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加減法:以一場“封閉社會實驗”為鏡

鋒芒智庫丨沐漁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自尊心被人摁在地上踐踏,其實我已經離婚了,他覺得我很胖,他甚至說過一句話,你瘦的時候怎麼作都可以,但是你現在這樣作我受不了……”來自西安的全職媽媽劉亞娟在鏡頭前首次袒露心聲。

人生加減法:以一場“封閉社會實驗”為鏡

而與劉亞娟遭遇相似的人還有許多,“肥胖讓我失去了所有的東西”、“全班同學都不願意跟我說話,因為我胖,因為我醜”、“我談過男朋友但是後來分手了,跟這胖,我覺得也有部分原因”……在《人生加減法》成立的加減學院中,一群渴望改變自己的人在這裡相遇,雖然他們過去的人生中不乏“缺陷”,但這並不能阻擋他們變得更好的步伐。

健康生活方式體驗節目《人生加減法》在展現一群敢於改變自我的“鬥士”的同時,也為屏幕前的觀眾帶來了深刻的自我反思,健康生活、情緒管理、表達溝通等始終縈繞在現代人日常生活中的難題正在節目中被一一擊破。

人生加減法:以一場“封閉社會實驗”為鏡

一場“封閉社會實驗”,打造成年人的多面“鏡像”

《人生加減法》成立一家加減學院,並由運動達人劉畊宏擔任校長,張楷、黃勝楠、祖嘉澤分別擔任健身老師、營養老師和生活老師,在100天內幫助素人學員們完成蛻變新生。而在加減學院的這場“封閉社會實驗”中又為我們映照了怎樣的社會現實呢?

在法國心理學家、哲學家雅克·拉康提出的“鏡像理論”中,當一個6-18個月的嬰兒在鏡中認出自己的影像時,便開始意識到自己身體的完整性,他的自我意識也由此開始出現。嬰兒通過鏡子認識“自我”,區分“自我”與“他人”,並開始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是嬰兒成長過程中的“鏡像階段”。

而對於成年人,同樣需要不斷的、多樣的“鏡像”觀察,從而更好認識自身、完善自己。這也是查爾斯·霍頓·庫利在《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一書中提到了“鏡中我”理論——通過不斷的社會互動與觀察形成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而這個過程在人類成長過程中會一直存在。

人生加減法:以一場“封閉社會實驗”為鏡

也正因為如此,健康、多維的“鏡像”映照是促使人們更好生活的關鍵。據新華網健康頻道發佈的《2018年十大不健康生活方式報告》顯示,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長超過8小時的人佔23%,睡眠不足8小時的人佔51%,飲食不規律的人佔91%,45%的人運動量不足,30%的人為超重肥胖。

亞健康已經成為了當下人們生活的常態,而在996、007的循環中,他們往往麻木而不自知亦或甘於現狀、放棄自我約束與管理,這時便需要一面“鏡子”,幫助他們認清自己、警醒自己。引領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生加減法》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

節目大膽以加減學院這場“社會封閉試驗”為鏡,它既是學員的顯微鏡、生活的平面鏡、社會的萬花鏡,也是問題的凸透鏡、觀眾的反射鏡,讓學員、觀眾在反覆的“鏡像”觀察中進行自我認識與自我完善,從而實現“生活優質化”。

“五大鏡像”映照多維真實,人生時刻需要“以鏡觀己”

關於健康類節目,過去往往以驚人的體重數據對比吸引受眾眼球,許多觀眾仍停留在重度肥胖嘉賓如何快速實現減重的固有印象之中,也因此當創新升級的《人生加減法》首次亮相時,不免讓人聯想到多年前的《超級減肥王》,認為節目只是簡單的復刻了一檔“減肥節目”,同時《人生加減法》首次引入加減學院的組織形式、增加一些看似與減重無關的教學課程時,評論中也出現了質疑之聲,節目創新的理念與課程並不十分被認可。

但隨著節目內容的漸入佳境,受眾的反饋出現反轉,從目前播出的短短四期節目來看,觀眾看完節目,儘管沒有激烈的衝突、沒有超級大胖子,但節目依然創造了奇蹟,劉亞娟的婚前婚後生活引發女性話題關注,一週減重10-20斤的成績收穫好評,節目理念逐漸認可,引發了大眾的探討。《人生加減法》也許在播出之初流失了部分過去減肥節目的熱血粉絲,卻陸續收穫了一批想要改變現狀的女性用戶的關注和認可。那麼,《人生加減法》究竟為我們呈現了怎樣的多面“鏡像”呢?在這多面“鏡像”中我們又分別看到了怎樣的“鏡中事”、“鏡中人”?

人生加減法:以一場“封閉社會實驗”為鏡

人生加減法:以一場“封閉社會實驗”為鏡

在《生活加減法》中,學員們都是純素人,他們沒有劇本、沒有包袱的在節目中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這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節目內容的真實性,因此加減學院可以說是一個微縮社會,一面直觀還原生活百態的“平面鏡”。在這裡有豐滿的真實也有骨感的現實,“婚前偶像劇婚後變胖被甩”、“因胖遭遇校園暴力”、“因胖變得自卑自閉”,這映照的正是現實生活中許多普通人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人生加減法:以一場“封閉社會實驗”為鏡

加減學院的學員們雖然都是真實的純素人,但他們身上截然不同的個人特色,最終在節目中組成了豐富多彩的一面社會“萬花鏡”。他們中有全職媽媽、前臺、學生、創業者、老師等多樣身份,也有勇敢、自卑、活潑、敏感、堅毅等多重性格,當他們走到一起也會激發爭執、隔閡、猜疑、衝突等多變意外。

此外,對於許多面臨減肥問題的人們而言,肥胖只是表象,透過他們浮於表面的身材需求找到問題關鍵所在,並以“凸透鏡”將之聚焦放大,進入到更深層次,這對最終解決問題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從《人生加減法》播出情況來看,截至目前微博話題#人生加減法#已獲得了3.2億閱讀量及6.9萬討論量,其中探討的女性家庭、情緒管理、社會溝通等話題,都引發了社會廣泛討論與共鳴。

人生加減法:以一場“封閉社會實驗”為鏡

在引發問題廣泛討論與共鳴的過程中,讓觀眾“由人及己”,更是《人生加減法》為觀眾打造的一面“反射鏡”。節目中不僅學員們能夠改變自我完成蛻變,他們的健康生活樣本也將為更多的觀眾帶去參考價值。如針對學員的情緒管理、情緒疏導中,節目引導觀眾形成正視情緒、選擇情緒、表達情緒的正確方法論,進而幫助到更多屏幕前的普通人,起到“見生活、鑑方法、建自己”的良好社會效應。

減少負能量、增加健康值,內心蛻變才能“生活優質化”

“我一直堅信一件事情,健身能夠改變人生,但是我所謂的健身不等於在健身房擼鐵,加減學院要告訴大家的是,真正能夠改變你人生的,跟你的生活、你的運動、你的心理都有關係,這些才有可能根本解決你們現在的困擾。”加減學院校長劉畊宏在第一次與學員們的見面會上分享道。

人生加減法:以一場“封閉社會實驗”為鏡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人生加減法》的目的不是讓學員們單純甩掉脂肪,而是在追求健康生活的同時,引導學員的心理健康,進而實現由內而外的蛻變。如在體能考核環節,減重並非學員成績評估的唯一指標,而需要綜合各個維度的數據進行科學評估,也因此學員史曼玉儘管體重減少但在人體成分評估中只能獲得負分。

此外,《人生加減法》還設置了生活課、營養課、體能課、儀態課、溝通課、收納課等等幫助學員全方位蛻變的課程,老師們在其中不僅是指導、是榜樣,更承擔了引導學員心理健康的重任。減少一點負能量,增加一點健康值,《人生加減法》真正幫助學員們從內心深處改變,成為更好的自己,同時也為屏幕前的觀眾帶來了許多正確的人生方法論。

如為了給兒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而努力減肥的胖媽媽孫雷,在經歷腿傷無法訓練、與隊友發生摩擦後情緒崩潰失聲痛哭,一向無堅不摧的母親,其實也有脆弱卑微的一面,針對孫雷遇到的心態問題,老師張楷特意找她談心,“我們要去正視它,把心中最真實的感覺說出來,再來檢討我們自己……”昔日魔鬼教練也有耐心細膩的一面,最終孫雷也放下了心裡的包袱。可見加減學院不僅是一所“減肥學院”,更是關注每一位學員身心健康的“精神療養所”,節目不僅看到了問題的表象,並及時給予學員正確的引導和疏通,幫助他們重新整理人生,同時令觀眾也在他人的人生中獲益匪淺。

人生加減法:以一場“封閉社會實驗”為鏡

健康垂直類節目不再僅僅關注生理層面的胖瘦與否,而是更加註重心理健康層面,這無疑是健康節目在內容上的一次升級,相比以往傳統同類節目重減脂KPI、重明星造勢、重形式融合,《人生加減法》開啟了健康類節目的4.0時代。

在綜藝精品化、垂直化不斷加強的今天,《人生加減法》瞄準了當下人們普遍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痛點,迴歸現實語境,聚焦社會問題,照進生活現實,迎合受眾剛需,節目所作出的種種創新無疑將是健康垂直類節目的一次迭代。

從《燃燒吧!卡路里》到《人生加減法》,東方衛視在健康生活方式引領上不斷做出自己的嘗試,而這一切既是其多年來深耕品質內容、洞察用戶需求的結果,也是其大臺責任與擔當的彰顯!“生活優質化,人生加減法”貼合的正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