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學習場”,實體書店未來可期

 2月中旬,上海“地標”之一、位於復興中路的思南書局開門營業。自2020年春節以來,滬上多家售書企業暫停營業,但“書店們”並沒閒著。以思南書局為代表的多家書店變身直播間,戴著口罩的店長們紛紛舉起手機化身“主播”,帶讀者“雲打卡”逛店。

  看書五分鐘,拍照兩小時。如今,“網紅”書店遍地,但人均紙質書閱讀量卻並未有明顯增長。那麼,實體書店如何進一步創新經營模式,給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帶來更多獲得感?書店在轉型的過程中,還有多少想象的空間?


轉型“學習場”,實體書店未來可期


  據《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實體書店數量超7萬家,2019年國內關閉了500多家書店,但新開書店數量超4000家;而《2019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則顯示,網店圖書零售碼洋規模增長較快,同比增長24.9%,規模達715.1億元;而實體書店繼續呈現負增長,同比下降4.24%,規模為307.6億元。

  一方面是實體書店遍地開花,新店不斷開張,另一方面卻是書店的圖書營銷態勢不佳。試想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勢必會帶來兩種結果,要麼是實體書店的生存週期越來越短,新店舊店走馬燈般地開張、關門交替,經營無從趨穩;要麼是一些實體書店為了扭轉頹勢,不得不另謀出路。現在不少實體書店走綜合化經營之路,圖書營銷與餐飲、文創商品等結合,已然是市場擠壓下的轉型求生之策。

  在筆者看來,無論社會和技術怎麼發展,實體書店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這就像網絡電子閱讀即便再盛行風靡,紙質書籍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意義上,無論是從業者還是廣大愛書人,都不願意看到實體書店生之維艱,更不希望其在起起落落中最終消沉下去。

  理想的狀態,是實體書店不僅能夠持續經營,而且不偏離發展軌跡。它既然冠以書店之名,就應該名副其實,書籍在日常經營當中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現在有一些書店在經營策略、營收佔比等方面,存在圖書淪為“配角”的狀況,這就是本末倒置了,某種程度上並不利於書業平穩、協調、健康發展。

  在不斷面臨新挑戰的形勢下,實體書店究竟該何去何從?有業內專家指出,未來書店的核心爆發力,或在於打造讀者的“學習場”。所謂“學習場”,是指通過各種書內與書外的內容,閱讀與非閱讀的形式,服務於讀者的終身學習。成為“學習場”的實體書店,將在保持現有的圖書、文創、餐飲等基礎上,打造“學習付費”新業務。

  這個主意的確不錯。使實體書店成為讀者的“學習場”,不背離書店本身的特性,同時,符合學習型社會的建設需求,又可與實體書店業態的多元化和轉型升級發展態勢相契合。既然如此,實體書店在日常經營當中還是要回歸本位,盡力“用書來招呼讀者”。在此基礎上,以書為媒介,多給讀者提供一些有意義的知識內容的附加值。

  比如,在學習場所的設置上,實體書店可開闢出一定空間,精心設計改造,以便讀者靜心讀書學習。在學習場景的安排上,全天候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場景。如果能讓人們將線下閱讀、學習等文化活動,與實體書店的概念緊密關聯,就能獲得一個確定的規模增量。在學習內容的提供上,書店可圍繞“把書上的內容變活”,常態化地約請作者、各領域專家或者能夠輸出有價值內容的人,開辦講座、沙龍、分享會等等,甚至可以延伸為有相應需求的讀者提供知識付費產品,等等。

  實體書店究竟該如何發展,眼下還處在摸索之中。雖然目前缺少如何以明晰的思路、系統化的舉措,以及將實體書店打造成“學習場”的例證。但若是一些實體書店的經營者能夠慧眼獨具,朝這個方向投付卓有成效的努力,也許會發展出現時條件下書店經營的一種新模式。(周蕙洪)

  (作者系中國圖書產業協會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