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行考試分析,能幫你找到改進教學的方向?


怎樣進行考試分析,能幫你找到改進教學的方向?

在教學中,每個教師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教學的行動,有的教師把所有的行動連接在一起,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系統;而有的教師只是連接了一部分,或者壓根沒連接,所以還只是一套行動。

如果我們想改進自己的教學行動,就需要藉助有效的反饋,就好像編程需要經過調試,發現其中的bug,程序員才能有針對性地修正代碼。

對於教師來講,能提供含金量最高的反饋的,莫過於統一考試。一方面,統一考試有足夠嚴肅的氛圍,並且受到學校、年級和教師高度一致的關注,絕大多數的學生做起題目來,都會比平時的練習和周測更加上心,結果的真實性更強;另一方面,統一考試能讓不同班級的學生,得到一致性更強的批改,改出來的成績也更具可比性,不像平常的周測,儘管年級考的是同一份,但都是自己改自己班,改嚴點的,成績會低一些,改松點,成績就高一些。

不過,統一考試可不會直接告訴我們哪裡存在問題,它能為我們提供的,是學生的分數和答案;我們要想得到反饋,就需要對這兩樣進行分析,這也是所謂的考試分析。反饋的質量,取決於我們考試分析的水平。

那麼,如何高效地進行考試分析呢?

考試分析的基本思路,就是從學生的分數和答案中,找到當前教學行動存在的問題,然後尋找相應的解決辦法,使自己的教學行動得到升級。由此可看出,考試分析的步驟有兩個:找問題和找辦法。

1、找問題

問題的本質,是現狀與期望的落差部分。比如你的期望是自己的班級考個第一,如果成績出來,發現的確是第一,那就沒問題;如果考了第三,那你和第一的差距,就是問題所在。

根據問題的本質,找問題主要有三個步驟:明確期望,定位現狀和描述落差。

(1)明確期望

明確期望,實質上是回答一個問題:我們想得到什麼?

按照目前的實際,我們教學的一個功利的結果,就是所教學生的考試成績。而衡量成績的常用指標,就是我們熟悉的“一分三率”,即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和高分率。

先來看及格率、優秀率和高分率,這三個都屬於通過性指標,也就是說,無論分數高低,只要過線,你就能為相應的指標做貢獻。比如滿分120分的試卷,及格線是72分,學生考80分和考90分,對及格率來說,做出的貢獻都沒什麼區別。

為此,我們可以收集每個學生過去的數學考試成績,計算其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後結合學生平時在態度、實力和習慣三個方面的定性分析,就可以大致估計學生的數學成績水平。一個班級的學生,按成績水平從高到低排序,就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優秀層、及格層和後進層。這樣我們就知道,能考到高分、優秀或及格的學生,大概有多少個。到了具體的統一考試,我們還可以根據試題的難度,對三個層次的人數進行略微調整,形成對及格率、優秀率和高分率的期望值。

說完“三率”,下一個是平均分,它屬於絕對性指標,也就是說,你的成績高一分,你對平均分的貢獻就高一分,絕不含糊。還是剛才的例子,一個學生考80分和考90分,雖然對及格率的貢獻相同,但是對平均分來說,貢獻就不一樣了,除非這個班的人數多到爆。

要想明確平均分的期望,先要知道分數是怎麼來的。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只要把題目做出來,就能拿到相應的分數。因此,明確平均分的期望,本質上是要搞清楚: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在哪些題目上拿到分?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最好把試題親自做一遍,和學生同時進行效果更佳。這樣做的好處,是幫助我們對學生拿分的難易程度有個初步的感知。如果你三下五除二就搞定,學生可能也會覺得輕鬆;如果你需要絞盡腦汁,甚至看了參考答案才知道怎麼做,那學生估計也好過不到哪裡去。

做完一遍後,可以把一份試卷的題目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我們認為學生能夠勝任的題目,稱之為及格題;第二類是我們認為儘管有些挑戰,但學生還是可以拿到點分的題目,稱之為優秀題;剩下的第三類題目,就是對學生能力極限的考驗了,稱之為高分題。

分完類,我們可以分別對這三類題目的分數加總。第一類題目的總分,可以作為學生的及格空間;第一類和第二類加起來,可以作為學生的優秀空間;剩下的第三類,就是學生的極限空間。這樣,我們就能大致估計學生能考多少分,形成對平均分的期望值。

有一次考區二模,我自己先做了一遍,感覺有點難;接著把試題分成三類,並把相應的分數加總,發現及格空間有75分,優秀空間有103分,極限空間有17分。這意味著,對於我的學生來講,要想及格或者優秀,就得很小心翼翼,稍微出錯可能就與及格和優秀無緣了。至於平均分的期望值,可以把及格空間打個七折,大概就是53分左右。

知道想要什麼樣的“一分三率”,我們就明確了對一次統一考試的期望。

(2)定位現狀

定位現狀,實質上是回答一個問題:目前你得到了什麼?

每一次統一考試,成績都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出來。明確預期的工作,可以在成績出來之前搞定,成績出來後,就可以著手定位現狀了。

既然“一分三率”是期望值的核心,那現狀也不例外。成績出來,一分三率通常也會跟著出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獲悉自己班級的一分三率,從中尋找異常的情況。

一分三率一目瞭然,那異常情況是什麼?

對於及格率、優秀率和高分率,如果你的期望是有35個人及格,成績出來發現真的有35個人及格,是不是意味著滿足期望了呢?從數據上看的確如此,但我們需要進一步瞭解,這及格的35個學生都是成績水平在及格以上的嗎?未必。

有一次考試我就發現,自己班的及格人數與上一次相同,但是把成績一排序就發現,有兩個成績水平在及格以下的學生剛好踩中了及格線,而有兩個成績水平在及格以上的學生沒考及格。這就是異常的情況,優秀率和高分率的分析也是類似。

同樣道理,對於平均分,如果我們期望平均分有60分,成績出來發現真的是60分,那麼我們同樣不能滿足於這種數據上的達到期望值,應該進一步瞭解,是否所有及格題都做得不錯?答案也是未必。

為了找出異常,我們需要獲取學生的每題得分明細,以及每道題的平均分。如果是網上閱卷,通常會有現成的數據提供;如果是紙質批改,可以請學生協助手動輸入學生的每題得分,一個Excel表就能搞定。

有一次區模擬考,我的一個班平均分53.5,隔壁班52.9,看起來我班的學生把題目做的略勝一籌,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我把兩個班的每題得分明細複製到同一張表格,一對比就發現,有八成的及格題,我班學生拿到的平均分,都比不上隔壁班,之所以略勝一籌,只不過是因為在優秀題和高分題上,我班學生的平均分稍微多一點點而已。這也是異常的情況。

為什麼要尋找異常情況?因為異常情況能夠讓我們避免數據帶來的“謊言”。就拿剛才及格率的例子來說,如果有兩個成績水平在及格以上的學生突然考了不及格,我們就要搞清楚他們是發揮失常,還是實力下降,前者意味著未來仍可保持期望,後者意味著期望值需要調整。如果有兩個成績水平在及格以下的學生突然考了及格,我們也要分析他們是實力上升,還是人品爆發,前者意味著未來很可能有兩個提升的空間,後者意味著我們不用高興太早。

平均分的例子也是一樣,如果及格題的平均分不理想,我們就需要搞清楚是哪些學生得分不理想,這樣下一階段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鞏固和突破的措施。如果優秀題和極限題的平均分略勝一籌,我們也要清楚是哪些學生做出的貢獻,大多數情況下,這意味著優秀層的學生有著更強的競爭力。

由上可知,定位一次統一考試的現狀,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數據上的定位,另一個是異常情況的挖掘。

(3)描述落差

描述落差,其實就是描述當前的教學行動所存在的問題。

同樣,落差的描述,還是圍繞“一分三率”。許多教師喜歡針對數據的落差來描述問題,比如原來期望有35個人及格,平均分上60,結果成績出來,只有30個人及格,平均分就53,於是他們就把問題描述為:怎樣才能多5個人及格,分數多7分?

其實,更有效的做法,是針對異常情況來描述問題,異常情況本身就是一種落差。

比如及格率,如果有兩個成績水平在及格以上的學生考不及格,那麼我們可以描述問題:“他們過去能考及格,這次沒有,請問怎樣做可以幫助他們下一次考到及格?”

再比如平均分,如果及格題的平均分不理想的原因,是後進層的得分效率不高,那麼我們就可以描述問題:“怎樣做可以幫助後進層的學生在及格題上拿到更多的分?”如果優秀層和及格層得分效率也一般,那說明有些題目還不適合作為及格題,我們的問題就變成:“這些題目本來應該屬於及格題,但現在還不適合,請問怎樣做能幫助學生勝任這些題目?”

顯然,針對異常情況描述的問題,我們更容易找到解決的方向,而且當我們解決了異常情況,數據的落差也會跟著得到解決。

2、找辦法

找到了問題,我們可以把它們列在一張紙上,接著就是找辦法。

有的教師倒是找得很快,看到自己班級有30個學生及格,再往下看,發現有9個學生離及格線不到10分,於是大腿一拍:“下一階段把這9個學生抓到及格,我就有39個人及格了!”聽起來好像挺有道理,但做起來可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你怎麼確保,這9個學生及格的同時,及格的30個學生中沒有人不會掉下來?

這樣找辦法的侷限,在於只關注問題本身,沒有關注到問題的本質。就好比喉嚨痛,如果只關注問題本身,你的第一反應就是吃止痛藥,把喉嚨痛壓下去;如果關注到問題的本質,你的反應是好奇自己怎麼會攤上喉嚨痛,一回想發現是因為近幾天頓頓吃燒烤,於是忍住幾天,再吃點潤喉的水果,沒準喉嚨就不痛了。

我們很容易被問題的表面牽著走,而忽略了問題產生的根源,結果常常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算問題暫時被壓制住,但過段時間還是會冒出來,因為真正的問題依然存在。要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首先要做的,就是關注問題產生的根源。

那麼,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呢?

比如,我們希望在統一考試中,自己班級能有32個人及格,這個期望值怎麼實現呢?顯然,光靠學生自己很難做得到,於是,我們會制定一套實現它的方法,那麼,理想的情況應該是,執行了方法,就能實現期望值。

可是成績出來後 ,發現及格的學生沒有32個,而是隻有30個,從30到32之間,產生了一個落差,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問題。這時我們開始分析,這個問題為什麼會產生?結果發現這兩個學生在考試前每週都要參加1次體育訓練,剛好沖掉了1節數學的培輔。這是我們制定方法時,沒有考慮進去的一個因素,不妨稱之為變量。

至此,我們發現,問題並不會憑空出現,而是三個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一個是期望值,另一個是為了實現期望值的方法,還有一個是實現過程中出現的變量。因此,解決問題的思路,就是透過問題去看背後的期望值、方法和變量,有針對性地做出調整。

調整的選擇有三種:調整期望,重構方法和控制變量。

(1)調整期望。

調整期望,就是重新設定期望值,縮小現狀與其落差,減少實現期望值的難度。

有些時候,我們對自己的教學成績不滿意,有可能是因為期望值過高,要麼高估了學生的學習水平,要麼高估了自己的教學水平。有句話說的好:“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過高的期望值,會讓實現的過程變得十分漫長,甚至遙遙無期,即便在這過程中,你一直在進步,但總是存在的問題,會讓你徒生焦慮,自信心和意志力也會跟著無謂受損。

與其繼續焦慮前行,不如對期望值做出調整,讓其落入自己的“學習區”,既有一定的挑戰,又能提高實現的幾率。

我們明確期望值的核心,是學生的成績水平和試題被解決的可能性,調整期望值的思路,就是對這兩項進行重新評估。

評估學生的成績水平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量化分析,結合學生過去考試成績的平均分、最低分和最高分,大致考量學生的水平中樞。新的統一考試成績出來,會讓每個學生的水平中樞得到刷新。有的學生變化不大,有的學生會上升或下降一個檔次。

第二個部分是定性分析,結合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理解能力和學習習慣,大致考量學生的水平走向。有的學生理解能力挺好,但是對學習不上心,任務馬虎應付,他在統一考試的成績,往往是第一次還行,第二次吃緊,第三次無力。有的學生學得很慢,同水平的同學早就已經放棄了,他卻始終專注地做任務,他在統一考試的成績,分數可能不高,但是穩定性很強,有時還不經意地超過了一些平時的高手。

重新評估學生的成績水平,會讓班級的優秀層、及格層和後進層的名單得到刷新,形成新的期望值。

評估試題被解決的可能性,可以從每道試題的平均分和得分貢獻兩個方面入手。有的試題你感覺學生能夠勝任,但是平均分異常的低,這時需要觀察得分貢獻,如果優秀層和及格層的得分都挺好,主要是後進層拉低了平均分,那還可以繼續把這些題認定為及格題;如果優秀層和及格層的得分也一般般,那就不能把這些題歸為及格題,直到下一階段鞏固為止。

同樣道理,如果有的題目你感覺學生不容易勝任,但是平均分超乎想象,那可能意味著需要把這些題認定為及格題。

重新評估試題被解決的可能性,會讓你對及格題、優秀題和高分題的認定標準得到刷新,形成新的期望值。

有人可能發現,無論是成績水平的評估,還是試題被解決的可能性評估,都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這是因為教學不像生產,只要確定投入的資源和生產的流程,出來的產品十有八九是確定的;教學更像投資,過程可以控制,但結果卻無法確定。應對的辦法,就是依託具體的核心數據,藉助邏輯分析得出一個合理的範圍,提高對結果的容錯能力。近似的正確勝於精確的錯誤。

(2)重構方法

重構方法,就是在戰略和戰術兩個層面,對教學行動做出調整。這裡的戰略,指的是實現期望值的基本路徑;這裡的戰術,指的是實現期望值的具體行動。

學生要想在統一考試中,達到甚至超過自己的成績水平,就需要從足夠多的題目中拿到分,這就需要學生通過學習獲得足夠強的解題能力和應試能力。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提高學習的效率。幫助的著力點有三個:學習動力的挖掘、數學實力的積累和解題習慣的升級。

學習動力的挖掘,就是幫助學生做到“我想學”。如果學生願意學,就算剛開始基礎薄弱、方法笨拙,踏實的行動會跟隨時間轉化為豐厚的積累,效率也會漸漸有起色;如果學生不願意學,就不會主動在學習上投入精力和時間,這樣即便天資聰穎、方法高超,也會因為精力和時間的缺乏,導致積累無從談起,效率再高也有限。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幫助學生挖掘學習動力:

一方面是學習的價值,即“學習對我有什麼用?”,從時間維度看,它分為短期價值和長期價值;從空間維度看,它分為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我們可以立足每個維度,結合一些經典案例,和學生一起發現學習給自己帶來的好處。

另一方面是學習的預期,即“我是否真的可以做到?”,許多學生對數學望而卻步的原因,是因為從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沒辦法學好,所以沒必要白費力氣,我們有兩種方式幫助他們梳理自信,一個是把數學任務進行分拆,降低難度;另一個是為學生提供“腳手架”式的幫助,適當地推一把,兩種方式都能幫助學生更容易獲得成功。

數學實力的積累,就是幫助學生做到“我會學”。數學是知識點及其關係的集合,每個知識點都包含著相應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等等。一個學生會不會學數學,就看他的頭腦裡有沒有形成足夠多的知識點,並且把這些知識點有條理地連接起來。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幫助學生積累數學實力:一方面是通過創設情境、獲取思路和整理思路,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正確地形成知識點;另一方面是提供足夠多的的刻意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讓學生做到隨手拈來。

解題習慣的升級,就是幫助學生做到“學得好”。學以致用是檢驗學習質量的最好標準,對於學生來說,考試是當前無法逃避的一個現實,因此,能否在考試中拿到順眼的分數,就成了檢驗數學學習好不好的一個功利標準。

考試分數的取得,除了數學實力,考場發揮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為了提高正常發揮的可能性,學生有必要升級自己的解題習慣。對此,我目前能想到的,有兩個切入點:一個切入點是改善解題的驗證機制,具體包括審題的關鍵字標註和草稿紙的規範使用,另一個切入點是改善考試的時間配置,主要策略是“一分鐘原則”,即一道題審完題目,如果1分鐘還沒思路,就先跳到下一題。

把三個著力點的思路連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實現期望值的基本路徑,也就是我們的戰略。一般情況下,戰略不需要過多的調整,需要靈活調整的,是戰略指導下的具體行動,也就是戰術。因為戰略只是提供一個方向的指引,而在實際的行進過程中,我們需要面對各種獨特的情境和變化,所以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具體的行動,能夠適用於所有的情況。

與其苦苦追尋一個終極戰術,不如學會尋找更好的戰術。找戰術的的思路有兩條:問自己和問別人。

問自己,就是通過自我反思,對現有的行動做出調整。比如每週的周測後,我會要求學生把做錯的題目彙總就在一個本子裡,希望能推動學生反思自己的錯誤。後來發現,學生的確是花時間把錯題本做的很工整,但也僅僅是把錯題“搬運”過來而已。於是我對錯題本做出了調整,要求學生花時間分析每道錯題的原因,並詳細地寫下來。這樣,我就可以把關注點,轉移到學生自我反思的質量上,既能鍛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又能提高我為學生找原因的效率,一舉兩得。

問別人,就是通過請教身邊的同事,或搜索網絡上的資源,為當前的行動提供新的選擇。比如最近中考複習,平均每個禮拜都有一個連續四節課的晚修,好幾次上下來,都感覺身體被掏空一樣。後來和同事散步聊天,發現了一個不錯的選擇。一個晚修四節課,教兩個班,平均每個班兩節。第一節課給學生一份套題,指定題目進行限時訓練,第二節課提供答案,讓學生交叉批改算分,接著互相討論訂正,最後針對較普遍的問題進行點評。這樣一來,既能調動學生充分參與的自主性,又能讓自己得到休息的機會。

(3)控制變量

控制變量,就是把已發現的變量,納入到教學行動的決策中,同時,儘可能地提高決策的容錯能力,以應對未發現的變量。

我們該如何發現變量呢?有一個工具可以做到,就是“象數理”法則。它的邏輯是,任何一個現象的出現,背後一定有數據,任何數據的變動,背後一定有道理。 也就是說,當我們發現了一個異常現象,要趕緊去找相關的數據,然後不斷地問“為什麼”,挖掘現象發生的道理,這樣就能發現其中的變量。

比如有一次區模擬考,我在看年級成績的時候,發現我有一個班的及格率和年級第一的一樣,但是平均分少了將近6分。這是為什麼呢?把兩個班的成績從高到低排序,複製到一塊一對比,原因就找到了,優秀層的成績相當,及格層的成績也相當,但是後進層不僅規模大,而且成績也弱爆了,別人考50分,我們才考30分,可見平均分的差距,基本上是因為後進層不夠給力。慚愧的是,後進層如此低的競爭力,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卻沒有引起重視,只是傻傻認為每個班的後進層實力應該都相差無幾。於是,在那以後,我有意採取了一些新的行動,加強了對後進層學生的關注和跟進的力度。

每一個新的變量,都能給我們的教學行動帶來刷新的機會,但無論如何得承認,變量是無法消除的,每次我們感覺局面得到掌控的時候,似乎總會有新的變量出現。為此,最好的選擇,就是提供決策對未知變量的容錯能力。目前我想到的做法,就是用概率的思維來看待每一個決策,持續地選擇大概率成功的行動,這樣即便有新的變量,出現的概率也會相對小一些。

找到辦法後,我們同樣可以列在同一張紙上,接著投入到教學的踐行中,藉助平時的課堂、作業、測驗和培輔提供的反饋,進行微調,然後等待下一次統一考試的驗證。

可以看出,這樣的考試分析做下來,要花的時間和精力也不是一筆小數目,但是對於統一考試來說,性價比還是很高的,相比之下,平時的周測就沒必要這麼做了。

有的人可能猶豫:“費那麼大功夫,如果最後還是拿不到績效,又有什麼用呢?”我也曾經糾結過這個問題,後來發現,要想提高學生在考試中的競爭力,最好的策略是幫助學生髮揮出最好的水平,因為考試就像100米賽跑,每個人只能在自己的跑道上努力。

至於在具體的考試中,學生的發揮是否出色,我們沒辦法控制,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提高出色發揮的概率,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

成績出來,如果是成功,當然可以開心一下;如果失敗了,也沒必要失落,只要決策沒問題,失敗不過是概率的結果體現而已。但是從成長的角度來說,考試分析能幫助我們提高對教學的思考質量和決策水平,我們要選擇的,就是這種高價值的事情,即便要花很多精力,而不是避重就輕,看起來好像做了很多工作,實際上一無所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