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明天,《羅馬》即將在內地上映。這部在今年奧斯卡頒獎禮上捧獲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和最佳攝影三座小金人的西班牙語影片,終於可以在電影院看到了!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由流媒體巨頭Netflix打造的文藝片傑作《羅馬》,在2018年可謂是風頭出盡。戛納苦苦挽留,威尼斯拿下金獅,年底更在各種年度片單TOP10名列榜首。

該片是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根據自己的兒時經歷,將一段上世紀70年代墨西哥城羅馬區的往事呈現在大銀幕之上。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這也是第一次他自己全包了電影的製片、編劇、導演、攝影甚至剪輯,以完全喚醒那些早已塵封在歲月裡的關於家鄉、關於那些人的故事。

相比於電影裡令人驚歎的鏡頭語言,墨西哥中產之家的故事成為電影裡最動人的篇章。

老話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電影創作者們最熟悉的生活,當然是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尤其是在成長過程中,那些對大導演們一生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或事,許多後來都通過他們的電影,成為銀幕上的經典記憶。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羅馬》中父親離開家的情景


甚至這些作品,都成為他們作品列表中最重要的部分。畢竟,還有什麼情感能比自己的回憶更強烈?

今天,我們將給大家介紹十部由不同導演拍攝的、關於各自青春記憶的電影。對於想要探訪導演作品或生平的朋友們來說,這些作品絕對不能錯過。

1

《羅馬》(2018)

Roma

導演:阿方索·卡隆

關鍵詞:墨西哥 溫情 保姆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對於阿方索·卡隆來說,《羅馬》是他電影生涯至今最私人的一部作品。卡隆親自掌鏡,重現自己在墨西哥城羅馬區度過的童年,以他保姆Libo為原型的保姆視角,紀錄墨西哥70年代初一段動盪歲月。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阿方索·卡隆與Libo


父親的離去,母親的迷茫,保姆懷孕之後的糾結和痛苦,孩子們對於一切的懵懂和恐慌……電影彷彿是從阿方索·卡隆的記憶裡直接移植出來的,冷靜剋制的畫面卻飽含著對於舊日時光的懷念和傷感,又帶著對殘酷現實的刻意規避和淡化。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電影最令人震驚的,還是畫面。卡隆在平凡中捕捉到無比豐沛的生活質感,出神入化的運鏡和調度,把整部電影變成了一件藝術品。黑白畫面的背後,是導演洗盡鉛華的創作質感。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卡隆將《羅馬》視作自己的激情項目,是自己這輩子必須要拍成的電影,“哪怕沒人看我也要拍!”無特效、無明星的項目策劃開始曾被華納拒絕,幸好有Netflix出資,讓我們看到了這部堪稱偉大的作品。

2

《童年往事》(1985)

導演:侯孝賢

關鍵詞:臺灣 父親 叛逆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談侯孝賢,就不得不談他自傳性質的電影作品,包括《風櫃來的人》、《鼕鼕的假期》、以及《童年往事》、《戀戀風塵》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這部《童年往事》。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影片的一開始,導演侯孝賢就用旁白的形式引出整個故事,“這部電影是我童年的一些記憶,尤其是對父親的印象。”

父親有肺病,和家裡人碗筷分用,平時也有氣無力。面對調皮的孩子,他很難出聲呵斥,更因為早逝造成了家中的父權失位,孩子叛逆不羈。然而,阿孝對母親和祖母的孝順又正是來自父親的影響。他身上永遠有父親的影子。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1947年4月8日,侯孝賢出生於廣東省梅州,4個月後,他們全家遷往臺灣。家人原想客居幾年,不料最終也無法重歸故土。

而這個只在他人生之初停留了4個月的出生地,往後都轉化為這個家庭的離愁別緒,滲透在他的童年裡。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3

《窮街陋巷》(1973)

Mean Streets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關鍵詞:小意大利 犯罪 新好萊塢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馬丁·斯科塞斯1973年的作品《窮街陋巷》被認為是其個人美學成熟的一部作品,在當年的戛納導演雙週單元大放異彩。這個關於紐約意裔年輕人的故事,是老馬丁對自己童年的回憶。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中年時期的老馬丁


馬丁·斯科塞斯本人是意大利裔,從小的床邊故事就是各種黑手黨傳奇。他成長於紐約皇后區,距離不遠就是曼哈頓下東區著名的“小意大利”,大量意大利後裔聚居於此,黑手黨幫派層出不窮。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正因如此,老馬對於意大利和附近愛爾蘭人聚居區的生活非常熟悉。而他最早寫出的劇本,就是根據他與朋友經歷寫出的《窮街陋巷》,卻多次遭拒,直到1973年終於拿到了投資。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兩個“小意大利”的混混強尼和查理,因為欠了麥克的債而麻煩纏身。最後二人被麥克槍擊的高潮正是馬丁本人的遭遇。他在這部電影裡有太多的個人寄託,如果想讀懂馬丁,除了《出租車司機》,《窮街陋巷》不能不看。

4

《碧海藍天》(1988)

Le grand bleu

導演:呂克·貝松

關鍵詞:地中海 潛水 夢想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呂克·貝松從小就跟隨做潛水員的父母在南歐生活。三歲就學會了潛水的貝松,在童年的記憶中深深地印刻著大海。這份熱愛,讓他在1988年拍攝了自己的第三部長片《碧海藍天》。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因此,他從小就幻想成為一名潛水運動員或是航海家。然而17歲那年遇到的潛水事故讓夢想不能實現,但什麼都不能使他和海洋的緣分中斷。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所以《碧海藍天》也被認為是他融入了最多個人情感的一部自傳性影片,算完成了呂克·貝松心中未實現的海洋之夢。受傷的孩子重新跳入大海,但呂克·貝松不再有在大海馳騁的機會。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5

《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

導演:姜文

關鍵詞:大院 北京 青春衝動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25年前姜文還只是個演員,他拉著劇組在全北京轉悠,開拍自己的導演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他用的演員是第一次拍戲的夏雨,以及第二次拍戲的耿樂,加上自己也是個菜鳥,沒人看好這部片子的前景。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它成了中國最好的青春片,還把首次觸電的夏雨,供奉上了威尼斯影帝寶座。那一年,他才18歲,是威尼斯歷史上,年齡最小的最佳男主角。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談起被姜文選中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夏雨現在依舊覺得很幸運。當時父親把照片寄到劇組,他去跟姜文打了個照面,就被選中了。“當時不明白自己為何被選中,後來才知道,是因為我長得跟年輕時候的他很像”。

電影雖然改編自王朔的小說,但《陽光燦爛的日子》依然有姜文自己強烈的半自傳性質。片尾姜文親自出演中年馬小軍,而且全片的獨白,都是他一手包辦。姜文本人也表示:一開始便在王朔的字裡行間聞到了青春的味道。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6

《天堂電影院》(1988)

Cinema Paradiso

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

關鍵詞:西西里 電影院 情懷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在地中海中心,人口稠密的西西里島雜居著不同種族的人,這裡的火山、地震和黑手黨同樣活躍。1956年,託納多雷出生在這片土地。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20多歲後託納多雷離開家鄉。並參與了一些與戲劇相關的工作,之後,他正式涉足電影行業。32歲時拍攝的第二部影片《天堂電影院》,讓他真正開始揚名。

該片講述一個成長在西西里島詹卡多村莊中小孩子的故事,從小在電影院裡長大,目睹電影帶給人們的喜怒哀樂,自己最終也成為一位導演。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或許託納多雷的童年也有一個領路人叫艾佛特,或許沒有,但就是機緣巧合的,讓他產生了對電影的熱愛,並以這種情懷感動了無數人。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7

《野戰排》(1986)

Platoon

導演:奧利弗·斯通

關鍵詞:越戰 殘酷青春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奧利·弗斯通的成名作《野戰排》的故事,來源於斯通本人參加越南戰爭的親身經歷,片中的克里斯·泰勒就是奧立弗·斯通的自己的化身。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奧利弗·斯通越南服役時的真實照片


奧利弗·斯通出生在紐約的一箇中產階級家庭,高中畢業後他考入耶魯大學。1967年,越南戰爭爆發了,奧立弗·斯通投筆從戎奔赴越南戰場,接受了戰火的洗禮。

這段經歷也成為斯通生命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直接影響了斯通今後的人生道路。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野戰排》劇本斯通早在1968年就開始構思了,當時斯通觀看了約翰·韋恩和美國軍方合作的美化越戰的影片《綠色貝雷帽》,該片對越南戰爭的歪曲使得斯通大受刺激,他決心寫出一部真實反映越戰情形的劇本,歷經8年的打磨,終於成型而出。

片中泰勒經歷的震驚、麻木到異變,真實反映了當年越南戰場上士兵們的心路歷程。斯通的“越戰三部曲”都堪稱經典。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8

《我在伊朗長大》(2007)

Persepolis

導演:瑪嘉·莎塔碧

關鍵詞:伊朗 動盪 童年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莎塔碧出生於伊朗,母親是伊朗前國王的曾孫女,但父母都是社會主義者。在童年,莎塔碧經歷了伊朗政局的變化和兩伊戰爭。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14歲時,她父母為了讓莎塔碧能夠脫離伊朗的環境,將她送到國外學習。瑪嘉因此得以在德黑蘭的法語公立學校學習,因此培養出了批判的思想和獨立的性格。

而這部《我在伊朗長大》正是根據莎塔碧的同名自傳式漫畫改編,由莎塔碧和文森特·帕蘭德聯合執導。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這部動畫豆瓣評分8.7的動畫,當年一連提名了包括奧斯卡金像獎、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金球獎在內諸多獎項。

簡單線條形成的畫面風格既不同於日本、也不同於好萊塢現在的動畫電影,加上講述一個小女孩的成長,不得不承認它帶有天然的親和力,很容易獲取觀眾的好感 ——沒準你也會喜歡。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9

《信箋故事》

The Tale

導演:詹妮弗·福克斯

關鍵詞:真相 性侵 傷痛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信箋故事》是美國紀錄片導演詹妮弗·福克斯,自編自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她將自己童年時的親身經歷,13歲未成年少女被成年人誘惑性侵的塵封往事搬上銀幕。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詹妮弗在片場

電影裡,48歲的詹妮弗·福克斯是一位成功的紀錄片導演,有一個訂婚3年的關係穩定的男友,生活獨立、充實而豐富多彩,而這一切被她媽媽的一個電話打亂了。

媽媽偶然間發現了一封女兒40年前所寫的信,信裡揭露了一段三角關係,不以為意的詹妮弗卻漸漸發現當年的事似乎另有玄機,諸多秘密就此被揭開。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電影剛開頭就聲明:本電影改編自詹妮弗·福克斯的個人經歷,內含敏感題材,敬告觀眾,謹慎觀看。

福克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探究這些事是否真實發生過,因為我一直都銘記在心。重點應該是它是如何或為何發生的,以及我又是如何將他視為對自己的正向故事”。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10

《不良教育》(2004)

Bad Education

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

關鍵詞:西班牙 性侵 人生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不良教育》是阿莫多瓦少數講述男性的電影,確切地說是講述四個男同性戀的故事,據他本人說是根據他童年真實經歷改編的帶有自傳色彩的電影。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阿莫多瓦的童年過得十分貧苦,童年期間在教會學校學習,糟糕且專制的教育制度和被神父性侵害的經歷,使得少年時代的阿莫多瓦就對宗教產生疑惑並最終喪失信仰。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迷戀電影,同時電影也給了他最大的安慰。這段經歷,被他拍成了《不良教育》。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恩裡克和伊格萊西奧是教會學校裡的一對同性愛人,然而受到神父的誘惑,陷入複雜的情感關係。恩裡克後來離開了學校,成為一名成功的導演,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伊格萊西奧經歷了怎樣的幻滅……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不良教育》在現實、回憶、劇本、電影中來回穿插,來回銜接,直到最後才在觀眾面前鋪陳清晰。



以上十部作品,都是大導演們根據個人青春時代的經歷拍攝,而這些作品幾乎都是堪稱經典的佳作。以個人情感寫就的故事,觸及了每位導演最動情的深處。

那麼在這十部作品裡,每一部最能打動你?歡迎在投票和留言中告訴我們哦!

像《羅馬》一樣,這些導演的青春往事都成了銀幕上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