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中国人都缺一堂“生死课”,死亡很沉重,但我们必须谈论它!

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饱受病痛折磨,但家属往往会拒绝舒缓治疗,怕认为不孝,同时社会上年轻人自杀事件经常发生,我们对尊重生命相关教育有一定欠缺。

他建议从中小学生开始开展死亡教育,让人们学会尊重生命、尊重死亡。

90%中国人都缺一堂“生死课”,死亡很沉重,但我们必须谈论它!

据统计,每年约有5000万人死亡,换算下来,每1秒钟就会有1.8个人死亡。

也就是说,当你看完上面这句话后,已经有几十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

死亡,每一天都在真真切切的发生。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我们究竟该怎么面对死亡?什么才是正确的生死观?

学会面对死亡,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北医”教授王一方讲过两个遭遇:

一位高级干部,好喝酒,一喝就两瓶茅台,犯两回病都被抢救回来了。第三次犯病,没救回来,死了。其儿子不依不饶,找医生大闹:“他怎么会死呢?我从没想过我爸会死。”王一方说:“你怎么会从没想过你爸会死呢?不管你爸是谁,你都应该知道,他总有一天会死。”

还有一个老人,已经96岁。去医院检查后,非要医院给个说法。王一方只好实话实说:“你可能不行了。”老人火冒三丈,要打王一方:“说话不吉利。”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平日里,大家一般不会讨论死亡这个话题。很多人都是大限已至时,才第一次认真思考死亡。

《西藏生死书》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90%中国人都缺一堂“生死课”,死亡很沉重,但我们必须谈论它!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学者萧功秦曾感叹:“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太单一了,大家都像一个经济动物,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而西方人在人生追求方面则更多元化。他们相比物质生活,更多在追求其他东西,更喜欢冒险,去追求自己觉得值得追求的价值。

因为他们更深体会,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我们拥有多少车子、房子、金钱,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却一样都带不走,唯有人生体验是可以带走的。

90%中国人都缺一堂“生死课”,死亡很沉重,但我们必须谈论它!

乔布斯坦言,他的一生都是“向死而生”的。05年,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他说:“死亡是生命的最伟大发明。”

死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明白生的可贵,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的人生。

所谓“向死而生”,指的是在明白“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的前提下,让自己走向死亡的过程尽可能精彩而有意义......

人生终有尽头,别等到来不及,才想到珍惜

日本近两年非常流行“终活”,所谓终活,意思是直面死亡,为临终做准备。

中老年人们会参加旅行社推出的“终活团”,会参观火葬场,给自己拍遗照,还有专业人士来教如何写遗嘱。

孩子们会跟随家长参加“终活团”,去体味父母对身后事的担心。然后明白,即使是父母,也不过只能陪自己某一段路程。于是更加珍惜和父母相处的时间。

90%中国人都缺一堂“生死课”,死亡很沉重,但我们必须谈论它!

2012年,心理学者陆晓娅,在北师大开设了“生死课”,教导学生认识死亡,认识生命。一开始,她并没抱什么希望,因为中国人太忌讳谈论“死”了,“没想到来听课的学生会这么多。”

“陆老师,上了这个课,我重新拿起了画笔。”

“陆老师,我去报了个架子鼓班。”

“陆老师,我学了烘焙,烤得非常漂亮,还教给许多人。”

去画画不一定要成为大画家,去学架子鼓不一定要成为伟大鼓手,去学烘焙面包不一定要成为糕点大师,而是因为那里有他们的生命热情。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对人生负起责任来,需要去寻找能够让你燃起热情的东西,找到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这就是死亡教育的最大意义。

或许,人不是真的害怕死亡,只是害怕未曾真正地活过。

唯愿你活着,与爱同行,不枉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