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最能表达母亲伟大的古诗是哪一首?

大城小农工


当读到赞美母亲的诗,我还是最喜欢慈禧的那一首赞美父母的诗。诗云: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白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虽然几句诗,却深表父母之爱的伟大,而被世人熟知。这种感情是对父母的感恩,是对子女的期望,也是对自己的勉励。所以我是特别的喜欢这首诗。

当然,唐代诗人孟郊的,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诗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还有元代与恭的诗云: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反正有很多很多的赞美父母亲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冰路化工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亲的爱子之心无穷无尽,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过年之前能够返家。

她为我缝制棉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辛。

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忍诉说漂泊在外的劳累辛苦。

及辰:及时,正赶上时候。指过年之前能够返家。

寒衣针线密:唐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低徊:迟疑徘徊,扪心自问。

愧人子:有愧于自己作儿子,未能尽到孝养父母的责任,反而惹得父母为自己操心。

风尘:旅途的劳累苦辛。

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及母亲对游子的呵护之情。





桔红苹果


描写母亲的诗很多,不管古人还是今人,大量描写女性的好诗歌都是献给母亲的,母亲扮演着一生中最重要的角色。随便从浩瀚无垠的诗海中撷取一朵,便是对伟大母亲的赞歌,哪一首都是情真意切,爱意浓浓,人间大爱;母爱最沉重,母恩最难报。在浩浩汤汤的诗词中,我最喜欢的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我从小就能倒背如流,深得其中对母亲的感情之真挚。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概述:和蔼慈祥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急急切切赶制身上的衣裳;临行时一针一线密密地收拾缝缀,怕儿子归期太晚而衣服破损;有谁能说,子女们像小草似的微薄孝心,真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润泽的慈母恩情呢?

诗人孟郊的一生可谓不幸,颠沛流离,两试进士不第,终于在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但没有重用,自己不能施展他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便放迹乡间,吟唱赋诗。唐宪宗元和九年,往兴元府任参军之职,偕妻赴任,半路上却暴疾而终。但他留下了好多诗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这首《游子吟》。

可以说,母爱之伟大,女性之善良,是天下之大幸。我们每个人从襁褓中睁开眼睛,认识的第一个人就是母亲,牙牙学语第一个五音不全的词可能也是“妈妈”两个字,妈妈的怀抱是最安全最温暖的地方,哭闹的时候妈妈的乳汁就是安慰剂。

我们经常说,母亲没了,家也就没了,说的就是母亲的伟大。母亲节快到了,在此,祝愿天下的母亲健康长寿,颐养天年。


李奥昱童


我认为是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这首诗从小就熟记,儿时不知道母亲的辛劳,随着年龄的长大,渐渐的懂得了母亲的艰辛。生儿难,养儿难。让孩子学会自立感恩,则是更加难。

至于母亲的好就不列举了,每个人都对母亲的爱有不同的见解。关键是学会感恩母亲,谢谢她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在她老的时候,需要陪伴的日子,好好陪伴她,照顾她。就如同你小时候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时她牵着你,等她老了走不动时候你牵着她一样。

太多的话想对母亲说,也还有太多的事需要为母亲做。不要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再去想着去为母亲做点什么,那样就太晚了,会成为你一生的愧疚。


落雨夜归人


相信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孟郊的《游子吟》,不可否认孟郊的游子吟不管是传唱度还是其中所包含的深意都令人叹惋。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我比较欣赏的是清代大诗人黄景仁所写的《别老母》。

《别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是:掀起门帘,拜别母亲,孩儿要去远方。母亲已然白发苍苍,看着儿子远去愁容满面,眼泪不由就流了下来。但是作为孩子,也顾不上母亲的伤悲和凄凉,只能狠心,关上柴门,走进风雨交加的路途。而这也让世人不由感叹,这个时候有我这样的儿子还不如没有。

为什么我更欣赏这首诗呢?因为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很多年轻人工作都是在外地,一年到头可能回家就一两次。从心底来说谁不想陪着父母,一家人团团圆圆。但是现实的生活却只能让人离父母远去,这都是无奈之举。而我们所努力的意义就在于,当我们有一天面临这样的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团聚,而不是无可奈何的离去和慨叹。






美诗美文的世界


唐朝的杜甫,在晚上投宿时,碰见了这样的一件事,而后他写了一首诗,把这件事描述了下来,看看里面有一个母亲所做的事情是何等的伟大。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官吏来石壕村抓丁,家里唯一的一个男人,老妇人的丈夫,赶紧翻墙逃走。老妇人开门来对付,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的这句诗,写的好。半夜抓丁的小吏像牛头马面一样,大声喝叱,老太太被吓的哭哭啼啼,官爷呀,我告诉你,我有三个儿子,已经都去当兵了。前几天接到一个儿子来的信,说他的两个哥哥已经战死了,就剩他自己了。我那两个可怜的儿子啊,再也不会回到母亲的身边了。家里边儿再也没有可以打仗的男丁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小孙子,因为家里太穷,吃奶都吃不饱,他的母亲,虽然死了丈夫,还没有离开这个家,出出进进的连个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可怜这孤儿寡母的,以后可怎么活呀?老太太我虽然岁数大了,力不从心,但如果你们非要抓一个人走的话,那就把我抓去吧,我虽然到了前线不能打仗,但是我可以给战士们做口饭吃,今天晚上就走,误不了明天早上战士们的早餐。

杜甫笔下的这个老妇人,三个儿子从军,两个儿子战死,为了孙子的安危,怕小吏把她的儿媳妇抓走,所以毅然决定以年迈之躯去从军,去部队做饭。怕他的老头子突然回来探望,被小吏发现,想连夜就走,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多么伟大的母亲啊。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官吏的憎恶和对这个伟大母亲的敬仰之情,两个儿子都战死了,是何等的心疼,今天为了家人能够继续生活下去,舍身投军而去,晨起与老翁告别的情景,是何等的凄惨和无奈,伟大的女性,伟大的母亲。


AA万代红木


孟郊的《游子吟》


卷帘人88


最能表达母亲伟大的诗就是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可怜天下父母心,母爱伟大!情深似海!

愿每一位做儿女的朋友都不要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孝在当下!善待父母!



丑小鸭167130976


岁暮到家

蒋士诠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不说爱你,只为你遮风挡雨。不言辛苦,只要你好好照顾自己。岁月无情,只愿能慢一点,再慢一点的老去!


岁月奔流不息


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