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亦波:終極之問

2019年初,在眾多社會領域的探索者和引領者中,《中國慈善家》評選出“2018年度十大社會推動者”,展現榜樣的力量。他們分別是:

馬雲

馬化騰

魯偉鼎

艾路明

邵亦波

葉嘉瑩

李小云

盧邁

楊團

我不是藥神

邵亦波:终极之问

邵亦波:終極之問

如何減少人類的苦難?邵亦波想從人心出發,重新審視世界的經濟體系和商業模式,以公益的方式“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邵亦波:终极之问

邵亦波

Evolve創始人

經緯中國創始合夥人

來源:《中國慈善家》2019年3月刊

近兩年的邵亦波彷彿“脫胎換骨”。

向來以頭腦理性著稱的他,開始無限釋放自己的感性。“現在我看電影、看書常常會哭,也經常會笑得很大聲,沒事也會跳跳舞。”

作為知名投資人,他不再熱衷於商業上的高回報,“逆潮流”地避開熱門的投資項目,將重心投放在“如何解決自我以及人類精神領域的痛苦”之上。

2017年10月,他宣佈出資1億美元成立一個名為“evolve.ventures”的公益基金。該基金將長期社會利益作為核心目標,不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致力於解決人類的苦難,促進人類心靈的開放與成長。

2018年初,他宣佈淡出經緯中國,全職投入公益事業。截至目前,他從寶寶樹等5家公司的董事會辭任,完全專注於新開展的公益事業。

這一選擇源於他那幸福、痛苦,巔峰、低谷都足夠極致的傳奇過往。

邵亦波的傳奇從“第一”開始:11歲第一次參加上海市第一屆三算比賽(口算、筆算、珠算)即獲第一名;首屆全國“華羅庚金盃”少年數學競賽獲金牌獎;高二獲得全額獎學金留學哈佛,作為前12名最高榮譽生獲哈佛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雙學位;本科畢業後,在波士頓諮詢集團總部任職,成為資深僱員;兩年後,重返哈佛攻讀哈佛大學商學院MBA……

邵亦波:终极之问

11歲時,邵亦波(左二)在有150萬人參賽的首屆全國“華羅庚金盃”少年數學競賽中獲金牌獎(全國第三名)。

“我以前的想法是,我的人生價值就來自於我的第一名,如果我不是第一名就什麼都不值了。”很長一段時間,“第一”是讓邵亦波擁有安全感的“殼”。

1999年自哈佛商學院畢業後,他拒絕了投行10多萬美元年薪的offer,受美國電子商務平臺eBay的啟發,帶著40萬美元歸國創辦了中國最早的C2C電子商務網站易趣網。

創業4年之後,易趣網的市場份額約90%,是當時中國C2C電商市場毫無爭議的王者。易趣在中國的影響力和中國市場未來的潛力,引起了eBay的注意。

2003年1月,eBay以2.25億美元收購易趣的協議初步達成。其時,淘寶尚未成立。據《沸騰十五年——中國互聯網1995~2009》估算,“邵亦波在易趣大概有30%的股份,如果他保留到最後才退出,他的身家摺合人民幣約6億元。”

按照世俗的眼光,他年僅29歲就身家數億、婚姻幸福,算得上人生大贏家。但於他而言,“蠻嗨的”感覺很快就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重的焦慮。

收購完成之後,雙方達成協議:邵亦波再擔任4年CEO。但僅過了兩個月,因為岳父在上海意外去世,他於2003年9月離開上海,卸任eBay中國CEO職位,移居美國陪伴安慰深陷哀痛的妻子。

而彼時,剛剛成立的淘寶則開始一路發展,勢如破竹。2004年初,淘寶成交總額佔有率為9%(易趣90%),到了年底就達到41%(易趣為53%)。

對於eBay易趣的結局,邵亦波曾久久難以釋懷。2009年,他在博文中回憶這段時光:“遙觀易趣,焦急、生氣、傷感、心痛。老婆也心痛,罵道:‘公司已經賣了,你吃飽了撐的?’我摸摸鼻子,繼續給女兒換尿布。”

“最大的焦慮是,因為易趣大家覺得我了不起,那易趣做得不好,是不是我就不牛了?第二個擔心是,如果我不去做任何事情,不單我可能在退步,別人也在成長,那我這個排名、江湖地位就更落後,我就更不牛了。”十多年過去,他回看自己當年陷入焦灼的原因。

這一經歷觸發了他的自我反思,他開始思考:第一究竟意味著什麼?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五六年前,他開始接觸個人成長,並通過打坐、自我觀察等方式不斷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經過不斷自我察覺和探索之後,邵亦波發現,很多時候自己習慣用大腦來做內心該做的事。“我以前很會假裝,通過頭腦幾萬億次的運算,快速應對人際往來。”他說自己可以假裝得很好,但內心並不喜歡,“很累”。

他認為,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在身上構建出一個殼,把自己包在裡邊。為了讓身邊的人喜歡並接受,每一個都必須變得可愛,成績要好,脾氣要nice,要很乖……各種各樣的行為和習慣,會把自己一層一層地包起來。

“不要說到40歲,到十幾歲的時候,我們其實已經面目全非了。太多的時候,我們活著是為了給別人表演。因為我們有名氣,所以需要去表演一下,寫一個微博、發一個朋友圈,讓別人來聽聽我的發言有多麼好。包裝本身不是一個壞事情,但可悲的事情是,我們把包裝的那個殼當成自己了,忘記了真實的自我是什麼樣子。”

邵亦波發現,當他不介意自己是否名聲很大,是否被別人仰慕,讓自己的心靈活在當下的時候,“得到的自由,真的是能夠讓人落淚的自由”。

看清了自己的“問題”,再面對世界,好像很多問題都自然有了答案。通過對社會的長期觀察,邵亦波看到,世界比20年前更加便捷,更加富有,但內心的苦難依舊沒有減少:從2007年到2015年,美國青少年的自殺率翻了一倍;中國有五千多萬憂鬱症患者,焦慮症患者人數最近10年漲了4倍。

他認為,工業革命,信息世界,現代科技的發展在加速,單單智能手機就已重塑了我們所有人每天的每一分鐘。但這樣的重塑並沒有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和充實。

“現有的經濟體系和商業模式有自己的‘意願’和慣性。這個意願是生產和消費更多的GDP,而不是減少苦難,讓人類更幸福快樂。”邵亦波想從人心出發,重新審視世界的經濟體系和商業模式,以公益的方式“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邵亦波:终极之问

截至目前,邵亦波投資了通過平板電腦為監獄囚犯提供情緒管理、學習和職業培訓的美國公司EDOVO等關注心靈開放和成長的項目。圖為囚犯正在使用EDOVO公司的平板電腦產品。

“evolve.ventures”公益基金便是他的嘗試之一。

“說起人類的苦難,我們馬上聯想到外在的苦難,比如饑荒和疾病……但另一種苦難,人們內心的空虛,孤獨,迷茫,焦慮,並未隨著物質的豐富與科技的發展而消除。”邵亦波描述他成立這一基金的初心。

截至目前,他已經投資了通過平板電腦為監獄囚犯提供情緒管理、學習和職業培訓等內容的美國公司EDOVO,為家長提供有關兒童發展的信息和建議的Parent Lab(家長實驗室),以及禪修APP Insight Timer等項目。這些項目皆和“關注人類心靈開放和成長”有關。

“很多人覺得,只要自己能夠賺到足夠多的錢,生活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改變,就會更幸福、更快樂。我可以用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這是一個虛幻的願望。人類的孤獨、煩惱、抑鬱、猜忌不會因為物質的豐富與科技的發展而得以減少。而要實現人生的幸福,不能靠錢財、權力等外在的東西,而是要訴諸內心。”

邵亦波:终极之问

專注於公益事務後,邵亦波比以前忙了很多。他對自己做的事情仍然有不低的要求,但好像收穫的快樂更多了。之前,他在意別人覺得他是不是優秀,現在他更多的是關注自己是不是做得好,能不能幫助到別人。

從習慣於向外尋求安全感和價值感,到逐漸覺知自我、探尋內心,邵亦波經歷了漫長的過程。走到今天,他沒有給這段探索之旅畫上句號。

“心靈成長的路是沒有終點的。”他說,“我希望我的生活能更充實,有更多的歡樂和意義,同時也能更大地發揮我的才能幫助周邊的人,給這個社會獻出我獨特的禮物。”

本文選自《中國慈善家》2019年3月刊專題《2018年度社會推動者》,敬請關注該專題其他文章:

  • “2018年度十大社會推動者”揭曉

  • 馬雲:脫貧,而不是扶貧

  • 馬化騰如何讓科技向善?

  • 魯偉鼎:最好的傳承

  • 艾路明的破與立

  • 葉嘉瑩:一首流動的詩

  • 李小云:“傳統對接現代”的社會創新

  • 盧邁:走出“九號院”

  • 楊團:為了公義

  • 《我不是藥神》:適時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