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投的高級工程師“轉型”口罩質檢員

提拉口罩兩側測試耳帶、逐個檢查口罩鋁條和壓線位置、50只一摞裝箱、5000只一箱打包……穿著防護服、手頭麻利地王婧12個小時的夜班做了6箱3萬隻口罩。她並不是口罩廠的工人,而是國家電投所屬國家核電上海核工院經營開發部的一位優秀的費控高級工程師。從業以來,多次榮獲“黨員示範崗”“優秀員工”的她為什麼跑去做口罩質檢員?這一切要從一則《支援前線,我們都是口罩生產商》的志願者招募信息說起。

這個春節,新型冠狀肺炎打亂了王婧一家的行程計劃,王婧夫妻倆婚後頭一回“各回各家、各陪各媽”。

隨著疫情發展,口罩等防護用品賣斷了貨,每天清晨政府指定投放口罩的藥房門前都排著長龍一樣的隊伍,隊伍裡不乏環衛工人、協警這樣的防疫一線人員。“他們對口罩是剛需,應該把口罩留給最需要的人,我們不出門就能節省口罩”王婧就這樣不斷勸說熟知的人不要出門,保護自己也可以節約資源。

疫情當前,電視上那些從各地去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建築工人、外賣小哥等“逆行者”,讓王婧心裡既感動又焦急。“我也是黨員啊,那我能做點啥?”1月29日,一則美迪康醫用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急缺志願者的招募信息引起了她的關注。

“我終於也能出一份力了!”王婧起初擔心母親不同意她去,竟沒想到不僅得到媽媽的大力支持,媽媽還對她說:“孩子有我呢,你去吧。製作口罩就能幫助更多的人,我就是年紀大了,這招的都是夜班的志願者,我熬夜不行了,不然我想跟你一起去。”

由於每天只招20個志願者,有了家人的支持,王婧火速報了名,填表、等待審查、進微信群,每向前推進一步,王婧心裡就歡喜一分。當拿到1月31日夜班的通知時,王婧抱著媽媽和女兒激動了好久。

國家電投的高級工程師“轉型”口罩質檢員

王婧正在口罩工作線上進行質檢

王婧的工作時間是從晚上7點到早上7點,需要一絲不苟的將質檢和裝箱的機械動作重複12個小時。“只是一個大夜班而已,我相信自己肯定沒問題。”王婧信心滿滿地走進生產車間。

當得知這家公司是疫情口罩的指定生產廠家,加班趕製的產品是送往急需使用的醫院時,原本可以坐著完成的工作,王婧為了提高效率,一直站著。“箱子很深,坐著也得時常站起來裝箱,太浪費時間,站著也不容易犯困。”王婧12小時內除了凌晨吃了口盒飯、泡了杯咖啡,一晚上就去過一次洗手間,剩餘時間全部都在工作。“沒人指定必須做多少,但是大家沒有一個休息的,都是分秒必爭。”王婧說,雖然車間內噪音非常大,有問題時只能舉手示意,但緊張忙碌的氣氛讓她心裡湧動著一股暖流。

2月1日7點,從車間出來的王婧摘下耳塞、換下衣服,頭裡嗡嗡直響,站的腰痠腳疼。但她看著自己的成品,想到這3萬隻口罩能送到成千上萬有需求的人員手中,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她覺得自己的付出特別有價值,很有成就。

“我做的都是小事,不算什麼,還是多宣傳在一線的人吧。”這是王婧反覆說的一句話。所有志願者沒有購買額度,也沒有報酬,沒有人因為錢、因為利,“就為趕製口罩送給需要的人,真的是特別純粹的一件事情”,王婧說,聽到志願者有人在定點藥店看到發放的就是自己當志願者廠家牌子的口罩,心裡特別欣慰。

國家電投的高級工程師“轉型”口罩質檢員

一位沒選上的志願者用漫畫鼓勵大家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經常在新聞裡聽到的一句話,現在卻可以用實際行動去支援,“因為是夜班,管理者不建議連著上班,所以目前只去了一次,如果有需要,我還會去的。”王婧笑著說,“如果你在現場看到那些名額都滿了還是有人‘不請自來’:擔心乘坐公共交通會增加感染風險而主動要求開車接送我們上下班的老鄉、沒有報上名等在現場隨時待命替補的志願者。看到從寶山顧村自駕過來的老夫妻、中學學生、外企總監等各行各業的他們,你就知道,我不算什麼,大家合起力來做的事才最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