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行知先生》震撼首演

话剧《行知先生》震撼首演

话剧《行知先生》震撼首演
话剧《行知先生》震撼首演话剧《行知先生》震撼首演
话剧《行知先生》震撼首演话剧《行知先生》震撼首演
话剧《行知先生》震撼首演

南報網記者 馮芃 攝

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自勉的話,更是他一生的光輝寫照。2019南京文化藝術節上,由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浦口區委宣傳部出品,南京市話劇團創作排演的話劇《行知先生》 5月9日晚在南京市文化館大劇院首演。陶行知的人生故事和高貴品質,在話劇舞臺上動人呈現,深深打動了觀眾。

1927年早春,在南京郊區一山村,陶行知創辦了人生中第一所學校——曉莊師範。志同道合的同仁紛紛趕來,懷著教育救國,開闢教育新路的夢想與憧憬聚集到一起……《行知先生》的故事,就是從這裡講起。陶行知的一生和南京密切相連,他曾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金陵大學,創辦了曉莊師範學校,為南京的教育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行知先生》的題材選定和劇本創作得到了江蘇省委宣傳部、南京市委宣傳部和市文投集團的充分肯定與支持。江蘇省委宣傳部將該劇劇本評定為優秀劇本。南京市委宣傳部撥專款,用於該劇的創作與排演,該劇還獲得了南京藝術基金的資助。

《行知先生》共分三幕。第一幕在南京,講述陶行知帶領師生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辦學方法建起曉莊師範。他們自蓋草屋,建教室宿舍,既學書本知識,又向農民學農活,教農民識字讀書,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歷煉成長。第二幕在重慶,陶行知創辦了育才學校,克服無數困難與艱辛,收難民之子,育國家人才,培養了一批批祖國未來的棟樑。第三幕在上海,陶行知懷揣教育救國的夢想,他反內戰、籲和平,最終夢迴曉莊……全劇以豐富多彩的表現樣式,扣人心絃的衝突懸念,別具一格的舞臺美術,美輪美奐的燈光處理,悠揚動聽的音樂歌曲,帶領觀眾走進陶行知的精神世界。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隨著兩句震撼人心的臺詞,大幕緩緩落下,觀眾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演出精彩至極。以前知道陶行知先生,但沒有深入瞭解過。這部話劇把他的教育理念和為民族無私奉獻的精神、愛滿天下的大愛情懷都一一展現,讓人非常感動。”一位觀眾說。

5月10日晚,《行知先生》還將在市文化館大劇院再演一場。隨後劇組將赴南京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演出。

【主創採訪】

主演楊彥:演陶行知“痛並快樂著”

市話劇團青年演員楊彥飾演的陶行知,獲得了觀眾和專家的一致好評。這個角色對他來說其實是個非常大的挑戰。在《行知先生》之前,楊彥主演的《楊仁山》正在巡演,他一直沉浸在75歲的老人的狀態裡。短時間內要從“楊仁山”到“陶行知”,進入角色深處,難度可想而知。

楊彥查閱了大量文字、視頻資料,然後將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和劇本的設定在腦海中“對接”。在陶行知紀念館,他看到一件長衫,想起劇本里的臺詞,為了辦學,“行知把僅有的一套西裝都當了”。“這個觸動是非常大的,一個校長只有一件長衫,他把所有的財力、心力、精力都放在教育上了。”楊彥說。瞭解得越多,陶行知的形象在他腦海裡越來越具象,最終呈現在舞臺上,讓觀眾覺得——那就是陶行知。

《行知先生》對錶演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這是一部節奏非常快的話劇,上一刻還在這個場景,下一刻身子一轉,已經跳到另一個場景。劇裡還設計了不少形體動作,用楊彥的話說“每次排練都要跟地板產生很多關係”,“很多動作是舞蹈化的,又要顯得很自然、很生活,我們畢竟是話劇演員不是舞蹈演員,做起來真的很艱難。”這部劇裡還有動物,陶行知帶著學生向農民學農活,教農民識字讀書,舞臺上演員也得牽著牛、趕著驢,雖然這些動物是道具做的,重量也不輕,表演起來難度也不小。“排演《行知先生》是一個痛並快樂著的過程。”楊彥說。

為了講好陶行知的故事,著名編劇李寶群追尋著陶行知的足跡,從南京到重慶,蒐集了很多資料,採訪了很多專家。“在大量佔有素材的情況下,選取了三個點,做成三幕話劇,基本能概括陶行知先生的一生,包括他的教育理想、人生品格、精神追求。”

毛澤東稱陶行知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宋慶齡為他題詞“萬世師表”。現在的我們,能從陶行知身上獲得很多啟示,汲取精神力量。話劇最後,“陶行知”在舞臺上發問。“未來的中國,還有人像我們這樣為了廣大民眾都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到處呼號嗎?”“還有人把全部生命和情感化成一份大愛,讓愛灑滿天下嗎?”引發了很多思考和感悟。“今天的我們需要更多的‘陶行知’。”李寶群說,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很先進、很超前,他推崇平民教育,希望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接受教育,主張教師“千教萬教,教人求真”,主張學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他的人生品格也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留學回來的博士,他放棄功名利祿,放棄在高等學府當教授,主動到曉莊辦學。“如果現在有更多人像陶行知那樣,會有更多人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