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用直升机直20成功“落户”?兔版160特勤航空团,搭乘运20

直20的高清照近日流传到了网上。数月不见,尾梁上多了一串白字。疑似"落户口"成功。广大军友在网上纷纷表示,生于国家强盛的时代真是幸福,就喜欢这种怀着喜悦心情坐屏幕前吃瓜的感觉。

我国通用直升机直20成功“落户”?兔版160特勤航空团,搭乘运20

直20一般被认为是对标UH60系列通用直升机(10吨级)的我兔陆军新时代传统布局战术运输平台。虽然其概念来自于在我军踏实服役多年的S70直升机衍生出的小愿景,但是我兔在直20上也根据多年的心得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兔新时代陆航战术平台的航程最低需求是600KM。但是直20作为战术平台,在实际使用中考虑到载重和调配等原因,600KM还是有点紧张的。于是将S70和直20的侧面图经过对比,虽然可以发现直20有着更加丰满的臀部。深度怀疑直20加装了大号内置不可拆油箱。

不然像下图一样天天在"又大又圆"的油箱缝隙里面钻进钻出还是太令人惆怅了一点(配图属于米171)。而且直20比黑鹰有一个深度改进——后起落架。早年我军的优秀陆航军士长曾经在国内著名学府发表了论文《关于预防黑鹰S70直升机尾桨打地之构想》,想必并非空穴来风。结合直20上出现的后起落架和其正上方带流线体构型的疑似加强型支撑结构,还有整个升高的尾粱下表面,以及其倾斜的尾桨等外形特征,基本可以研判为:直20是一款重心比原型后移,内部承重结构和起落架经过加强,有一定复杂地形条件下粗暴起降能力的黑鹰-兔大改。

我国通用直升机直20成功“落户”?兔版160特勤航空团,搭乘运20

得益于目前电子工业较为雄厚的实力,目前直20已经不像前辈们一样光板上场了。可以明显看到其(夜视/红外)综合光电转塔、云台、卫星天线、光电告警、自卫诱饵弹发射器等丰富的电子组件。可以期待直20在前线通用运输、低能见度目视搜索、人力/物资调运、搜救、高危环境渗透等方面有较好表现。以前这类任务的执行中,飞行员只能使用头盔式夜视仪。固然还算方便。但是头盔夜视仪仅仅在观察方面有较好表现。

但是在直升机驾驶中,有很多时候飞行员的视线需要不断在机场内仪器和外景之间切换,并转动头部操作。带一个长长镜筒的夜视仪有诸多不便,而且在明暗切换上容易产生一定不适。本质上,头盔式夜视仪只能作为一个单独附件,其作用突出在改良飞行员的目力观察能力。其图像和数据并不能直接供给其他系统。兔子虽然穷惯了,但是在全玻璃座舱和多系统观通融合概念的这种高大上装备的白菜化普及进程上有着可怕的热情。这个概念跟F35上的"穿透机体全视野"概念非常接近。

我国通用直升机直20成功“落户”?兔版160特勤航空团,搭乘运20

民航目前正在有限推广的三类盲降,可适用于能见度为0m的绝大部分时候辅助起降。仅在某个特定时间段,由于标志物与背景温差过小而不适用。

直20目前的设计中,将视野更为优良的座舱顶部让给了通信/导航组件的天线部分。把光电转塔设于机首下部,个头不大,但对前下方有相当好的视野。结合前一阶段直20的官泄中玻璃座舱概念模型的流传。可以理解为直20在暗夜渗透和恶劣天气起降的时候,光电转塔的增强型热感/光学图像可以直接传入机载导航系统。再匹配上地形数据库和定位/近地警告系统以及惯性导航加战术导航系统,直20将有望成为一种可靠的低可视环境下也能安全运行的航空器。

如果再加装类似已经装上直十的HUD系统,直20有望在可见度为10m甚至以下都可以顺利运行。(曾有英烈牺牲于汶川救援中的浓雾山沟中撞山,如今可以安息)类似的组件在商用领域已经成熟,外军的应用也并不少。但是从米171直接跨到"玻璃座舱、全态势感知、信息融合",兔子这一步迈得不小。兔版的"160特勤航空团&暗夜潜行者"可能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我国通用直升机直20成功“落户”?兔版160特勤航空团,搭乘运20

160特勤航空团,美帝特战力量的重要辅助力量,专精于低能见度条件下的空中渗透\袭击\营救\接应\吊运等科目,常年以分队/中队一级的形态存在于美帝各特囧基地内,为提供目标区进出\情报搜索\装备器材配送\空中火力压制等特殊服务。

与目前看起来身形光洁的直20相比,UH60家族拥有相对丰富的武德文化。一线执勤的黑鹰家族对披挂上阵有着非同一般的执著。前起落架两侧附近的舱门经常加装点五零口径的机枪和点三零口径的MINIgun,用以提供执行火线空降时的自卫/压制火力。

经常有各位同仁认为兔家之前广泛应用的MI-171等直升机,其机体比较难直接加装舱外武器射击支架是个败笔。其实这不是事儿,看看毛熊家的机枪手嘛。不过要承认,确实大开口侧滑门结构有很大优势。其大开口配合地板上的固定卡位,也非常方便在机舱内加装组件,执行任务的能力得到极大丰富。

我国通用直升机直20成功“落户”?兔版160特勤航空团,搭乘运20

真正影响直20这种国产"修伊UH-1"式机体诞生的问题是,这种大开舱侧滑门机体对直升机整体结构有特殊的要求:整个门体框以及滑轨都要设计为整体受力框架的一部分,而且重量一定的前提下,强度必须高。不然一变形,舱门就开不开了。对于习惯了笼式结构的我国厂家来说,攻克这个难题花了相当一段时间。毕竟直20看着直九,就像GL8看着POLO一样。这种新的结构对性能和寿命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让兔家抱着手里的黑鹰直升机看着工业能力叹气。

我国通用直升机直20成功“落户”?兔版160特勤航空团,搭乘运20

至于直20的战略意义——就像C130可以搭载UH60家族的数个型号万里狂奔一样,直20也是在规划里就是国家快速反应力量的一员。军令一下,直20会搭乘运20,以12小时/5000公里的转运速度奔赴前线。成为指战员手中可以信赖的战地飞行小巴士。以前?以前那需要飞行员每小时240公里的速度,每两小时落地加油一次的倒班慢慢飞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