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科學家把二氧化碳變“石頭”,盼降低溫室氣體影響

為了淨化空氣中造成全球暖化的有害排放物,“21世紀的鍊金術士”冰島地質學家把二氧化碳永遠變成石頭。

冰島科學家把二氧化碳變“石頭”,盼降低溫室氣體影響

這項技術模仿耗時長千年的自然過程,差別在於速度快了許多。專家把二氧化碳注入多孔的玄武岩層中,使其凝固成碳酸鹽礦物,避免其排放到大氣中。

地質學家斯奈布瓊斯多蒂爾(Sandra Osk Snaebjornsdottir)說:“運用這種方法,我們實際上大幅改變整個過程的起止時間。”

冰島“碳固定”計劃啟動,把世界最大地熱發電廠變實驗室

冰島的交通運輸、工業和火山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正在推廣各種碳捕捉和存儲(CCS)方法,希望把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

斯奈布瓊斯多蒂爾正投入冰島“碳固定”(Carbfix)計劃,該計劃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來自雷克雅維克能源公司(Reykjavik Energy)、冰島大學(University of Iceland)、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以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擁有間歇泉、冰川和火山的冰島,至少一半能源來自地熱資源。

“碳固定”計劃的研究人員把世界最大地熱發電廠之一的海勒西迪(Hellisheidi)地熱發電廠變成他們自己的實驗室。

這座發電廠位在冰島西南部的亨吉德火山(Hengill),坐落在冷卻熔岩形成的玄武岩層上,能取得幾乎無止盡的水源。

同時,發電廠產生的二氧化碳從蒸氣中捕捉,液化成冷凝水,然後溶解在大量水中。

這項計劃主管阿拉迪(Edda Sif Aradottir)說:“所以基本上我們只是用二氧化碳製造蘇打水。”

用管線把這些氣泡水輸送到數公里遠的區域,研究人員通過高壓將氣泡水注入地下1000米深的岩層中。

這些氣泡水填充岩層空隙,並開始發生凝固過程,意即當二氧化碳與玄武岩中的鈣、鎂和鐵接觸時發生的化學反應。

斯奈布瓊斯多蒂爾說:“我們最初注入的幾乎所有二氧化碳都在2年之內凝固。”

一旦二氧化碳變成石頭後,二氧化碳就能永遠存在石頭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