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象,8090後的農民工,紛紛回鄉蓋房“留後路”,到底為啥?

周豪楠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逃離了大城市回到了久違的農村,在這裡我指的的年輕人是一些80後和90後也就是我的同齡人他們紛紛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蓋房“留後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對此惠農圈有這樣的解答!

首先是現在的農村過的已經特別的好了,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新農村處於改造當中,很多像我一樣的同齡人一不小心就成為了拆二代,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同樣的認識到了這一點,回到家裡蓋上一個自己的房子然後等著拆遷那一刻的到來!

然後就是現在的城市也不是那麼好混的,現在的房價那麼貴幾千幾萬的一個平方,指望人打工什麼時候也在城裡買不起房子,所以有些80後90後在城市裡奮鬥了幾十年突然之間就發現掙了這麼多年的錢居然連城市裡面的一個廁所也買不起,所以這些人就果斷的選擇了離開這讓人傷心的城市,然後跑到自己的老家花上二十多萬蓋上一個三層小樓,然後再買上一個二十幾萬的車從此走上了所謂的人生巔峰!

最後總結一點城市不是那麼好混的,還不如趁著自己年輕帶著自己在城市裡面學到的經驗和知識然後回到自己的老家好好的振興自己的鄉村,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在這裡僅代表惠農圈的個人意見,謝謝大家!


惠農圈


何止是80後、90後,包括在外面打拼的70後,也一樣,我舉自己的例子:我們一家五兄弟,從農村走出來,父母把我們都供出了大學,一個哥哥在市裡工作,一個哥哥在縣裡工作,一個弟弟在縣裡做生意,一個弟弟在省城工作,我在外地上班。我們都是40多歲或30多歲的人了,因為出來的比較早,考上大學後,戶口都遷出來了,包括農村老房子也都賣掉了,現在只有十幾畝地,旱地荒廢了,田地租給其他親戚在種。


可以說,我們出來十幾二十多年了,工作也有十多年將近20多年,本打算是一輩子不回到那個遙遠偏僻的大山村子裡,但從去年開始,在市裡上班的大哥開始謀劃,在老家要蓋房子,打算蓋一棟2層樓,一方面,平常回去的掃墓,或者有啥事情回去的時候,有落腳的地方,不用寄宿在別人家,算了下,要七八萬(貴州山裡木頭房,就地取材,成本低),去年由於父母生了病,這個事情,擱淺了,今年打算把在老家蓋房子的事情,要落實下來,一個人可能出個2萬塊。

我這想,這或許就是很多70後、80後和90後要回去蓋房子的原因,我們村子裡,很多在外面工作或者打工的,基本都是在村子裡有房子,即便他們在縣城或者鄉里買了房子,依然會在農村蓋房子,而且蓋的還很漂亮,具體原因有:


1、落葉歸根。很多人,不管你是在外面打工還是在外面上大學後,在外面工作,他的根依然在出生和長大的農村,退休後,依然還會想著回到農村,一方面是落葉歸根,另外一方面是農村山清水秀(我們村子門前是一條河,後面是大山,氣候非常好,下圖),適合養老。

我一個遠房爺爺在省城工作,退休後,就回到村子裡居住了十幾年,在省城的兒子、女兒和老伴讓他回去都不回去,就喜歡村子裡山清水秀的感覺,自己種點菜,日子也挺好的。



2、平常回去有地方住。不管你在外面如何風光,都會經常回去,回到村子裡,總不能寄宿在別人家,自己有個窩,也有踏實感,特別是你在老家把房子蓋的漂漂亮亮的,看上去也很有面子,說明你在外面發大財了,混的不錯。

3、蓋房子,能佔一點宅基地。很多人,出去後,就沒有戶口了,如果能夠把房子蓋起來,佔一點地方,即便是拆遷,也會得到補貼的,何況,你把房子蓋起來,佔了一塊地,政府也不會把你拆掉,如此,在農村還有一塊宅基地可用。


4、給父母找後路。即便80後、90們可以不回去,但老人一定會回去,就如同我的父母,在外面生活了十幾年了,如今也在想辦法想回到村子裡,居住在村裡,他們就擔心以後回不去了,甚至是百年歸世的時候,都埋在外面,因此,老人們想辦法回去,子女們蓋房子,也算是給老人們找一條後路吧。

5、城市活的很累。即便有一些人,在城市裡打拼買房子了,但都是做小本生意,沒啥生存技能,甚至大多數還是在打零工,如此也不是長久之計,一旦城市有變化,在農村該有房子,今後還有一條退路,城市混不下去了,還可以回到農村,一舉兩得。

6、農村未來發展一片光明驅使。按照如今的情況,未來,農村一定會越來越好,現代化、田園風光、觀光旅遊、特色農業以及鄉村振興等等,國家層面非常重視農村建設,特別是現代化農村安居房建設,未來,可能有大量城市退休人員,選擇到農村買房養老,如果你在農村有房子,可以搞民宿、牧家樂,或者租出去等等,好處多多。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首選作為一名90後,也是去年剛剛回村建的房子。對於這個問題,說說我自己的感想。1,在沿海地區打拼10年左右做點小生意,身上有點存款,當初也是想在浙江紹興買房,但16年後紹興房價漲了很多,現在均價在15000左右,覺得買房的話壓力還款有點大,覺得不划算,想想還是回老家貴州建划算一點。2,回村建房,主要是我們村離市區很近,自己開車10多分鐘就到市裡,孩子上學,也能在市裡上學。3,在沿海地區住了那麼久,大部分也是租的商品房住,住久了覺得商品房住的壓抑,不舒暢,不是樓上吵就是樓下吵,同層的鄰居基本一年碰不到幾回,基本沒有交流,沒有老家鄰里鄰居的熱鬧。4,在老家空氣相當的好,自己建的房子,空間大,想怎麼耍就怎麼耍。節假日還可以和兄弟姐妹朋友去周邊山上燒烤遊玩,說實話還是老家好玩的多。5,食品安全問題,在市裡我基本不買豬肉吃,吃多了一股飼料的味道,噁心想吐,吃的蔬菜基本也沒有味道,都是大棚蔬菜,味道很淡。6,最後老家現在發展的也很快,很多在市裡買房有工作的人,這幾年也回來建房子了。






潮流峰哥


我先說說我自己吧!86年的。來自粵北山區,結婚的早,三個小孩上小學。一大家子人在惠州生活,小孩也在惠州讀民辦學校。兩公婆也沒做什麼穩定的工作,就做點小生意,擺個地攤。4年的時間買了一臺730代步,在惠州買了一套小產權3房2廳,老家縣城按揭了一套二手4房2廳。現在負債幾十萬,每個月開支上萬,壓力還是挺大的。但是我們兩口子還是想著等經濟壓力沒那麼大的時候,回老家建一棟兩層小樓,養點雞,種點菜。不要問我為什麼,我只是感覺過慣了城市快節奏的生活,到老的時候再回鄉下過一過慢悠悠的時光。我的家鄉沒有巍峨壯麗的高山,沒有波瀾壯闊的大海,沒有奇花也沒有異草,沒有名勝也沒有古蹟。但我覺得最甜家鄉水,最親故鄉人,最美是鄉音。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娃,家鄉的一草一木都顯的格外親切。


微觀札記


像我這樣80後,農民工今年已經36歲了,蓋房確實是為自己留條後路,外面混得不好咱們還可以回家麼。我當時在村子裡想建房,有很多人反對,最終搞了快2年在16年完工的,就談談當初我是怎麼想的吧,現在有沒有後悔建房?

建房的初衷我是怎麼想的

第一,這是我從小的夢想,老家4間破瓦房有的還會漏雨,一家五口人住的顯的擁擠些,隨著慢慢長大越來越感覺彆扭,一直想著怎麼拆了建房。

第二,有一次割痔瘡,醫生還是我媽的老鄉,割完消炎針都沒有給我打那是06年大概,回去竟然說體諒我們家沒錢,為我們家省錢,正是看到我們家房子太破了,唉,真是人靠衣裝馬靠鞍。

第三,父母年邁,而且自己孩子已經不小了,有時候孩子他二姑,也會經常回家,所以之前的老房子,快要住不開了,這個算是一個重要原因,實際需求擺在那麼。

第四,建材低谷,15年的時候建材還是比較低的,雖說房子不買會漲但是房子不蓋,建材也會漲,當時村裡人很多都在建房,加上看到別人建,就有點小衝動,然後仔細想一想,以目前的狀況在北京上班,不可能買得起房子,人總有老的一天,該何去何從?

第五,老婆埋怨,其實老婆是埋怨我不買房子,又抱怨住的不好,反正錢留在手裡又不經花,擔心錢放在手裡用不了多久花完了,還不如在老家蓋房子或者買房子。現在要說先買還是先建是有點後悔,房子漲的多些

第六,歸屬感,常年在外漂泊沒有歸屬感,總想有個自己的家,自己總有老的一天,遲早要回去,即使在外不成功,回去也有個安身之所,算是”留後路“吧

最後要說自己有沒有後悔

從價值上來看沒有後悔,房價漲了一倍,建材也翻了一倍,現在蓋的話,同樣要花更多的錢。

從生活上來看,居住條件提升了不少,老媽不用在以前的破廚房做飯了。

所以說這並不算怪象,也不是說農村人蓋房子就為了面子。

死要面子活受罪也不至於,還是從實際需求出發的,畢竟農民工賺錢不容易,留條後路也是真的,至少我這麼想的,大家想的可能是先買房,各有各的想法吧,我認為先買房也是,明智的,不知道大家如何想的?

關注陽哥分享更多農村生活






城鄉陽哥


現在的八零後都已經快步入中年了,他們工作穩定,在城裡工作那麼多年,也想著回家建房子。現在條件允許了,他們也紛紛回村建房了,這是為什麼?


一、在外賺錢了,自然回家建房子

這個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在外面混的好的,現在已經是老闆級別的人,特別有錢,城裡買了房,又回來老家建房子。

小唐的同學八六年的,今年三十三從小人長的瘦瘦小小的,以前上學讀書也不怎麼厲害,高中讀完後就外出打工,跟著他一個表哥賣二手車。他倒是蠻有經濟頭腦的,賣二手車賺了不少錢,不僅自己開了公司買了房,還在村裡建了座別墅,是同學圈裡混的最好的。

另一種是長年在外打工,工資穩定,也有不少存款,雖然城裡的房子買不起,但回家建一座房子的錢也是有的。而這幾年家裡的鋼筋比較便宜,反正早晚都要建的,趁著這個機會就回家裡建房子了一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


二、面子問題

俗話說“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現在的農村不比以前,家裡都是蓋有兩層小樓。像小唐村裡就是這樣,一個村大部分是兩層樓房,以前的平房瓦房都是很少人住了,在農村房子就是人的臉面,不管你家有沒有錢,有座大房子就讓人覺得不差。

如果你家裡住的還是以前的老房子,不說別人看不看得起,自己心裡都不舒服。所以年輕人在外打工賺錢了,回來第一件事肯定就是蓋一座大房子,這樣面子裡子都有了。



三、在農村建房子,老了回來還有一個家

小唐的堂哥倆夫妻一直在外打工,去年回來建了房子辦了喬遷酒,我之前問過他為什麼不去縣城裡買房子,倆個侄子馬上就要去縣城上初中了,拿建房子的錢去縣裡買房子不是要好多了,在家建也要花那麼多錢。

堂哥說,雖然現在一直在外面,但以後終究會回來的,現在年輕可以在外打拼,等到老了的時候回來,家裡連房子都沒有,那以後住哪,我現在把房子建好,錢還可以在賺,就算以後在城裡買不起房,但我回來就有自己的落腳處,也算是為以後做打算。


總結:俗話說“葉落歸根”,在農村人的思想裡,不管你在外面過的有多好,你的根在這裡,總有一天會回來,當你回來的時候,家裡的房子才有你的落腳處。


小唐話三農


農村怪象,8090後的農民工,紛紛回鄉蓋房“留後路”,到底為啥?

最近幾年每次回到老家,感覺越來越不認識了,和以前小時候的記憶,完全變了樣子。主要就是新房子蓋了很多,完全不是以前的格局了,老是一不留神就走過了老家的院子。在老家蓋房子,不是啥怪現象,很常見。為什麼在老家蓋房子,我覺得主要有三點原因。

一,鄉土情結,葉落歸根。

這些房子,很少有你說的8090後農民工蓋的,基本是他們父輩張羅蓋的,在父輩人的思想裡,老家永遠是老家,走到哪裡,根永遠在這裡。離鄉背井,是生活所迫想賺錢,但是老家一直是放在心底的,葉落也終究要歸根。

遠的不說,想想每年過年,長途奔襲,不辭勞苦,路上那麼累,花錢又多,僅僅是為了回老家呆幾天麼?不是,是千百年的習俗,是心底的召喚!

在他們的規劃裡,年輕時在外闖蕩,年紀大了是要回老家養老的。現在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很好的,生活也方便了,老家的地方大,環境好,房子一般都是三間三層,獨棟獨院,生活的也很愜意,比城市舒坦多了。

二,城市房價太貴,日常支出太多

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是高不可攀,這兩年三四線房價飆升,以我老家四線城市下的一個縣城,尚還是國家級貧困縣,這三年間房價從3000多飆升到7000多了,好點的地方甚至破萬了!一套房子小百十萬,另外日常生活,還要交物業費,車位管理費等等,對於莊戶人家來說,這些每年也都是不小的開支。

另外在城市居住,幹啥都要花錢買,超市的菜價又那麼高。在老家,隨便種點菜,養點雞鴨鵝,生活日常就夠補貼了,吃的也是原滋原味的,放心!

三,現在宅基地尚未確權,擔心現在不蓋以後蓋不了了

現在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很多地方都有了新農村規劃,以往分散的宅基地也都被置換了。那在還有沒有規劃的農村,看到別的地方的新農村規劃,所以就趁現在還讓蓋,先把房子蓋起來再說。

去年耕地都確過權了,但宅基地並沒有確權,所以政府要不要收回宅基地,農民心裡一直沒有底,而自己平時都在外面,消息不靈通,生怕哪天政策突變,自己的宅基地被收回了,到時後悔就來不及了。

我是農民的好朋友,阿甘。專注農業電商領域,每天分享實用易懂的乾貨知識,歡迎關注評論。

阿甘的農場


近幾年隨著農作物價錢越來越低,農村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很多年輕人會選擇進城打工而不是留在家裡種地,有些人在進城打工以後攢下錢在城裡買了房子留在城市,但是也有一些人會回到農村蓋房子,這是為什麼呢?

近幾年我們村子進城打工的年輕人有很多,大多數人在進城打工一段時間後便將老婆孩子接到城裡,剛開始先租房子,待兩個人打工攢下一些錢再加上老人給的積蓄以後便在城裡付個房子首付留在城市中,但是也有少數年輕人在進城打工後重新回到農村蓋房子,鄰居小李就是回農村蓋房子的年輕人之一。

小李是家中的獨子,在進城打工時小李剛滿20歲,過了幾年在親戚的介紹下認識了現在的對象,小李的對象也是農村人,老家和小李老家距離很近,雖然兩個人都在外面打工,但是兩個人的工資都不是很高,減掉平時的開銷剩不下多少錢,眼看著到了結婚的年紀,兩個人一商量,還是在結婚以後在農村生活吧。當兩個人決定在農村生活後,小李的父親老李便張羅在農村蓋好了新樓房,小李和對象在去年十一時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我家和小李家離得很近,小李經常來我家串門。聽小李說,在結婚前曾經想過留在城市中,但是城市的壓力實在是太大,雖然父母能給自己付起首付,以後每個月兩三千的月供還是要自己來還,自己和老婆的工資都不高,兩個人生活雖然沒有問題,就怕生了孩子以後沒辦法生活,再加上自己是家中的獨子,父母老了以後肯定要自己照顧,最後還是覺得回到農村生活比較好。現在農村的發展也很快,農村的生活成本比較低,父母身體還很健壯,他和老婆在我們當地的廠子上班,每人每個月能掙三千多塊錢,小日子過的也很安逸。

很多農村的80後90後在進城打工幾年後會回農村蓋房子,大多都是因為城市中的生活壓力太大,再加上很多80後90後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幫自己承擔養老人的責任,所以在思前想後會回到農村,這樣的現象在農村是很正常的現象,並不能說是“怪象”。


悠悠鄉村路


8090後農民工“紛紛”回鄉蓋房,這個現象目前在我們這邊不普遍,因為基本上已經蓋完了,十年前較為普遍,所以6070後回鄉蓋房的比較多。

就拿蓋房的職業來看,身邊很多親戚都是幹這個的,包括我的父親、老公公以前都是幹這個的,或大工或小工或拖土或工頭,以前都是在家門口附近承包的工程上班,雖然工資收入相比大城市較少,但是距離家近,晚上可以回家,也能照顧一方家庭。最近幾年,普遍工資上漲,但是要麼外出打工要麼轉行下廠了,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已經無房可蓋了!做少歇多,日工資漲了年收入卻降低了。

當然小編家鄉的情況不能代表全部,在十年前的小編家鄉和當前的許多農村,為什麼有許多人回鄉蓋房呢?

回答這個問題,我先分享一個案例,小編在外工作,2015年為了結婚打算在縣城購置一套住房,家裡親戚也想買,和我一起去看,後來小編工作落在外地,縣城買房的計劃也就打消了,親戚看法的計劃也隨之停止。去年,親戚再次找到我,想讓我幫她再看看縣城的房子,因為親戚家兄弟還沒有結婚,親戚想幫他買套房增加相親的砝碼。但是房子總價由2015年的50萬一套漲到80萬一套,最後還是咬著牙,借了一大筆外債付了首付按揭買了一套房。那麼,小編親戚家有沒有自建樓房呢?答案是有的,是十幾年前蓋了一棟兩層小樓。小編親戚並不是想買縣城的房子,而是不得已而為之,可想而知家庭的壓力有多大。

這也正是回答了回鄉蓋房的第一個原因,要麼成家需求、要麼改善居住環境,在外賺的錢回家蓋房,等錢賺的差不多了,很多人會選擇回鄉就業,而這個房子成了結婚、居住的場所。再加上,很多人家都已經蓋了新樓,權衡你家在外“混的好不好”就看你的房子蓋的好不好,雖然有炫耀的成分在,但是在農村這個實際現象。同時,中國人普遍都有“落葉歸根”和“房子情節”,農村有套房可以讓自己老了之後有房可住,也能實現“一輩子要有自己的房子”的心理。

現如今,很多人回鄉蓋房,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佔坑”,自從國家出臺相關的政策,宅基地一戶一宅的要求,讓蓋房子的審批手續比以往要嚴格的多,加之國家確實對“三農”的重視程度很高,從2004年到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連續16年聚焦“三農”問題,很多人將農村看成是未來的機遇看的很高,在農村土地升值之前先佔一個位置,以待未來升值的需求。大舅家全部搬到縣城,家裡的房子早就荒廢,但是隔段時間還會簡單修繕,保證不倒塌,實際上也是為了留一個宅基地。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就是題主提到的“留後路”,這個留後路應該包括幾個方面,一是城市混不下去了回鄉有退路;二是回鄉祭祖、回鄉養老、回鄉旅遊有場所;三是老家房子也是情感的歸屬,沒有房子可能就徹底斷了鄉愁。

綜上所述,無論是十年前的農村“大興土木”,還是現在的“投機需求”、“落葉歸根”、“組建家庭”、“留後路”,從中國人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的心理,在城市買不起的,只能回農村蓋一套,既能滿足上面的需求,也可以滿足自己的心理訴求。這些是指尖三農的看法,不知道和你們的想法是否一致?歡迎發表評論參與討論。


指尖三農


90後心態不知道,

我80後心態是盡能力早退休,然後回農村去過退休生活了,這是身邊很大一部分同齡人的心態,所以不蓋不行啊,所以幾年前就回去蓋了一棟新的。現在申請宅基地難很多了,我廣東鄉下,早幾年才3000塊錢就一塊地拿到手了,現在不是錢的事,各種限制,比如家庭人均宅基地不超70平之類。

家裡還兩兄弟,我也和父母說了下分家的事,我要父母鄉下的全部,城裡的歸弟弟。不是貪便宜,鄉下那點東西算錢的話,不如城裡的十分一,就為了能早日脫離城市,然後有個退休的地方。城裡也買了幾套房,找不到生活的感覺,無非就是機械般去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