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商貿轉型“深水區”

記者 徐展新

海曙區委報道組 續大治 孫勇

“這段時間路過東門口,發現關門多年的東方商廈竟然重新開張了。”市民宋女士是個地地道道的“老海曙”,看到東方商廈的新面貌,心裡既欣喜又擔憂,“老店新開,幾十年前的回憶還找得回來嗎?”

東方商廈的前身長髮商廈成立於1994年,是寧波最早的大型現代百貨商城之一。經過10個多月的改造,重新迴歸的東方商廈有了“江薈151”這個新名字,裝修設計、業態佈局煥然一新。

同樣在海曙,曾經的頤高數碼廣場和富茂酒店也結束了各自的運營歷史,替換它們的,是預計今年10月完工的恆一城市廣場;歷史更加悠久的鼓樓迎來了一位“新夥伴”——正在規劃建設中的“1844·鼓樓裡”。

它們的變化,為海曙商貿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事實上,從2016年起,海曙的傳統百貨就吹響了“集結號”,“二百”“銀泰”“新華聯”陸續重裝門面、拓寬空間、調整業態、優化服務,帶動了全區乃至全市實體商業轉型升級的浪潮。

如今,轉型升級逐步邁入“深水區”,態度更堅定、改變更徹底。東方商廈引入日本家居品牌“NITORI”,配套餐飲和娛樂業,將目標客群鎖定為都市白領;恆一城市廣場主打“城市潮玩”和“精英公寓”,向年輕消費者拋出了“繡球”;“1844·鼓樓裡”更是橫向對標“1844·和義”,縱向參照成都“錦裡”,消除了傳統百貨業的痕跡。

“海曙中心城區商業體密佈,我們不能因循守舊或重複他人,只有全面更新業態,重新培訓管理人員,才能跟上商業變革的步伐。”寧波百聯東方商廈有限公司營運管理部經理邵煦表示。

今年的寧波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擴大投資消費,充分激發內需市場新潛力,“推動傳統商貿提檔升級”不可或缺。“海曙是傳統的商業聚集區,當前正打造寧波國際消費城市示範區,需要走在最前列,唱出最強音。”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海曙區正全面推進“轉型升級提質年”活動,加速批發零售業改造提升試點三年行動,其間定期排查跟蹤項目進程,做好配套服務。

據瞭解,今年第一季度,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近180億元。商貿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以“泛天一商圈”為核心,集士港、高橋為副中心的發展格局框架初建,目標為全年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1%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8%以上。在探索商貿業轉型“深水區”的道路上,海曙蹄疾步穩、奮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