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中國嘉德2018秋季拍賣會《明清玉器珍玩》專場於11月20日下午2點,在嘉德藝術中心B1層B廳開拍,其中

一件明代 玉握豬以成交價598,000人民幣為本次玉器專場拍賣中最高成交價!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09 清 白玉浸色獅球平安墜

尺寸:高4.2cm

成交價:RMB 92,000

說明:和田白玉小瓶,潔白溫潤,帶有黃色沁色。瓶作玉壺春形,撇口,長頸瘦肩,瓶腹飽滿。瓶面刻有獅子滾繡球圖案,打磨圓滑,線條流美溫婉,工藝講究,寓意“平平安安”。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10 清 翡翠鐲

尺寸:直徑7.8cm

成交價:RMB 40,250

備註:附北京高德珠寶鑑定研究所證書

說明:翡翠物件中最能體現女性溫婉嬌嫩氣息的非手鐲莫屬。手鐲亦稱「釧」或「環」,寓意吉祥平安,被人們認為具避邪與獲得好運之意。此鐲外圈圓、內圈圓、條杆圓的手鐲又被稱為「福鐲」,是最傳統最經典的手鐲造型。手鐲的製作和打磨要求整塊玉料無綹裂、尺寸足夠大足夠厚,因而如此件品質極高的手鐲可謂矜貴難求。圓潤完滿的造型,體現了古人對生生不息的追求,其形狀周正圓潤,弧面平滑豐滿,無需過多雕琢,舒展自如地展現著濃郁明亮的綠,散發著圓滿包容的內涵,盡顯尊貴大氣,秀麗典雅。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11 清 白玉螭龍紋環

尺寸:直徑3.3cm

成交價:RMB 184,000

說明:玉質潔白,表面高浮雕螭龍紋飾,首尾呼應,螭龍氣勢威猛,活靈活現,雕工純熟流暢,琢磨細膩考究。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12 明 白玉雕谷紋珮飾 (一對)

尺寸:直徑3.5cm

成交價:RMB 69,000

說明:精白玉料,質地溫潤,光澤瑩亮。正面以陰線弦紋分割為兩層紋飾,內層陰線飾渦狀虺紋,四周以絞絲狀陰刻線飾地,外層剔地淺浮雕臥蠶紋,突起弧形圓點排列有序。造型規整,打磨精湛出玻璃光。有漢代紋飾之風,外緣有對稱兩穿以供穿系之用。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15 清 翡翠絞絲鐲

尺寸:直徑8.2cm

成交價:RMB 17,250

說明:白翠琢磨而成,精白緻密,油潤細膩,局部有黃褐色沁。圓形,外環做成一週絞絲狀紋飾,絞絲鋒利,撫之有剌手感,走線自然飄逸、規整勻稱線條優美。絞絲紋又稱繩紋、絛紋、扭絲紋,因其紋線陰陽相間,形如扭曲的束絲而得名。絞絲紋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古玉紋飾,最早實物見於良渚文化繩紋玉鐲。春秋戰國時是繩紋古玉的鼎盛時期,繩紋鐲、環時有出土。本器整體的刀工流暢,工藝老練,紋線旋轉放射,形同扭曲的束絲,平行互補相交,循環反覆沒有盡頭,給人以變化萬千之感,仿若陰陽交混,極其精美。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23 清 黃玉留皮龍鳳珮

尺寸:寬5.6cm

成交價:RMB 69,000

說明:主體為環形,廓外借皮色浮雕有一龍一鳳,鳳尾與龍尾婉轉攀附於環上,造型演變自戰漢出廓璧,氣勢不凡。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25 明 白玉鸚鵡珮

尺寸:長5.5cm

成交價:RMB 57,500

說明:白玉滋潤,呈半透明。橢圓形,透雕鸚鵡立於花叢祥雲之中,側頸回眸,鳴聲若聞。翼部刻簡練陰線以示羽毛,尾寬闊下垂,表面斜磨,富立體感。一側有兩鑽孔,應為嵌飾,亦可作佩飾。鸚鵡與英武二字諧音,代表英勇威武之意。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26 明 玉鳳頭簪子 (三件)

尺寸:長17.8cm;長16.3cm;長14.6cm

成交價:RMB 34,500

說明:簪為白玉質,形制類似,用料頗佳,凝潤潔白。簪首為鳳紋,簪端尖銳。器體線條優美流暢,打磨細緻,包漿渾厚,為玉質髮簪美品。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27 清 白玉龍紋簪子

尺寸:長23cm

成交價:RMB 40,250

說明:髮簪白玉透淨,簪身筆直,簪首雕有挖耳勺,簪子上部琢有蟠龍,龍身蜿蜒攀爬於簪身,極富動感,形制少見。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29 清 白玉留皮瓜蝶佩

尺寸:寬4cm

成交價:RMB 74,750

說明:精玉料,白玉雕琢而成,色澤潔白,玲瓏剔透,玉質溫潤,富有光澤,借皮色巧雕一蝴蝶,攀附於福瓜之上,做工精緻,取“瓜瓞連綿”之意,寓意吉祥,為清代玉器常見喜人題材。整器雕琢細膩且打磨勻淨,猶適把玩,為玉雕工藝的上乘之品。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31 清 白玉環

尺寸:直徑5.5cm

成交價:RMB 103,500

說明:玉質潔白,通體瑩潔滋潤,造型俊美,運刀流暢,刻工精湛。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33 明 白玉透雕梵文佩、透雕花鳥佩 (兩件)

尺寸:長3.3cm;長4.3cm

成交價:RMB 66,700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6》,第205頁,圖189,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1月。

說明:梵文佩器型成片狀,器中心鏤雕一梵文,代表佛祖庇護。光澤較好,器周飾火焰紋,有層次感。花鳥佩同樣採用鏤雕工藝,整器呈菱形,主紋飾透雕花鳥紋飾,拉絲工藝精湛。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38 清 白玉菱角

尺寸:寬5.5cm

成交價:RMB 10,350

參閱:《山水堂藏玉-形神兼備》,第275頁,臺中縣文化局,2002年12月。

說明:精白玉料,質地細密,潤澤通靈。圓雕三隻菱角,相互依偎,融為一體,雕工準確地刻畫出菱角的自然形態及肌理。菱角題材在清代玉雕中較為流行,有福至心靈、吉祥如意之寓意。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39 清 白玉灑金皮鬆鼠葡萄紋墜

尺寸:高4.5cm

成交價:RMB 25,300

說明:白玉質地,棗紅皮色。整體形狀呈橢圓形,鏤雕有一株葡萄,上有一鬆鼠爬行其中。松鼠靈巧可愛,葡萄果實堆疊繁密。松樹葡萄是古代常見紋樣,比喻“多子”“豐收”的美好願望。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40 清 黃玉蠶形珮

尺寸:長5.2cm

成交價:RMB 34,500

說明:黃玉質,略帶糖色,軀體微曲,雕十條周圈紋。蠶在玉器中的表現形式最早在西周時期就已出現,一直延續至清。蠶與“財”諧音。其爬行作滾動狀,故寓意財源滾滾。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41 明 白玉浸色小龍珮飾 (兩件)

尺寸:長5cm;長2.9cm

成交價:RMB 356,500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42 清 玉留皮葫蘆珮

尺寸:高5.8cm

成交價:RMB 51,750

說明:通體棗紅皮色,整體形狀呈葫蘆形,頂部有開孔,主幹鏤雕有數個小葫蘆,搖曳於枝蔓之中,生動靈妙。葫蘆諧音“福祿”,有福有祿,寓意平安吉祥。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44 清 雙魚玉珮

尺寸:直徑5.2cm

成交價:RMB 23,000

說明:通體提油,兩條鯉魚頭尾相連呈環形,魚身肥碩,以陰刻線表現魚眼、魚鰓、魚鱗、魚鰭,雕工幹練。兩魚嘴部相連,亦作“相濡以沫”狀,寓意高潔。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45 清 黃玉佛手珮

尺寸:長6.5cm

成交價:RMB 23,000

說明:黃玉質,光亮細潤,雕工喜人。枝葉肥厚,佛手瓣相互簇擁,自然生動。佛手有“佛佑”之意,又諧“福壽”之音,寓意“福壽雙全”,是清代常見的吉祥玉作題材。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46 明 玉雕雙螭璧

尺寸:直徑4.9cm

成交價:RMB 69,000

說明:材質細膩,手感頗佳,器身呈玉璧型,高浮雕兩隻螭龍,首尾呼應,婉轉攀爬,形態生動,一隻螭龍利用玉料糖色俏色,工藝精湛。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49 清 青玉葫蘆

尺寸:高7.3cm

成交價:RMB 10,350

說明:由一整塊和田籽料雕琢而成,局部留皮,整體呈葫蘆形,正面上部採用鏤雕工藝雕琢枝蔓,下部借皮色琢一蝙蝠,背面琢有葉片,正反兩面皆有兩個小葫蘆,附於大葫蘆之上,煞是可愛,此器雕工精美,刻畫細膩,猶適把玩。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51 清 白玉花卉子岡款勒子

尺寸:長5.7cm

成交價:RMB 32,200

說明:圓柱形,玉質瑩潤,中有通天孔,利用陰刻線雕出花卉紋飾,清新典雅,下有子岡款,應為摹古之作。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52 清 白玉佛手

尺寸:長6.3cm

成交價:RMB 25,300

說明:佛手呈折枝狀,枝葉相連貼附一旁,佛瓜自然伸展,指裂開合,變化精微。因形如人手,又「佛」與「福」諧音,故古代常取佛手作多福吉祥之意,歷來有「果中仙品,世間奇卉」之美譽。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果形奇特美觀,狀如人手,美其名為「佛手」。本件白玉佛手形貌線條圓融,如出自然。其運用圓雕、透雕等多種技法,使得器物維妙維肖,彎折掩映曲線多變,佛手柔美飽滿,富有張力,體現工匠細膩的觀察與精湛的技藝。


嘉德秋拍:明清玉器專場成交記錄來了


2553 清 白玉雙龍雞心佩

尺寸:高7.8cm

成交價:RMB 55,200

說明:白玉質,造型仿自漢代至魏晉時期的雞心佩。作長方倭角形,中心穿一圓形孔,雙面均雕刻線形流雲紋,周邊透雕雙龍紋,神態自若且又纖毫畢露。質地細膩溫潤,雕刻精細巧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