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被我們多少人所忽視的國之功臣

蔡鍔

蔡鍔(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祖籍原湖南省寶慶府邵陽縣(今邵陽市大祥區),出生成長於原寶慶府武岡州山門(今屬邵陽市洞口縣)。清末民初政治家、軍事家。

蔡鍔——被我們多少人所忽視的國之功臣

蔡鍔

少年蔡鍔文采斐然

蔡艮寅6歲入私塾讀書,10歲能文。光緒二十一年四月(1895年),湖南學政江標赴邵陽舉行院試,未滿14歲的蔡艮寅的文章獲得江標賞識,遂補為縣學生。14歲時,蔡艮寅又應歲試,名列一等。在古代,這種成就無疑是一位可以入仕做官的文人才子。

以名立志

15歲的蔡艮寅跟隨樊錐赴秋闈(鄉試)。經督學徐仁鑄推薦,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入長沙的時務學堂,師從梁啟超、唐才常等人,受到維新變法思想影響。

1899年,應梁啟超之召,入東京大同高等學校,學習政治哲學,並且補習普通科學。不久,改入橫濱東亞商業學校,和劉百剛、吳祿貞創辦“勵志會”,後又加入唐才常的“自立會”。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隨唐才常歸國,參加自立軍起義。失敗後,更名“蔡鍔”,立志“流血救民”。

蔡鍔——被我們多少人所忽視的國之功臣

蔡鍔全家福

時局變動,初心不改

蔡鍔再赴日本,在日本先後入成城學校學習軍事。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畢業歸國。12月,獲江西巡撫夏之時聘任為江西續備左軍隨營學堂監督。1909年(宣統元年)2月,任廣西龍州的廣西陸軍講武堂總辦,後改任監督。1910年(宣統2年)7月,任廣西混成協協統。

蔡鍔於廣西任職期間因考試選拔制度引起廣西豪紳不滿(還有說法為其積極推進軍隊的近代化改革),遭到廣西驅逐,轉任雲南省赴職。

1911年(宣統3年)7月,武昌起義爆發,10月30日,蔡鍔在昆明舉兵發動重九起義,將雲貴總督李經羲逮捕,掌握了雲南省大權。

1913年(民國2年)二次革命爆發,蔡鍔支持袁世凱。但是,袁世凱害怕各地方勢力坐大,乃將各地方都督召到北京,進行籠絡並監視。同年10月,蔡鍔入北京。

1915年(民國4年)11月,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蔡鍔在梁啟超的幫助下逃離北京,回到雲南。組織了討伐袁世凱的護國軍,蔡鍔任護國軍第1軍總司令,護國戰爭爆發。不久,袁世凱便迫於全國上下的壓力取消帝制。

蔡鍔的種種行為看似前後矛盾,但實際正是亂世之中最正確的選擇。他的目標與信念,從未改變。

蔡鍔——被我們多少人所忽視的國之功臣

護國軍

蔡鍔逝世

1916年11月8日,蔡鍔在九州帝國大學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今九州大學病院)逝世。享年35歲。

國會議決為蔡鍔舉行國葬,為中華民國成立了以來得到此待遇的第一人。

袁世凱的次子袁克文以“軍人模範,國民模範;自由精神,共和精神”為輓聯。民間稱蔡鍔為再造共和第一人。

名族英雄,隨然英年早逝,但實則永垂不朽。我們將永遠銘記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