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丨現代貨幣理論的誤區:赤字創造財富

文丨鄧新華

論道丨現代貨幣理論的誤區:赤字創造財富

現代貨幣理論在海外刷屏了,國內也有了不少粉絲。但是在海外權威的財經人士中,它暫時主要是受到批評的。巴菲特說自己“一點也不喜歡”現代貨幣理論:“我們不需要進入危險區域,我們也不知道它們具體在哪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席拉加德等,均表示反對。就連凱恩斯主義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也對此持批評態度。

當然,那些鼓吹政府開支的人非常支持它。比如民主黨議員亞歷山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常常被人問到她那龐大的政府開支計劃錢從何來,她從現代貨幣理論中得到啟示,認為錢只要印出來即可。她說:“政府不需要平衡預算,預算盈餘實際上損害了經濟,這絕對需要成為日後政策對話中更大的部分。”

現代貨幣理論的核心是債務創造貨幣。政府稅收不是為了獲得貨幣,而是使人們對法定貨幣產生需求,因為人們需要法幣去納稅。現代貨幣理論這麼說,其實也沒有大錯。但是它接下來推論,既然錢是政府印的,那麼,政府就沒有必要擔心破產。欠再多的債務,都可以印錢來還。唯一制約政府印錢的,就是通貨膨脹。

現代貨幣理論還認為,政府赤字無所謂好壞,只看私人部門如何開支。由於經濟中總開支等於總收入,而美國長期貿易逆差,因此,如果想要私人部門盈餘,政府部門只能赤字。

論道丨現代貨幣理論的誤區:赤字創造財富

一些被現代貨幣理論說服的人說,美國政府的赤字,就是私營部門對政府的債權資產,如果政府減少赤字,意味著私人部門的債權資產減少。因此,如果政府減少赤字,私人部門就減少了收入。

這個說法很顯然是無稽之談。比如美國政府減少1萬億美元赤字,那就意味著它歸還了1萬億美元的資產給私人部門。私人部門儘管減少了1萬億美元的債權,但也獲得了1萬億美元的資產,怎麼可能減少收入呢?任何人收回外部的欠債都不是減少收入。

在政府部門、私人部門、外貿的三角中,即便貿易逆差,也不需要財政赤字來增加私人部門的盈餘,赤字也無法增加私人部門的盈餘。因為,道理同上,赤字意味著政府借入私人部門的資產,私人部門減少一筆資產,增加一筆債權,也是什麼都沒有增加。當然,政府可以給利息,但私人部門在市場上同樣可以賺到利息。赤字不僅不創造財富,而且,由於把資產從市場上挪為政府開支,反倒降低了效率。

那麼,現代貨幣理論主張的印鈔票來填平赤字,是不是合理?這得考察印鈔票是否真的增加了財富。

在金屬貨幣時代,黃金、白銀、銅等被用作貨幣,邊際上始終與它們被用於裝飾、工具的效用排序相近。一旦黃金、白銀、銅被用作貨幣的收益高於被用作實際用途,那麼,人們就會把這些金屬從實際用途中退出來,變成貨幣使用,反過來,則這些金屬會從貨幣用途中退出到實際用途中。

當人們發現新的金礦、銀礦、銅礦,這些金屬產量增加,從而一部分用於貨幣用途,一部分用於其他用途,也就緩解了市場上真實財富的稀缺。金、銀、銅的價格(購買力)下降,是因為稀缺得到緩解。

但是紙幣時代不是這樣。多印紙幣其實沒有增加任何東西——既沒有增加實物,也沒有增加信用,只是攤薄了原來的紙幣的購買力,這和金、銀、銅因緩解稀缺而購買力下降是完全不同的。

論道丨現代貨幣理論的誤區:赤字創造財富

人們的稀缺沒有得到緩解,但持有的紙幣的購買力卻下降,其結果相當於多加了一筆稅。所以,現代貨幣理論所宣稱的多印紙幣來償還赤字,其實還是加稅來償還赤字,這顯然比赤字本身還要糟糕。

因為,對於赤字,人們多少還能指望政府未來壓縮開支,把資產還給私人部門,但如果政府直接印鈔還,那根本就是用私人部門的錢來還給私人部門,總體上等於沒有還。

現代貨幣理論的支持者們宣稱,由於通貨膨脹的約束,他們並不主張無限赤字。他們沒有明白的一點是,印鈔並不僅僅受到通貨膨脹的約束,更重要的是,印鈔並沒有真的增加錢。如果印鈔就是增加錢,那麼,津巴布韋、委內瑞拉將非常有錢。而實際上,這兩個國家是越印鈔越沒有錢,原因就在於,只有真實的信用才是錢,這兩個國家大印鈔破壞了信用,反倒使得信用更為稀缺。

儘管現代貨幣理論遭到了巴菲特等重量級人物的批評,但是它的影響力有越來越擴大之勢。人們期盼免費的午餐的心理根深蒂固,而現代貨幣理論恰好迎合了這一心理。對於市場派經濟學者來說,未來可能需要跟現代貨幣理論反覆鏖戰。

(作者系財經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