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書法作品中,為什麼寫柳體的較少?

柳家建軍


古今書法大家,學習柳體的一點也不少,但要說他們的書法作品為何不是柳體的風格,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你學柳體,寫出來的也是柳體,你就成不了一位真正的書法大家了,因為你柳體練的再好,也成不了柳公權,歷史上只有一個柳公權。但是,你可以通過學習柳公權、學習顏真卿然後成為你自己,也許會被歷史記住你,而不是第二個柳公權。

柳公權《玄秘塔》

師古而不泥古

古今偉大的書家有很多都是值得後世學習的,唐代楷書大家就有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薛稷、顏真卿、徐浩、柳公權等,魏晉時期的還有王羲之、王獻之、鍾繇等人。柳公權的柳體雖然獨具特點,但還沒到非學他不可的地步。

而且古人學習書法,取法也很廣,不會單獨一輩子就學一家的。有些書法家雖然學過柳體,但是後來又學過其他家的字,最後幾家融合成一家。在這位書家最終成熟的作品中,有的柳體風格還比較多,有的就很少,主要看這位書家對柳體取法的多少。

蘇軾《赤壁賦》

例如蘇軾的書法,你很難從中看到柳公權的影子,但蘇軾確實又學過柳體的,他的大弟子和好朋友黃庭堅就這樣評價過蘇軾的字:

“東坡道人少日學《蘭亭》,故其書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勁,乃似柳誠懸。中歲喜學顏魯公、楊風子書,其合處不減李北海。”

黃庭堅說蘇軾喝多了的時候寫的字就似柳體,可見蘇軾還是學過柳體的,只不過最終蘇軾把各家融合入到一起形成了“蘇體”。

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我們都知道他主要學習的就說二王的書法,但是在晚年的一些作品中,我們也能發現柳體的影子,例如他的楷書代表作《妙嚴寺記》結體就取法柳體的結構,由扁變得修長。

趙孟頫《妙嚴寺記》

明代號稱“神筆”的王鐸,他的《擬山園帖》傳入日本,曾轟動一時,把王鐸列為第一流的書法家,稱"后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而王鐸早期的楷書學習的就是柳體,在其《擬山園帖》中收錄的楷書《延壽寺碑》就是柳體風格的楷書。此碑寫得瘦而不枯,緊而不密,勁健中透出淡雅平和的氣息,完全掌握了柳書的精髓。無論運筆和結體,均可稱得上“神似”,是學柳的代表作。

王鐸《延壽寺碑》

當代書法家啟功先生,他的書法柳體的味道就比相對比較多了,而且啟功先生學習柳體,取法對象是柳體體勢的勁媚,並不是完全照搬過來的,這從他臨摹的柳體《玄秘塔》中就能看出來。

啟功《臨玄秘塔》

所以不是學習柳體的人少,而是學習柳體不一定非要完全照搬,取法的多少不同而已。古今這些書法家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書法成就,就是因為他師古而不泥古。


翰墨今香


柳體好不好?好,真好,好的呱呱叫!寫柳的人少不少?其實也不少,之所以說少,是相比與柳體齊名的顏歐諸家,寫柳體的人確實要少很多。成人書法圈子就不說了,大家留意一下全國各地的少年兒童書法展就會發現,一個展覽下來,不是寫顏就是寫歐,尤其以寫歐最多,寫柳體的幾乎是寥寥無幾。

  既然柳體與顏歐齊名,這是自古至今的定論,說明與二者相比,柳體是毫不遜色的。一樣的地位,人家萬人簇擁,萬人愛戴,老柳家卻備受冷落,這不怪了性了嗎?這是為啥呀?

  牡丹、月季、天山雪蓮,都是好花,種植牡丹月季的人大有人在,卻很少有人種植天山雪蓮,為啥?因為牡丹月季種植條件相對簡單,容易存活,而天山雪蓮種生存條件苛刻,不容易種植。一樣東西,好,但是無人問津,一定是獲取這樣東西的難度高,讓人望而卻步了。柳體字就屬於這種情況。

  那麼柳體字具體難在哪?



  上面是柳體字的代表作《玄秘塔》,可見筆筆斬釘截鐵,字字森嚴壁壘,無一筆苟且,通篇呈現出冷峻孤傲的氣象,一看就不好比劃,這就是柳字的特徵!

  我們再來看一下歐體:



  相比柳體,歐體的筆畫就沒那麼冷硬,要隨和的多,結體也沒有柳體那種倔脾氣一樣的固執感。如果歐體和柳體是兩個姑娘的話,前者端莊大方,性格開朗,好相處,後者冷豔獨立,性格高傲,難接近,要問大傢伙喜歡哪個,都是美女,味道不一樣,大家肯定是各有所愛,可要是問願意娶哪個做老婆,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者,也就是歐體。因為喜歡是一回事,適不適合擁有又是一回事。學書法就是要把某種字體的寫法據為己有,就像娶老婆一樣,而要把一樣東西據為己有,不但要考慮喜好,更要考慮獲取的難度。如果兩樣東西的美好程度不相上下,而獲取難度懸殊,我們自然是選擇難度小的那個。某種程度上講,這就是學顏歐多,學柳少的原因。

  老花我其實是個柳粉,在學行書之前曾嘗試過寫楷書,選帖的時候,歐顏柳趙四家,對柳體一見鍾情,然而,下手寫了一段時間就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寫柳體有多難,那真是誰寫誰知道!別的不說,就說柳體的橫,顏歐的橫畫起筆都有一個有傾斜角度,很符合人的發力習慣,而柳體起筆幾乎沒有絲毫傾斜,直上直下硬切出一個刀剁一樣的截面,就這一個橫起,你練個十天半月根本就寫不成樣子,寫出來的橫頭多半是翹一個尖,或者一個圓疙瘩。看看自己寫的,再看看原貼,你會覺得一橫都難成這樣,未來簡直就是千山萬水,算了,不受這份兒罪了,開溜吧。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倒在這樣的沮喪之下。

  不過老花當初寫柳體沒堅持下來倒不是因為給嚇死了,而是聽了一位老師的指導,說如果練楷書的目的是為了給行書打基礎的話,完全沒必要,可以直接從行書入手,於是放棄了楷書,放棄了柳體。這些都和題目無關,就不多說了。

  綜上所述,柳體寫的人比較少的原因,我的看法是,字缺乏親和力,技術難度高,學習者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進步,自信心受到打擊,最終放棄。其實,我相信古往今來想學柳體的人還是很多的,下手的肯定也不少,只是因為難度高,學習者半途而廢的概率要比顏歐諸家高,因此面世的柳體字就少了,造成了柳家院內門徒冷清的局面。



  最後我想說,柳體是好字,希望喜歡柳體的朋友不畏艱辛,堅持把柳體寫下去。學的人少,絕不是劣勢,物以稀為貴,這其實是一種優勢!


花花莊園


柳體書法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增一分則多減一分則少。

當代著名的書法大師啟功先生的書法學的就是柳體,但是他的書法作品有其形而無其神。



傅儒先生的書法學的是柳體,風格更瘦硬,應該說是當代學習柳體楷書的集大成者。


像柳體進軍的也不在少數,最後都敗下陣來,倉皇而逃。

所以說學習柳體楷書要有十足的勇氣。


瑪麗美食養生顧問


董先生個人觀點:

一,柳先生是陝西人,全名柳公權。他的字骨架遒勁,瘦硬通神。習字的人,大都有所瞭解,古今書法家皓若星辰,但是學習柳體的比起其他體稍顯陣容單薄。究其原因無非以下幾種。

二,第一,難寫難學。柳公權先生為唐代最後一位書法大家,其他家成名在前,想想就會明白,歐體顏體已經佔盡風頭,柳體要想出人頭地可謂難上加難。所以他的字比起其他幾位學習起來就難度大增。柳體是筋骨。沒有掩飾,就像人體模特,稍微不注重就被人看到了缺陷。要想達到柳公權先生的境界實在是比登天還難。

三,難用。眾所周知,明清以後歐體字盛行,歐體結字奇絕險峻優美俊朗,學習者眾多,比如啟功先生就是歐體出身。相比柳體,歐體容易初具形態,容易出成果。另外,題寫書名對聯柳體如果些不到位確實不好看,不像其他體能夠遮醜。所以柳體學習者本來就少,用的起來又難,反覆循環,學習的人就更少了。




四,審美,現在很多人好大喜功,元代趙體肉多富態,顏體威猛又遮醜,歐體符合目前大家審美又好學,唯有柳體,大家都覺得好,可是自己寫出來就不美了,久而久之大家只看帖不練帖,柳體只能在帖上欣賞了。

五,柳體的成就是很高的,希望有毅力有天賦的人能夠把柳體作為學習對象,讓我們柳體字也能夠走入尋常百姓家。謝謝大家

董先生,文字書法美食旅行,歡迎交流。


大聲叫我董先生


為什麼寫楷書的人少

提到楷書人們自然就會想起顏、柳、歐、趙四大楷書大家。相較而言,顏、柳在社會上知名度更高一些,普及率也更高一些。所以比較起來寫柳體的人並不少,比起其他的楷書,學得人應該還算是很多的。因為楷書不止這幾家,唐代還有很多,比如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等,魏晉南北朝還有更多家。這樣看來寫柳字的人還算是多的。但是比起其它幾個書體,比如草書,寫楷書的人就少的很多。為什麼會形成這種情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楷書比較難學,出成績慢。

一般認為,楷書是小孩兒啟蒙時最先學習的書體,是打基礎專用。往往學了幾年之後就放棄了,轉學其它書體,例如寫草書的人比較多。其實,楷書作為一個書體,不存在區分小孩兒和大人的問題,終身都是要學的。只是楷書一筆一畫,寫起來比較慢,間架結構、用筆都比較難掌握。需要靜下心來,要有極大的耐心。而且出成績非常慢,很難看到進步。在當今快速的生活節奏影響下,人們的心態大都變得浮躁,做事情最求速成,急功近利。這樣一來,很難有人坐下來耐心的去寫楷書。這是件很寂寞的事情。不像草書來的痛快,寫起來迅速且容易抒發感情。更重要的是,很快就能見到實效,很容易就有一種成就感。

第二、楷書法度非常嚴謹。

楷書相較於草書、隸書、篆書而言,在用筆、結構方面,要求都非常嚴格,束縛性非常強。不像其它幾個書體書寫起來那麼自由奔放,可以任意發揮。寫起來往往感到拘謹,不容易發揮感情。其它幾個書體寫差一點別人看不出來,唯獨楷書寫好了都不行,人們覺得你寫得死板,要是稍微寫差一點毛病就全暴露出來了,所有的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也增加了寫楷書的難度。

第三、書法展覽起到了很壞的作用。

很多人學書法都願意出名,都爭搶著參加各種展覽。但是,寫楷書入選展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哪個展覽也不願意選楷書。因為,楷書一筆一畫看上去比較整齊,藝術效果相對要差,不像草書熱鬧,龍飛鳳舞,更有所謂的藝術效果。再有,楷書這種書體無論是內行還是外行,都敢給你挑毛病,都能說三道四,而草書一般人看不懂,也不知道是好是壞,容易遮醜。所以更容易有成就感,也更容易入選展覽。

第四、書法協會對楷書起到了直接損壞作用。

近些年來,書法協會大興醜書怪書,歪風邪氣盛行。美其名曰要跟上時代,要反映時代氣息。實際上是對書法藝術起到了直接的破壞作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楷書就更沒有立足之地了,書協的會員能寫楷書的少之又少,根本不在這方面下功夫,都追求速成、熱鬧。這種風氣也對書法的發展產生了極惡劣的影響。

第五、其實,每一個書體寫好了都不容易。

書法中每一個書體之間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互相之間都是有關聯的。想單獨學好某一個書體都是不可能的,而是需要同時學好才行。楷書貴在靈動,草書貴在凝重。若想寫好楷書,行書就要同時寫好,否則楷書寫出來就顯得死板;若想草書寫得好,楷書就必須先寫好,否則草書就真的寫飛了;若想行書寫得好,楷書、草書必須同時都好才行,因為行書需要楷書的結構和草書的使轉。如此看來,哪一個書體寫好了都不容易。都認為草書容易,大家都願意寫。其實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所謂的草書,根本就不屬於書法範疇,尤其是書法協會的這些展覽體,更是胡畫亂畫。草書是有著嚴格的界定的,書寫要求是很嚴格的,並不是隨便亂畫,越亂、越不認識、越龍飛鳳舞就越好。所以說,真正的高水平的書法,不在於哪一個書體,也更不是說柳體就比別的體難寫,不下功夫哪個體也寫不好。


竹溪寒士


我在讀小學的時候,鄰居家給了一本沒有封面破舊的《柳公權玄秘塔碑》字帖,我臨習了幾年,覺得很難進入境界,只好放棄了。後來開始臨歐體,法度好象好掌握,書寫起來比較得心應手,手心雙暢,字練得有些模樣。顏體也臨習過,覺得提不起勁,難得深入,也放棄了。

這一說起來,柳體的難度要大一些,它的結構嚴謹,筆畫險峻,體態清瞿,稜角硬朗,鐵骨錚錚,凜然不可褻玩。總象高不可攀的)感覺。目前市面上很少看到柳帖,而顏歐體帖隨處可見。從書法培訓,書法比賽活動來看,楷書類多見顏歐體。這裡,我們要說一下,顏體大度厚實豐滿,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有形有神,容易接近,深受人們喜愛,容易仿效。而歐體灑脫飄逸,玉樹臨風,美侖美奐,面目清俊,和顏悅色,而又不失大度。更容易被人接受仿效。作為柳體來說,是比較嚴肅的,它的內涵也相當深厚豐富,是顏歐體的升級版,適合用在莊重的地方,是中國楷書的巔峰之作。很多朝代大官的碑文都是採用的柳體。

從柳體看,學習的難度要大些,不容易被大多數人接受,從事書法領域活動的人們,尤其是搞行草創作的人們、必須要學點柳體,不管你學到什麼程度,學比不學要好。書法的高境界就是看“別有風骨”。好書法都有很重的骨感,這都與柳體有關。我們學習古人書法,要側重某一種體,但要多方面學一點。後來的許多大書法家,有自已的特點,仔細一看,無非是幾家體的揉合。


救風


寫柳體的比較少,確實查了一些資料,結合本人的一些學習心得,的確柳公權的楷書作品在整個書法歷史長河中,無人能比,太高大上了!柳體寫在紙上的楷書,都有濃濃的碑刻金石味道,太有骨氣和氣概!

我尋思著,是不是柳公權是一位武林高手,練得一手內家拳好武功,從不在外人面前展露過;而人們知道的都是書法,和在當朝當大官。

練習楷書帖最多的大部分是歐體和顏體,因為規律比較還琢磨,而柳體不同,太難寫了,太標準了!確實古代和現代都少有人學習柳體;但是柳體在文化歷史中的地位卻依然是最重要的書法範本之一!

我想既然學習者不多,以後就去學習柳體楷書,在掌握毛筆特點之後,一定好好研究柳體楷書的用筆和書寫規律,真正發揮一個書畫藝術工作者的餘熱!為繼承和發揚柳體楷書,為將來和柳體愛好者一起溝通交流打下基石!


退伍兵書畫75977307


楷書有四大家,"顏柳歐趙"。所謂的顏柳歐趙是指顏真卿顏體、柳公權柳體、歐陽詢歐體、趙孟頫趙體。而柳體指的就是唐代著名書法大家柳公權的楷書。從書法歷史發展來看,自唐代以來,學顏學歐者甚眾,尤其清代以及建國後九十年代以來,學顏歐者最多,並湧現出了許多顏、歐書學的傳承名家,甚至大家。而學柳體者相對較少。現如今,確實我們所看到的書法作品中,以顏體、歐體居多,尤以歐體為最多,而柳體較少。之所以寫柳體作品者較少,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柳體以寫骨為難,筆法瘦勁難於把握,書學者不易入門;二是柳體字在實際應用效果上表現不足,相較於顏體、歐體缺乏視覺衝擊力。目前,在學顏柳歐趙四大家中,以學歐體者為最多(說準確點,其實大多學歐者並非直接取法於歐陽詢之歐體,而是取法當代"二田"的歐楷。"二田‘’即田英章、田蘊章)。之所以學歐者有較廣泛群眾認知基礎,其原因有三:首先,歐體楷書美觀,適合學書者的審美取向;其次歐體書寫較簡單直接程式化,尤其初學者入門較快;再次,歐體書法教學機構網點廣佈,成為學習書法人群的普遍的選擇。


陳老師的三味書屋


作為楷書四大家之一,柳體的地位是不可否認的,其楷書可用登峰造極來形容。但習柳者很少,不僅歷史上學柳者遠少於顏、歐,而且當今各類書法展更難見柳體的影子。

原因何在?

一是社會主流引導的結果。柳成於晚唐,此時楷書以達到了頂峰,唐以後楷書再難有新的突破,即有習者,也罕有習柳者:宋推顏,明崇歐,清尊碑,民國則揚趙,柳體只在館閣體教程中佔有少許份額。

二是柳體太過清瘦,它沒有顏體的磅礴大氣,沒有歐體的法度森嚴,沒有趙體的自然灑脫,沒有褚體的飄逸俊美,而且結體上存在缺陷,喜歡的人較少。

三是相較於歐丶顏、褚丶趙等,柳體較難入門,學柳體,需要較好地掌握王、歐、褚、顏等,費力且難精,入帖容易出帖難,難以推陳出新。一旦出帖,柳味全無。如啟功,在柳上用功頗多,但觀其字,卻少見柳味。


尚魏書法


第一點就是和社會的主流導向有關係。現在書店中的書法字帖多見顏、歐體,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主流。

第二點就是流體的筆畫要求更嚴一些,難度有點偏高一些,所以即使有的人喜歡柳體字,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也不能堅持下來就放棄了,這樣形成了越來越少人練柳體的現象。

我個人認為,不論練習哪種字體。只要認真刻苦的一直練習下去,都是會有結果的。如果帶著功利的目的去學習書法,都違背了作為藝術的書法精神。所以說不論學習什麼樣的書法,都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