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人很少存钱,却生活的很好?

勇士卡拉比哈伊拉瓦


中国的储蓄率有多高?

如图,这是2017年,IMF(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全球主要国家储蓄率排名: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统计的是“宏观储蓄率”,即当年GDP总量中,没有被消费掉的那一部分的比例。

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储蓄率,指的是“微观储蓄率”,即个人或家庭在银行中的存款。

一般来说,宏观储蓄率高,微观储蓄率也不会低。如果纯算居民个人的微观储蓄,那么中西的差异会更大:

如图,中国的居民储蓄水平几乎是英国、西班牙、日本这些国家的10倍。

从这个角度来说,咱们中国人确实很喜欢储蓄。

中西储蓄率差异巨大的原因

1、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朴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就连衡量一个媳妇是否称职,主要的标准也是看她能否“勤俭持家”。

而西方大多提倡“活在当下”,而且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起步较早,因此提倡消费的理念形成时间也比我们更早。

2、社会保障与福利体系有差距

西方社会大多是“高福利、高税收”,拥有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保障体系和养老体系。

全民医疗、公费教育全面普及,大多数民众不需要担心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养不起老,也就不用为此攒钱储蓄。他们可以把更多的钱花在提高生活质量、休闲娱乐方面。

而我国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水平差异巨大,导致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暂时无法全面有效地铺开。

咱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广度,但也同时意味着,无法兼顾深度。

GDP很说明问题。近年来我国GDP总量跃居全球第二,而人均GDP只有七十多名,很多陷入经济危机的欧盟国家,比我国还要高出一倍。

所以,如果不攒够钱,万一将来得个大病,开刀住院动手术,那一大笔医疗费从哪出?

将来小孩上高中上大学,钱从哪来?

等自己老了,靠这点养老金,你觉得够吗?不储蓄行吗?

3、消费观念不同

西方主要国家,包括亚洲的日本、韩国甚至泰国,透支消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根据2016年的数据,美国人均持有信用卡近3张,而中国人年均持卡不到0.3张,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

同时,约有七成的美国信用卡持卡人倾向选择分期还款,而国人大多是选择全额还款,因为这样没有利息。

就连网贷借款领域,美国人更多是借网贷,还信用卡。

也就是说,美国人愿意把自己的金融杠杆、透支消费水平尽量做到最大,而国人对透支消费则浅尝辄止。

4、城镇化水平不同

美国的城镇化水平在90年代就已达到80%,目前,一些城市圈甚至可达100%。而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才刚刚超过50%。

城镇化水平越高,商品流通体系才能越发达。说白了,民众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更便捷的消费体验,才有可能拿出存款去消费。

否则,我没啥东西可买,那钱就只能存在银行咯~储蓄率被动提高。

5、房价

在中国大城市想要买房,往往需要一两代人的积蓄。尤其在贷款难的当下,不攒钱是肯定不行的。为了攒钱买房,势必会影响甚至牺牲消费。

而西方很多国家,房子都已经过了泡沫期,房子本身不再是稀缺资源,贷款买房或者以租代买都很容易,但由于要还月供或租金,钱也就攒不下来了。


不过,随着我国出生率的降低、劳动人口比例的持续下降,储蓄率下降是必然趋势。老龄化的到来,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将来会没有收入,但却持续产生支出。

如图:我国这种储蓄率降低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了。

反正我个人觉得,学会储蓄还是很重要的,但储蓄绝不是单纯的把钱存银行,而是通过指定合理的消费与理财计划,对自己的财富进行留存。

过度的储蓄以及过度的消费,都不可取。


金投手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政治书上就有这样的一副漫画,非常有意思,在漫画里有两个老太太,第一位老太太是中国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手里拿着廉价的菜,弓着腰擦着汗说,哎呀,攒了30年的钱,终于能够买下一套房子,也就是说在这30年里,她一直省吃俭用,然后将所有攒下来的钱购买了一套房子,在50多岁的时候才能够搬进新房子里。而在他旁边呢,有一位外国老太太,外国老太太说,哎呀,真好呀,我终于还清了所有的房贷,也就是说,在30年前,外国老太太就用贷款购买了这样的一套房产,在这30年里,他不断的还房贷最后还清了房贷。

这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念,在外国,他们的福利政策以及商业保险制度都非常的健全,所以他们在一出生就购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保险,以及国家给他们的福利和政策都非常的完善,看病不要钱,上学不要钱。所以他们更能够放开了去消费,他们的消费市场也更好,更活跃。相反,中国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健全,大家要尽量的把钱存下来,以防万一。所以你看中国人现在病不起,一旦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就要花去家里的所有储蓄,这对于中国的家庭来说负担是非常重的,所以外国人他不需要存钱,他的风险承受能力更高,而中国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所以需要存钱。

但是这两年中国的金融发展的也越来越好,保险行业也有着更好的起色,所以现在大家除了购买国家的保险之外,还会购买一部分商业保险,这一部分商业保险就能够保障你的重大疾病,以及一些意外发生的时候,能给予一定的补偿。


变革家


据最新调查显示,大约有半数美国人的存款占收入不到5%,其中,18%的人根本不存款。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存款占收入的10%。而咱中国人却喜欢把钱往银行里面放。对此,多数专家指出,中国人拥有存钱和节俭美德,而西方人向来喜欢过用明天钱,过今天日子的透支生活。并且举了西方老太太买房,提前享受房产,而中国老太太一定要存够了钱,等死前才刚存完钱,即使买了房子,也享受不了住房的乐趣。

但是我想问一句,难道西方人天生就喜欢提前消费,而中国人天生就喜欢勒紧裤带去存钱吗?显然,这样说是不正确的。同时,中国人存大量的钱,还要面临通胀来袭,货币贬值的苦恼,目前银行存款长期处于负处率之中,存钱是存得越多,资产缩水就越多。实际上,对中国百姓来说,还不如像西方人那样提前消费度日,来得更好一些。

现在问题来了,中国人为啥喜欢存钱,西方人为啥不存钱,日子却过得却更好?第一,中国人要存钱面对医疗、教育、购房这三座大山。自从1998年开始,中国就把医疗、教育、购房都完全市场化了,而忽略了对低收入弱势群体的托底。而随着看病贵,教育难、房价涨等因素,中国的老百姓真的是要存点钱,以应对急需时的支出。在中国谁要是不存点钱,那真的得了啥大病、子女结婚购房付首付,那就会有大的麻烦。

而在美国,年满65岁的老年人可以申请联邦医疗保险卡,享受优惠的医疗和药物价格。收入低的群体可以申请白卡,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此外,西方人结婚可以租房,并不一定要买房,年轻人多数租房住。而在教育方面,美国是谁的家庭越穷,谁可以申请到助学金的比例就越高。所以,中低收入家庭并不需要通过存款来留后路。

第二,西方人在养老方面也做得非常好,一般普通工人工作一辈子,可以拿到基本养老金,这是保障你最低的生活标准,让你能够活下去。此外,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对优秀员工可以通过支付企业年金,来增加其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当然,一些职工还有私人再买一份养老保险习惯,这样可以让自己退休生活过得更加体面、有质量。

第三,中国老一代人过得比较艰苦,他们习惯了勤俭节约,同时,老一代人也喜欢存点钱,为儿女做点贡献。而在美国子女18岁后父母就不再负责,任何费用支出都要自己负责,所以美国孩子在经济上都很早独立。正因为不需要为自己子女留下任何财产,美国人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所以,他们就更偏向于提前消费,花明天的钱为今天服务。

所以,并不是美国人天生喜欢用钱,而中国人天生喜欢存钱,而是两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全不同,生活理念也不一样,中国人存钱是以备不时之需或留钱给子女。而对于美国人来说,正是因为解了决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四个环节的费用支出难题,子女也不会依赖老一辈人生活。所以,美国人要想不消费也很难,因为根本不知道钱要花在哪里,对他们来说,活在当下,这就是最美好的人生。


不执著财经


为什么外国人很少存钱,却生活的很好:因为外国人生存压力小,没有后顾之忧,不用为将来做打算,挣到手的钱就敢拿去消费,不用存钱生活也过的很轻松。

1衣

.朋友的孩子在国外留学,她去陪读,回来跟我说了很多国外的事,她说国外的人穿的很随意,不会看见别人的衣服好自己也去买,只要自己觉得穿起来舒服,其它的什么也不在意。

2.食

吃的也很简单,一个汉堡、一份面条、一杯奶、一个面包,都可以是一顿简单的饭,出去吃饭都是AA制,根本看不到好多人吃饭点很多菜的场面,都是吃多少点多少,浪费的现象很少很少。

3.住

她说孩子到了十八岁,可以向政府申请住房,房子里一应俱全,什么也不用动,真的是拎包入住。

房子是按实际面积算的,就是说50平房的房子就是50平方米,没有公摊面积、不算建筑面积,是实打实的面积,她说同样的房子在国外看起来比家里的房子大很多。

用的热水是二次供水、免费,是经过回收再利用的水。

凉水是地下水,打开自来水就可以喝,是收费的。

4.行

出门有很方便的地铁、汽车,有公交卡,用起来很方便。

国外的人几乎每年都定期出国旅游,她说她们那里夏天太热的时候,人几乎都去旅游度假了,玩够了再回来工作赚钱。

5.病

她说国外医疗免费,平时感冒发烧没有人去医院,因为医生也不管,只有病重的时候才会入院治疗。

我觉得平时不吃药打针,免疫力很强,经常打点滴,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健康会受到影响。

6.学

她说国外的孩子上学免费,还能申请奖学金,孩子们学习没有压力,小时候上学都是以玩为主,到了大学学习很认真,想学什么都是自己安排。

创造力来自兴趣,来自无忧无虑的生活,来自不被压制的想象。


玉芳话情感


存钱少,生活水平很高的只有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社会福利保障机制完善,福利多到令人发指,从摇篮到坟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发达国家的民众没有存钱的必要。


以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为例,美国2018年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为7.1万亿美元,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政府医疗保健,其次是政府养老金,这两项加起来差不多有3万亿美元,此外还有1.1万亿美元的教育支出。

各项福利待遇加起来,基本上能够解决普通民众的后顾之忧,所以美国人有钱就花,超过20%的美国人根本不存钱。社会福利完善,人们有钱就花,这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经济增长,如果人们把钱存进银行,而不是用来消费,长此以往,社会难以发展,经济也会逐渐陷入停滞。

其实社会福利待遇最好的并不是美国,而是欧洲国家,毕竟美国每年有上千万人的非法移民,政府的福利保障不可能面面俱到,欧洲国家做的更好。


以德国为例,德国拥有全民医保政策,失业人员的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德国儿童从0~20岁每月享受184欧元的补助金,德国的公立教育完全免费。

最让人头疼的房价问题,德国政府也在努力稳定,从2009年到2017年,德国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了80%左右,引起民众游行示威。为了稳定房价,德国政府将交易税从4%提高到6%,房产出售时,增值部分的25%要上缴“投机税”,增值部分的1/4上交政府,依靠买卖房产赚不到钱。





德国早在铁血宰相俾斯麦时期就已经开始对工人进行全面的福利保障,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健、社会保险制度,二战结束之后,欧洲国家纷纷开始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生老病死都有国家福利保障。

完善的保障机制之下,存钱的意义也就不那么大了,所以欧美等发达国家有钱就花,维持很高的生活水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要保证了医疗、教育、住房和养老这四大问题,人们都可以放心消费。


视野新观


这可能是一个误区,你为什么不说美国街头为什么那么多流浪汉,为什么他们都不组织家庭?为什么晚上几点后上街就会有危险?

别把西方国家看得太神奇,中国越发达,你就越会看到西方国家那些所谓的优越政策其实也是有猫腻的。

虽然我没出过国,不过按照现在网上资讯的发达,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很反感有些网上的人说,你没出过国,资格评论。这种说法是病态的说法。

人们常说西方国家读书和看病不用钱,貌似是,不过人家的平民可是有交医疗税和教育税的,而且很重,那到自己孩子读书和看病时当然就不用钱了,这只是换汤不换药,如果看病便宜公道的话,我还宁愿看一次给一次钱,也不会每月去交医疗税和教育税。

另外,就像香港的医疗那样,你如果有重病,是可以名费去看公立医院的,只是你要排期,有些人还没等到排期就已经死了,所以很多急病的只能花重金去看私家医院。

另外,外国为什么要给周薪而不是月薪,因为很多人不存钱进银行,因为只要存进去,就会马上被扣税,而且很重,所以人们宁愿收现金,而且收了就花掉,老板们为了不让工人们太快把钱花完,只能发周薪。


教你孩子学英语


你说的外国是哪个国家?

日本?日本人七八十岁还要工作,中国人四十多岁就退休享福了。

美国?美国在几年前发生过次贷危机,很多人因为失业还不起贷款,房子都让银行收回了,美国也有穷人,流浪汉无家可归者,美国人很少啃老族,因为他们不惯孩子,美国的孩子独立性很强,中国的孩子依赖性很强,而且生活态度也不一样,不虚荣,不攀比,心态不一样,所以你会感觉他们的生活挺好。这和存钱多少关系不大。

一百万有一百万的烦恼,一万有一万的快乐。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民储最多的国家,记忆当中家里没多少存款,但是生活的也挺好,主要是不累,房子单位分配,看病给报销,结婚没有彩礼一说,空气,水,粮食都很干净,几乎没听说过有得癌症的亲朋。人和人之间也很真诚,小孩子在小学之前不用学习,就是玩。年轻人也不用背各种贷。

现在,中国人有没有存款都活的不怎么好,为什么?还是心态和观念的问题。

中国人还是要学习你所谓的活的好的外国人的生活理念。活出真实的自己,开心的过好每一天。


答友皓哥


外国人以消费来过好生活,中国人以存钱来过好生活,本质上,还是国家之间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于好生活的追求不一样。

外国人不一定很少存钱,其实在不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国民还是像中国一样存钱,但是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欧洲地区的国家,他们很少存钱,问题里面指的应该是欧美地区的国家国民。

美国人喜欢提前消费,而且不重视积蓄,他们将更多的钱来拿来消费,用高消费来换取美好的生活方式,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实际上,他们也有这样的底气,比如这些国家的福利待遇普遍比较好,经济发达,生活不至于太贫困。

而中国就不太一样了,受制于传统存钱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更加喜欢积蓄,把钱存起来,认为存钱才会有好的生活,主要用途就是安度晚年或者抵抗突发事件。在中国福利制度和养老制度都不完善,远远没有抵抗大部分风险的能力。

美国人生病,保险以及对应的医保可以相对来说可以保障安全和健康,即使老了也有社会养老保险等安享晚年,而中国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中国家庭最怕的就是养老和大病,这两项都足以摧毁一个家庭,所以为了可以应对它们,中国人只有拿到更多的存款和积蓄,才能感受到安全。

实际上中国“存款”意愿也在逐渐减少

这几年,国内的福利待遇逐渐升高,国人的思想观念变得更开放,也在慢慢走向“消费创造幸福生活”的道路,不过这样的道路需要一步步走,不断发展,但是背后需要有完整的养老制度和福利待遇体系,我国也在不断提高之中。


财商来啦


沙特阿拉伯人从不存钱,却为何生活的很好。

众所周知,沙特是土豪帝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依靠着石油带来的巨大利益,沙特人生活的十分土豪,尽管沙特人非常有钱,但几乎所有的沙特人都是月光族,他们从来没有攒钱的习惯,这与沙特的社会福利有着巨大的关系。

沙特阿拉伯居民的教育和医疗全都是免费的,人们不用为了担心孩子的教育和身体状况去存钱,沙特阿拉伯最大的开销在住房方面,但沙特王室对此也给予补贴。

  • 免费教育(从小学到大学)。
  • 免费医疗。
  • 住房的无息贷款(但等待线太长)。
  • 无息贷款+为沙特工业投资者提供财政援助。
  • 沙特农业投资者的无息贷款+土地。
  • 没有税。
  • 与全世界相比,相对便宜的石油+水电费。
  • 与全世界相比,相对便宜的食物。

据了解,沙特阿拉伯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保障部门拥有高达106个办事处,为包括孤儿,寡妇,离婚者以及残疾人提供援助,据数据显示,沙特王室给超过25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沙特人每天发放8美元的生活费,这是国际贫困标准的三倍多。

除此之外,沙特阿拉伯资源多,人又少,只要努力,赚钱的地方又很多,加上医疗、教育等方面都是免费的,所以,大多数沙特人生活的非常好。


走进伊拉克


如果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未来给予我希望那我还存钱干吗呢?如果一个人的收入有五千元而五千元足夠自己还算舒适的生活的话就花了这五千元吧,如果他存了二千元只花三千元的话那他的生活就会过的不是那么舒适。一个人如果月复一月的存钱只能说明他对未来没信心,存钱的目的是应急为就学就医住房养老甚至就业而存吧。如果没有这些顾虑而政府给予你强大的信息的话存钱就没意义了。而不是存钱而去消费又拉动了经济发展。洋鬼子不存钱是对未来对国家对政府有信息哦。另外告诉你勤俭节育在物质缺乏时代是美德而在今天物质充裕过剩的时代适当的铺张才是美德,铺张浪费更能刺激经济发展。一生买三双鞋得有多少鞋厂关门工人失业啊。给予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才能生活的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