。最廉價的材料,可以是麥桔、稻草、桑麻等,窮苦百姓的標配。蓋這種被子,就別追求舒適性了,保暖效果也是聊勝於無,總比沒有強,直至如今,一些貧困地區的百姓也是床上鋪乾草取暖。記得小時候在農村見到的流浪漢,冬天都是鑽到麥桔垛裡過冬。

3,蘆花。很多人都見過蘆葦,每逢夏秋季節,蘆花飛雪,貧窮的老百姓就用蘆絮製作棉衣棉被取暖,廉價實用,但保暖效果較差,蒲草絨、楊絮、柳絮等作用類似。

4,絨毛。雞、鴨、鵝、兔、羊等禽獸的絨毛,也可以絮入被子取暖,保暖效果類似如今的羽絨服,但同樣面臨成本高昂的問題,即便王公貴族也很少使用。

5,棉絮。棉花傳入中國前,本土也是有“棉絮”的,這種“棉絮”是木棉樹的棉絮,生活在南方的朋友應該知道木棉樹的棉絮類似如今的棉花,可以用於填充被褥。

6,獸皮。獸皮是相當原始的取暖材料,保暖效果好,也有把獸皮製成被子蓋的,但比較少見,因為獸皮多用於製作冬天的衣物,製作被子所需皮毛數量很大,成本較高。

民間傳說“二十四孝”中有一個“鞭打蘆花”的故事,講的是春秋時的大孝子閔子騫飽受後媽虐待,後媽給親生兒子的棉衣裡絮棉花,給閔子騫的棉衣裡絮蘆花,後來被父親發現。這個故事編的並不高明,因為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棉花,用木棉絮或絲綿更合理一些。或者說,這個故事裡的棉,指的就是木棉。


古人除了上述保暖方式,其實還有一個最原始的方式:“抱團取暖”+“摩擦生熱”,不過首先你得解決單身問題,擁有一個老公/老婆才可以。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就禦寒之物來說,其實遠不止棉花一種,棉花只是目前人們使用最廣泛也是最普通卻是最有效的保暖物品了,但除此以外,其實還是有很多其他的保暖材料,就比如說說人們本身――抱團取暖本意其實就是從“取暖”上面轉化過來的成語。(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後來楊貴妃的表哥楊國忠別出心裁地加以運用,讓一群宮女裸露著上半身把他圍在中間,楊國忠的冷爪子,看那個熱氣足,直接就上手抓了上去取暖,這也算是一種。除此以外,古語云“衣裘穿褐”!

說實話毛皮衣物在人類最初的時候的確是主要的保暖材料,但隨著人流的增多,這種保暖材料並不容易獲取,再一個就是獲取的成本高,普及起來十分不容易,於是人們就找到了動物毛皮的替代品。


比如說褐色的衣服,其實就是指的麻類的衣物,這些麻類也是可以作為紡線,織出布匹來的,當然穿起來比較粗糙,剌身子,因此家境好點的人家並不會穿這類衣物,富裕人家官宦子弟穿著的普遍就是絲綢的衣服了。

這類衣物一般來說質地都非常好,當然僅有布還不行,還得有合適的填充物,即輕又保暖,畢竟僅僅把布匹摞在一塊取暖的話太重,很容易導致人窒息,很可能造成意外事故,填充物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也是有好壞之分的,好點的人家會填充動物毛髮,比如說鴨絨鵝絨狗絨兔絨什麼的。

一般家庭則會把麻搓成麻絮,填充在棉被衣物中間,也可以抵擋嚴寒,棉花雖然出現的晚,但並不妨礙人們在天寒地凍面前主動作為,因為很多類物品與棉花的保暖功效並沒有木質的差別!


歷史三日談



宋朝之前,中國還沒有棉花。衣服的材料主要是絲、麻、皮毛。

沒有棉花,也就沒有棉衣和棉被。古人是如何禦寒的呢?

貴族和富裕的平民禦寒比較容易:一是皮毛。二是綿被(不是棉被)。

宋代以前,沒有棉花,卻有綿花。棉花可以紡線、做衣服、做棉被。綿花不能紡線,不能做綿布,只能做被子和枕頭的填充物。

宋代之前,富人用絲綢做綿被的被面。用綿花填充再裡面。可以禦寒。

以大唐王朝為例,絕大多數百姓比較富裕。禦寒不成問題。以東漢末年為例,百姓貧窮,禦寒成為難題。冬季對貧窮的百姓來說,是鬼門關。很多貧困的孤寡老人冬季被凍死。


楊朱學派


棉花原產於印度和阿拉伯,是宋代的時候才傳入我國的。在此之前,我們應該也有相應的禦寒用品。那麼,在宋代以前,我國人民冬季晚上休息,靠著什麼來抵擋嚴寒的侵襲呢?

從人的本性來講,生存是第一位的。所以,雖然在我國古代,並沒有文字記載有被子存在,但是必定有用來禦寒的東西。當時我們的先民們,也是用各種用具來抵禦寒冷。只不過它們不叫被子,但是卻起到了和被子一樣的作用。當時的人們,通常把這種類似於被子的用品,叫做:“衾”、“裯”或者“寢衣”等等。

其中“衾”最像後來的被子,《說文》有注:“寢衣為小被,則衾是大被(棉被)”。這裡的棉被,是指有填充物的雙層絲麻製作的床上用品。由此可以看出來,我國古代有“衾”—被子存在。《詩經·唐風·葛生》中,就有這樣的句子:“角枕粲兮,錦衾爛兮”。這說明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已經有被子了。南朝梁的江淹做過一篇《學梁王兔園賦》,其中就有“美人不見紫錦衾,黃泉應至何所禁”。唐詩中也有記載,像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裡面就有“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這樣的描寫。

那麼,如果那個時候沒有棉花,古人們用什麼來填充“衾”來禦寒呢?我們都知道鬆軟的纖維中存在空氣,能有效地保存熱量不散失。所以用來填充被子的東西,一定是一些動物的皮毛,禽類羽毛,我們前面提到的木棉,或者絲類和麻類。從被這個字的結構我們可以判斷,它與皮製品有關。

最早的時候,人們會使用動物皮毛來禦寒,如果有被子,也會用動物的毛來填充。根據保暖的原理,一切鬆軟的東西都可能成為填充物。比如麻屑、木棉,羽毛,或者蘆花。在我國的二十四孝中,就有《單衣順母》的故事,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蘆花應該能夠作為被子的填充物。另外,我國在西漢的時候,就有紙張產生了,其最初的出現是和絲綿的製作有關係的。人們在蠶繭抽絲後,把不好整理的亂絲和碎絲加水錘平,這樣就得到了絲綿。下面的沉澱物晾乾後,就成了最初的紙張。這裡我們要知道的是,絲綿的出現,也給被子的填充提供了新的選擇。

當然,越高級的填充物,價錢就會越高。可想而知的是,窮苦百姓想要禦寒,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也許各種農作物的秸稈都會被派上用場。在筆者小的時候,我國北方還有一種叫做“靰鞡”的皮製棉鞋,裡面填充的就是一種叫做“靰鞡草”的植物。把這種草用木錘砸的鬆軟,然後填到“靰鞡”裡面。我並沒有穿過真正的皮“靰鞡”,但是卻穿過膠皮棉鞋,裡也曾填充過“靰鞡草”。

總而言之,禦寒的方法有各式各樣。像今天,我們填充被子的原料也是多種多樣。除了最大眾的棉花和化纖之外,還有更加高級的絲綿、駝絨以及鴨絨等等。我們的古人是那麼的勤勞勇敢和智慧,他們戰天鬥地的方法也會是層出不窮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民族才會得以延續,才會創造出那麼燦爛的不朽文明。


抱香樓主


宋之前沒有棉被這一說法其實是有問題的,只能說宋之前棉被沒有普及,因為看過央視一檔節目《探索發現》的就知道,在隋煬帝妻子蕭皇后的墓中曾發現過棉花,這是一個實物例證。


影視中蕭皇后形象

雖然宋之前棉花不是主要的禦寒手段,但老祖宗們為了生存,取暖手段還是想了很多的,這其中就有適用於窮人和富人的。

梅長蘇手中拿的就是手爐

適用於富人的取暖手段之一在電視場景中屢次出現那就是手爐,影視中冬天常出現一幕,富貴人家的手中拿一個小銅爐,裡面加碳,有的小的還放到袖子裡。

在屋內的話會放燻爐,裡面加碳也可以取暖。窮人的話直接燒碳火盆。

蕭皇后身穿的就是貂

穿身上的話富貴人家可以穿貂穿絨,窮苦人家的話粗布麻衣,當然富貴人家還有一種取暖方法,那就是靠人取暖,有一個名詞大家應該聽說過那就是暖床丫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