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男孩》——自我毀滅下的青春文學

《燃燒的男孩》——自我毀滅下的青春文學

前兩天逛淘寶的時候,突發奇想,就想買一本初中的時候看過的小說——《燃燒的男孩》,可是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原來書是被下架了,下架的原因我也沒有去細查,可能就像我們回憶的青春,下架在時間的洪荒裡,無法找尋。

還記得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確實是以一種很悲憫的心態結尾,可能年少無知,容易被情緒感染,我還內心很誠懇的告訴自己,這可能是我這一輩子看過最得意的小說,毫無疑問。

可真正當時光流過了指尖,才發現最初那種青春文學的躁動只是曇花一現,好像那個時期就是自我毀滅式青春文學的泛濫,最世文化的寫文標準好像就是一種青春感的自我救贖在遭遇不堪重負後逐漸走向毀滅的過程,大多的結尾應該都是死亡,死亡才是永恆,這無疑增加了不少商業性的博取同情的方式。

過了幾天,我又逛了逛這本書的書評,想象之中,有人也是和我有此番同想,怪我才學疏淺,只能把他的話摘讀給大家,因為我覺得他的表達比我更勝一籌,這也無疑是我對這位前輩的肯定,還望大家有理說理。喜歡這本書的人也不要過度悲傷,畢竟我也是從悲傷中過來的,自我毀滅不是結局,自我救贖才是最大的光明。

《燃燒的男孩》——自我毀滅下的青春文學

以下內容摘自書評:

“我又看了一本非常讓自己噁心的青春文學,比那個叫什麼九夜茴的女生寫的意淫小說《花開半夏》還讓我噁心。

其實這本書本身並沒有那麼噁心,頂多是這個作者不會寫小說,而且受了諸多“殘酷青春物語”的荼毒。最令我噁心的是郭小四那幫人寫的序。在看這部小說之前我先看了序,當時還覺得郭敬明雖然有點人格偏差,但是文筆還挺好的。這小說看到一大半的時候,我就大呼上當了。郭敬明和他手下的一幫人,包括以前覺得文筆還不錯的落落,原本就是一丘之貉。他們所選出來的作品,自然也是“悲傷逆流成河”。

是誰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裂了給人看,不過也不應該是這種故作慘烈的賣相。相對於喜劇我更愛看悲劇,並且喜歡看逆境中的少年如何成長以及自我救贖的故事,所以買了這本書。不幸的是我又高估了這幫寫手,他們的東西不寫自我救贖,專愛寫自我毀滅。我看完這書以後看了豆瓣上的評論,居然給這爛書8.3分,匪夷所思之餘想到會買這本書的估計也多是小四粉絲,不奇怪。只有一條短評裡有質疑,說“他的結尾為何要這樣,難道是世上所有遭遇不幸的人的結局只有死嗎?”這個問題問得好,於是我回了兩條,大意是“我頂你,現在的人審美情趣壞掉了,喜歡看那種意淫出來的或被無限放大的悲慘,以同情的眼淚來滿足自己所謂的悲憫。”我陰暗地揣測一下,估計汶川地震後不少人也是這種心理。我絕不會去看《唐山大地震》,很憤青地認為用“不哭沒人性”來炒作的導演不是什麼高尚的人,至少不是一個審美情趣健康的人。

而唯利是圖的出版商自然準確地把握了讀者的心理,包裝炒作渲染,再花點錢找幾個作家來寫序,把它捧到天上去。這種貼吧口水帖式的文筆能讓郭小四那幫人捧腹大笑好幾個小時,後半截還能感動得稀里嘩啦讓他們“想收養這孩子”,我看這幫人不是腦殘了就是太會做戲。你相信看了那麼多小說的一群人反而把這麼一部平庸的四流作品奉上神壇?說不好,或許他們不看嚴肅文學,或許他們代表了80後青春文學的趣味。

看到主人公的悲慘命運,尤其是他父親去世後,我還是“眼睛溼潤了一下子”,看後記知道這部分是作者的真實經歷。但越往後看越覺得假,世間不幸全集中到他一家人身上,活活被村民逼死,實在是有故意賺人眼淚的嫌疑。作者也說他自己並沒有這麼慘,而是通過把主人公的痛苦推向了極致(大意)。我就納悶你自己現在明明好端端地長這麼大了,為什麼不能寫寫主人公怎麼從困境中走出來的呢?非要意淫出一個人間地獄才過癮?

不然就是我有問題。”

最後,希望大家一定被真誠所感動,而不是願意去同情,那個住在三靈寺的你,也一定會比現在活的更加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