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現人事變動 多家銀行高管“換血”

大中型商業銀行管理層的調整仍在繼續,5月8日,郵儲銀行發佈公告稱,銀保監會核准張金良為該行非執行董事及董事長。除郵儲銀行外,年內多家商業銀行現人事調整熱潮,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1位商業銀行高管相繼變動。雖然這一輪人事變動主要以年齡原因和工作調動為主,但同樣也對銀行的管理層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郵儲銀行董事長“落定”

郵儲銀行董事長任職消息終於“落定”。5月8日,郵儲銀行發佈公告稱,銀保監會核准張金良為該行非執行董事及董事長,根據公司章程規定,張金良將同時擔任該行法定代表人及董事會戰略規劃委員會主席,該行法定代表人將相應變更,自5月8日起生效。

2019年4月8日,郵儲銀行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並通過了關於選舉張金良為該行非執行董事的議案。同日,董事會會議審議並一致通過了關於選舉張金良擔任該行董事長的議案。

公開資料顯示,張金良是一位老銀行人,曾在中國銀行財會部工作多年。2003年10月至2016年1月,先後擔任中國銀行財會部副總經理、IT藍圖實施辦公室主任、財務管理部總經理,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行長、黨委書記,中國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先後擔任中國光大集團黨委委員、執行董事,中國光大銀行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行長。自2018年8月起,張金良任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2019年2月,郵儲銀行成功晉級為國有大行,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尚未在A股上市的國有大行。此前在郵儲銀行2018年度業績發佈會上,張金良曾表示,將積極推進郵儲銀行A股IPO工作,完成國有大行兩地上市收官之作。

他指出,迴歸A股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治理體系,建立資本補充長效機制,與其他銀行相比,郵儲銀行資本充足率偏低,上市可以有效補充一級資本。據郵儲銀行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77%、10.88%和13.76%,較2017年末分別上漲1.17個、1.21個和1.25個百分點。不過需要關注的是,董事長任職一事雖已塵埃落定,但郵儲銀行行長一職仍然虛位以待。

11位銀行高管人事變動

近期,大中型銀行管理層頻頻生變,與此前2016年“副行長”離職潮不同的是,這次多是董事長、銀行行長人員發生變動。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1位銀行高管相繼變動。六大國有行中,包括郵儲銀行董事長、工商銀行董事長、建設銀行行長以及交通銀行董事長在內的四家銀行高管職位發生了變動。其他商業銀行中,包括渤海銀行行長、中信銀行行長、招商銀行副行長、平安銀行副行長、江陰銀行行長、盛京銀行董事長以及還在上市輔導期的營口銀行董事長職位均產生了變動。

銀行高管離職後都去哪兒了?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與以往奔向互聯網金融機構不同,今年的人事變動更多是在傳統金融機構之間。例如,老銀行人陳四清從中國銀行離職後,填補了“宇宙行”工商銀行董事長一職的空缺;交通銀行原董事長彭純出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3月20日,建設銀行宣佈,原行長王祖繼因年齡原因退休,在當日披露的該行董事會2019年第二次會議決議公告中,確定了新行長人選為劉桂平。總結上述國有大行人事變動情況可以歸結為,業務調整、組織決定、到齡退休。

股份制銀行方面,據渤海銀行官網近日發佈的公告顯示,付鋼不再擔任該行董事、行長職務。據渤海銀行此前發佈的2018年年報顯示,付鋼的任期為2015年2月13日-2019年4月28日。中信銀行執行董事、行長孫德順也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執行董事、行長、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主席、委員及董事會戰略發展委員會委員職務。

“國有銀行領導的換屆跟相關部門的換屆有一定的聯繫,例如政府換屆,在某一環節上可能就會一同帶動系統內銀行領導的換屆。所以會在某個階段形成一個所謂的‘離職潮’。” 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同時在新一輪金融供給側改革過程中,需要進行新的戰略佈局,也需要在領導層上做一些調整。

管理目標轉變

銀行高管變動的最大特點是行內提拔、行內調動,雖然這一輪人事變動主要以年齡原因和工作調動為主,但同樣也對銀行的管理層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工程系教授劉澄分析認為,商業銀行的高管調整是必要的,但應該越來越專業化,調整節奏要穩定。另外,銀行的高管調整應該立足於行業產生。最好是屬於本行的資源,少量地從外面補充,大範圍地進行輪換不利於銀行的發展。

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銀行需要承擔起走向科技化、數字化的使命,目前來看又需要怎樣的管理模式?王劍輝進一步指出,在智能化、數字化的今天,銀行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做強做得更智能,而不是把規模繼續做大,銀行在未來的管理模式上應該朝著智能化、柔性化、減少層級的趨勢發展。如何在不同領域運用科技手段,如何提供更多的差異化服務、差異化的經營策略是銀行需要面對的主要課題。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