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和魯智深公開反對招安,為何宋江只怕魯智深一人?

大侃歷史


水滸傳中確實有武松和魯智深共同反對詔安的情節,不過並不是最初的那次。而是在梁山好漢集體接受招安,為大宋南征北戰,征討方臘成功後,武松和魯智深二人不願接受朝廷的封賞決定在杭州六和寺出家,題中問的可能是這個時候。

最初宋江想要接受詔安的時候,武松,李逵,魯智深都曾明確反對過。魯智深說:“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這也是水滸中唯一一個站出來明確指出招安的問題的梁山好漢,但在當時並沒有起什麼作用。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李逵,宋江最不放心的人其實是他。在最後喝毒酒的時候都要拉上李逵一起,這是真擔心這兄弟出去壞事啊。但對於武松和魯智深,宋江應該談不上懼怕。如果比較來講,魯智深確實比武松要不安分一些。

武松和魯智深都在杭州六和寺出家,不同的是,武松最後活了八十歲。魯智深卻沒過多久就隨潮圓寂了,也就是說魯智深看破塵世,然後就死了。從結局看武松是真的沒有任何威脅了,畢竟確實殘廢了。在征討方臘的戰鬥中,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了一隻手臂。這也是他出家的原因之一,甚至說是很重要的一點原因。

再來看魯智深,他的出家可以說非常突然。魯智深在最後一戰中可以說是立下了大功,生擒了敵首方臘。這時候魯智深要是跟宋江會去領賞,升官發財是肯定的,在當時的情況下甚至可能成為梁山好漢的領導者之一。但魯智深一句看破紅塵就婉拒了,這也讓宋江頗為不解。

水滸傳到了後半段很多事情都無法用邏輯解釋,比如吳用,花榮的死還有一些梁山好漢的默默離去,可能就是作者在表達自己要表達的忠義和他們的社會理想,完善人物形象和故事的結局。

魯智深的這個結局也是這樣,魯智深是完全因為拳打鎮關西然後被一步步逼上梁山的,其實他和宋江一樣是有出身的。按理說應該更加希望加官進爵,但從魯智深反對招安所說的話來看,他是真的認識到了大宋的腐朽,真正認識到當時社會是奸臣當道的時代。<strong>

宋江可能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他卻毅然決然的決定招安。這時這個看清了世界,擁有其他人沒有的眼光的魯智深就格外重要了。宋江明白,佔山為王是沒有前途的。招安是讓梁山好漢站上更高平臺的最快捷的途徑,雖然結局不好,但宋江肯定沒想害各位兄弟。

魯智深與常人不同的在於他不僅嫉惡如仇,俠肝義膽,他還有看清時局的能力和水平。武松當年在二龍山的時候還是魯智深手下的三當家呢,這起碼說明魯智深同樣擁有領導能力。所以宋江招安的時候可能真怕魯智深站出來搗亂,在梁山搞分裂。


鄧海春


水泊梁山在宋江的經營下,集齊了一百單八條好漢,宋江也是志得意滿,以天罡星三十六,地煞星七十二的方式排好了座次,水泊梁山的勢力達到了頂峰。

重陽節宋江大宴眾頭領好漢,酒到酣處,宋江作《滿江紅》一首,領樂和吟唱。

當樂和唱到:望天王降詔,早詔安……的時候,首先跳出來反對的就是武松: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緊接著李逵也瞪著眼大叫:招安!招安!詔甚鳥安!說話間一腳就把桌子踢翻,摔的粉碎。

這個時候魯智深並沒有對招安表示反對,他是在宋江呵斥並懲罰了李逵,埋怨並駁斥了武松之後,站出來說話的。

當武松和李逵先後鼓譟,反對招安的時候,宋江首先是收拾李逵,這也在情理之中,李逵的舉動,基本上就是“起鬨”,除了酒後撒潑,他反對招安的唯一目的就是“為宋哥哥鳴不平”,在他看來他的主子宋哥哥當皇帝才是他的理想。

所以宋江的處理也很經典,“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處理完了李逵,宋江才對武松說: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

宋江埋怨武松“你也是曉事的人”,是有原因的,這就是武松這個人本來也是把“招安”當做唯一的希望的人。

武松血濺鴛鴦樓連殺十幾條性命,逃亡江湖,為了躲避官府的通緝,孫二孃將他扮作頭陀,投奔二龍山入夥,在孔家莊再次與宋江相遇。

宋江邀請武松同他一起到清風寨花榮處小住,武松拒絕的,這個時候武松是這樣說的:

“……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發心,只是投二龍山落草避難。亦且我又做了頭陀,難以和哥哥同往。路上被人設疑,倘或有些決撒了,須連累了哥哥。便是哥哥與兄弟同死同生,也須累及了花榮山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

這是武松的真實想法,並且是親口告訴宋江的,所以宋江對武松的“反對招安”表示不能理解,駁斥他是在情理之中的——宋江的意思就是“你裝什麼裝!”

但這個時候,魯智深也站出來說話了,他的話基本上沒有什麼情緒化的成分,並且對宋江寄予希望的“朝廷”的腐敗實質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同時他還提出了一個極為具有煽動性的建議。魯智深是這麼說的:

“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魯智深的觀點很清楚,滿朝文武沒一個好人,就像我這個染成黑色的袍子,怎麼洗也洗不白的。招安不是個好主意,不如大家散夥吧!

魯智深的這番話,看似平和但卻是看透了實質,也極具煽動性。所以宋江就必須認真對待,他對魯智深說的話就更像是一種辯解,更像是給全體好漢們的一種解釋,他是這麼說的:

“眾弟兄聽說,今皇上至聖至明,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願早早招安,別無他意。”

宋江的意思是,皇上是聖明的,只是被奸臣包圍,暫時昏聵了些,但會再聖明起來的,是值得我們為之效力的。大傢伙受了招安,所犯的罪會被赦免,我們同心報國,青史留名不好嗎?我是為大家的前途著想,沒別的意思!

宋江的解釋,大傢伙都挺滿意——“眾皆稱謝不已”。但是,這幾位的反對,也罷宴會的氣氛給攪和了:

——當日飲酒,終不暢懷。席散,各回本寨。

從這個過程來看,宋江對李逵的反對招安是不放在心上的,對武松的反對招安是心存鄙視的,但是對魯智深的反對是非常重視的。但總的來說談不上害怕魯智深,因為在整個水泊梁山,贊同支持宋江的招安路線的好漢們還是站絕大多數的。宋江沒有必要害怕魯智深。

但是魯智深還是很清醒和明智的,對腐敗黑暗的朝廷看得很透,不抱任何希望和幻想的“大智大慧”的好漢。


步武堂


梁山泊一百零八將大聚義排定座次後,宋江於重陽節酒後借《滿江紅》表達儘早接受招安之意。武松第一個跳出來發難,”今日招安,明日招安,早晚冷了兄弟們的心”。緊接著李逵也激烈反對,甚至把桌子打的粉碎。宋江無奈之下關了李逵的禁閉。

第二天酒醒後又做武松的思想工作,”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這時魯智深忍不住說道:“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可見當時魯智深還是很給宋江面子的,前天在宴席上並沒有和武松、李逵一樣當場發作,只是第二天宋江又重提此事才說了上面一翻話。對這幾個公開反對招安的人,宋江當然是區別對待的。李逵是自己的死忠,腦子簡單,脾氣火爆,在梁山沒什麼自己的勢力。可以直接鎮壓,先是假裝要殺頭,後眾人求情下關禁閉。

但對於武松、魯智深則不同,二人代表的是二龍山勢力,除了這二人還有楊志、曹正、張青孫二孃夫婦等。所以不能來硬的,只能慢慢做思想工作。而且在宋江看來,武松一開始是傾向招安的。在武松血濺鴛鴦樓後投奔二龍山和宋江在投奔花榮途中相遇時武松曾說到,”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

可為什麼現在武松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招安了呢?那肯定是在二龍山受了 魯智深的影響。魯智深雖外形粗獷、性格暴躁,但粗中有細,行事頗有計謀,是武松的帶頭大哥,二龍山的主心骨。武松的態度何嘗就不是二龍山勢力的態度呢,只不過是由武松這個年輕、又有一定地位的小兄弟表達出來罷了。

為了自己的招安大業早日實現,對於二龍山老大魯智深,宋江當然更不能慢怠之。


來自小城的大叔


水滸。

。。武松和魯智深都反對召安,為啥宋江怕魯智深。武松和魯智深同樣是梁山兄弟但有區別的。武松同宋江是內家兄弟,早在柴進家有一面之私交曾跪拜過宋江。魯智深同宋江是客家兄弟,魯智深在宋江面前沒有叩過頭,祗多二手恭恭,宋江如同武松鬧僵可以大哥的身份來訓戒,宋江如果同魯智深鬧僵那就不好收場了,宋江的髙壓態勢對魯智深是不管用的,鬧僵了很難收場,因為魯智深不買你宋江什麼帳,還是考慮少說幾句為好,不理他,他又翻不了天。再有個楊志也不買宋江帳,他同宋江直接觸也不多,如李逵就一樣了,捏在他手裡要長即長,要短即短,林沖是老好人,要相殺髙俅,被宋江兩眼一彈就退了三步。


老龔166916589


花和尚魯智深:行走凡間的世外高人,官府出身,江湖智者,霸氣外露,宋江自不敢小覷!行者武松:凡塵一大殺器,勇則勇矣,無大智慧,不值一提。


幽離之塵


魯大哥為人豪爽且武功高強,在梁山中有一定的威望,振臂一呼就會有一大群人跟隨,因此黑三郎再精也畏懼幾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