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市地標”到“城市客廳”,25歲的東方明珠開啟新徵程

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坐落於上海黃浦江畔、浦東陸家嘴,自1991年7月30日動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它便猶如一串從天而降的明珠,散落在浦東這片土地上,二十幾年來,作為上海的標誌性建築,見證了上海的飛速發展和城市變遷,代表了一座城市的集體回憶。

從“城市地標”到“城市客廳”,25歲的東方明珠開啟新徵程

作為首批加入世界高塔協會的成員,東方明珠塔的主營業務是觀光 ,這和許多高層建築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同質經營,而近幾年,東方明珠塔也深深地意識到作為上海的地標必須要轉型,不能單純的作為一個旅遊景點,而是要做文化娛樂旅遊的綜合體。為此,東方明珠塔也從2010年陸續開始了佈局。

在一個清涼的午後,我們走進了明珠生活美學館——一處坐落於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8號門附近、鬧中取靜的玻璃洋房,聽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晉先生講述東方明珠電視塔未來的規劃與發展。

從“城市地標”到“城市客廳”,25歲的東方明珠開啟新徵程

Q:東方明珠塔附近的這間明珠生活美學館,是出於怎樣的初衷建立的?

目前,東方明珠塔正由單一的旅遊景點轉化為文化生活休閒娛樂綜合體,而明珠生活美學館正是一次新的嘗試。450平米的面積跨領域融合、匯聚了多重生活美學,未來這裡還將成為更多到訪者互相交流、靈感發光的地方。整體設計包含前廳、後院兩塊露天花園,用不同主場景將整個空間體驗串連在一起,露天花園則是一個比較清新的環境,花園裡的雕塑來自一位法國的雕塑家,是近期在上海舉辦的首屆進博會上採購的,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東方明珠作為文化類的企業,在如今的大環境背景下,需要不斷的增加一些新的內容來提升多樣性。

從“城市地標”到“城市客廳”,25歲的東方明珠開啟新徵程

我們都知道,東方明珠建立至今已經25年了,城市地標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我是2010年到東方明珠工作的,當時正好是世博會,而東方明珠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面,不僅是停留在城市地標的定位。

因為城市地標更多的是講建築的本身,但建築本身又是比較冰冷的,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一個詞語,叫做有溫度的建築,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講,我們希望賦予東方明珠這個城市地標更多的溫度,通過拉近與市民的距離,來多維度的展現這個城市的生活。所以這些年來,我們做了一些新的嘗試,概括的把它稱為“城市客廳”。

Q:東方明珠在轉型“城市客廳”的過程中都打造了哪些項目,未來還有哪些新的規劃和目標?

2016年的9月6日,我們將東方明珠的零米大廳和東方明珠廣場正式免費對外開放,開放以後我們還增加了很多設施,諸如商店、遊樂設施等等。在大家的印象裡,東方明珠是外國人瞭解上海的一個窗口,一般到東方明珠遊玩的都是外地人,但是自從開放之後卻吸引了很多本地遊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城市客廳的概念,沒有太多的目的和目標,大家就是過來休息逛逛,這個跡象也表明東方明珠城市客廳這個概念,開始慢慢有效應了。

目前的東方明珠也已經有了很多的場景,比如說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地標樂園、可口可樂餐廳、旋轉餐廳 ,包括2015年我們還投了一部大型環幕電影《未來上海》等等,我們希望東方明珠能更多的成為展示上海的一個窗口,而不僅僅是一個旅遊景點,所以我們希望不管是對旅遊人群來說,還是上海本地人群來說,在文化上面,大家都能有選擇的空間。

Q:城市地標與旅遊業發展的關係是什麼,這兩者之間要如何協調?

在旅遊行業發展方面,國家已將文化部和旅遊局合併了。說到旅遊,其實一個很通俗的講解就是,從自己厭煩的地方到別人厭煩的地方,那這句話看似一句俏皮話,實際上它背後的哲理就是不同文化的遷徙,從一個固定的文化環境,跳躍到另外一個文化環境,以此得到一種精神的昇華。所以我覺得作為旅遊業,在這樣一個文化與旅遊融合的大背景下,作為景點也好,作為旅遊的諸要素也罷,實際上我們確實有很大的空間去提升。

那麼在中國現在這樣一個消費升級的前提下面,我們更多旅遊行為的發生,更多遷徙意願的萌生,是源自於人們更強烈的體驗意願,而意願不僅僅是登高觀光這麼簡單,而是體驗很多文化的載體和表現,是人文和景點相互的融合,通過更多內涵的發掘,讓大家從心靈能夠來真正的體驗旅遊的意義。

作為我們這個行業來說,我們能夠通過這樣一個文化和旅遊的融合提供有效供給,讓群眾有更好的文化之旅,我想這個也是我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

Q:請分享一下東方明珠舉辦“冰上嘉年華”的初衷,以及城市地標應該怎樣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

實際上這個項目我們從去年就開始策劃了,它完全是一個公益項目。那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我們有跟奧運冠軍楊揚團隊聯繫,在溝通的過程中,發現作為中國冰上運動員代表的她也是非常熱衷在南方普及冰上運動的。我們覺得任何一項運動,都是文明的標誌,而運動的本身還是在於普及、在於群眾化。

東方明珠作為一個城市地標,又是一個文化類的企業,我們應該自己的態度,在符合國家北冰南移戰略,以及季節特點的前提下,積極的去推進這個項目,最終打造了上海首塊戶外真冰冰場。我甚至有一個夢想,希望通過幾年的打造,在每年的這個時候能夠跟美國的洛克菲勒中心相互聯動,以冰上運動來呈現相互的信念問候,我想這也是增加我們市民、遊客娛樂的很好的場景,所以我們今年就決定去做冰上嘉年華的活動。

從“城市地標”到“城市客廳”,25歲的東方明珠開啟新徵程

其實東方明珠,一直以來在csr(企業社會責任)方面,都有很明確的計劃,比如這幾年也逐漸形成的一些固定欄目:每年的三八婦女節,東方明珠會亮起關愛婦女和兒童群體的粉色燈光,並與市婦聯或一些有志於此的社會團體一起來做呼籲;而關於漸凍人、自閉症,以及聯合國的糖尿病日我們會亮起藍燈;另外還會做一些老年關愛活動,譬如在東方明珠搭臺唱戲展現老年風采等等,因為在中國特別是上海,老年群體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馬上開始的3月份,春暖花開,東方明珠還將舉辦明珠花季,屆時會打造一片非常漂亮的櫻花林,顛覆大家傳統概念裡東方明珠水泥森林的概念,我們會把很多的餐飲產品、商業產品、遊樂產品,放在明珠花季裡展示,希望給這個時節的城市居民、遊客能有一些更好的體驗。實際上這樣一種推季節的做法,東方明珠已經堅持了好幾年,每年推6個季,這6個季都有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內容,目的是為了滿足大家在這樣一個多維幻化的世界裡對美的不同需求。通過這些舉措,我覺得企業的社會責任,是通過我們具體的實踐去體現我們想關注的東西、想表達的態度,這些也是東方明珠這些年一直在持之以恆做的事情。

Q:東方明珠今年開始打造的IP形象是怎樣的?未來會有怎樣的規劃及發展?

文化與旅遊的結合,這兩年有一個非常火的外來詞,叫做IP,就是把很多東西做成品牌化,做成內容,由內而外的進行展示。東方明珠建成至今已經25年了,那實際上無論作為城市地標還是城市客廳,大家都覺得東方明珠與上海這個城市同在,但是東方明珠怎麼樣以更好的形式做它的文化的傳遞,我們覺得IP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正如我們所熟悉的迪士尼米老鼠唐老鴨等形象,都是通過它的影片、他的icon、它的樂園來展現,那麼同樣,東方明珠也在今年提出了IP元年的概念,我們也在孵化自己的吉祥物,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簡稱東方明珠塔,那我們就設計了 5個玩偶,分別是東東、方方、明明、珠珠、塔塔。

從“城市地標”到“城市客廳”,25歲的東方明珠開啟新徵程

隨後,它們將不僅僅停留在一個image的概念,我們會圍繞這5個人物,去做它人物情緒的設計、性格的設計,今年6月,我們還會在東方明珠的零米大廳呈現一場全球最大的穹頂秀,來體現這5個形象與上海這個城市的故事,通過自己的演繹,將旅遊與城市文化相融合,這也是旅遊達到一個比較高深的展現方式。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把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一直傳遞下去。

從“城市地標”到“城市客廳”,25歲的東方明珠開啟新徵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