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拜城發現一處罕見的岩鹽喀斯特地貌

新疆拜城发现一处罕见的岩盐喀斯特地貌

新疆拜城岩鹽喀斯特地貌 (央廣網發 崔玉永攝)

央廣網拜城5月11日消息(記者吳卓勝 拜城臺記者崔玉永)近日,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境內發現一處罕見的岩鹽喀斯特地貌,在這個岩鹽溶洞中密佈著眾多塊狀、粒狀、鍾乳狀和鹽華狀等形狀鹽石筍、鹽鍾乳等,景象蔚為壯觀。

這個天然岩鹽溶洞位於拜城縣拜城鎮吐孜貝希村附近,這裡有一座以岩鹽為主的山體,在這座巨大山體上,由於多年雨水作用,在山體中間形成一個約1000平方大小的岩鹽溶洞,同時,在山頂上方,還有一個類似天坑的塌陷坑。新疆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總工程師範延賓表示,從業25年,第一次看見岩鹽喀斯特地貌:“鹽溶的喀斯特地貌,它的組合樣式和豐富程度,和這個觀賞性,規模和這個稀有性,使我感到非常震撼,非常興奮。”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溶洞的形成一般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裡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可溶性的碳酸氫鈣。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稱為喀斯特地貌。

新疆拜城发现一处罕见的岩盐喀斯特地貌

置身岩鹽溶洞,景象蔚為壯觀。(央廣網發 崔玉永攝)

而拜城縣的這座岩鹽溶洞卻是另外一種地貌地質。範延賓說:“比如說,像這根鹽鍾乳來說的話,它長大概是80公分,估計它的這種形成,估計8到10年左右,這個速度比石灰岩地區的喀斯特地貌的石鐘乳要快得多,根據資料顯示的話,這個石灰岩地方的石鐘乳它的形成也就是,每年大概0.1到3毫米左右。”

岩鹽,是氯化鈉的礦物,通常又叫做鹽或石鹽,因為鹽是動物生活中的生理必需品,所以它是早期人類第一批尋找和交換的礦物之一。範延賓說:“食鹽,經過水的淋漓,然後它溶解析出,再隨著這個水滴往下滴,滴的過程中,它又接觸乾燥的空氣,使這個水分結晶,然後不斷地結晶,不斷地生長,最後就形成一個鐘乳一樣的,它的內部應該是一箇中空的一個結構。從現在這個最頂端的最新形成的鹽晶來看,我們還能清楚地看到它的這個地方晶體,是純度比較高的氯化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