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茶葉,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


一片茶葉,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


▲文縣碧口鎮馬家山茶園,姑娘們在採摘茶葉。


一片茶葉,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


▲香茶請你喝


一片茶葉,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


▲茶文化旅遊節上的刺繡工藝品


一片茶葉,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



一片茶葉,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


▲炒茶


一片茶葉,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


▲隨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深入推進,美麗隴南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記者 白楊 圖/文

五月的隴南,茶園翠綠,茶葉飄香。

隴南是歷史上重要的茶葉貿易和流通區域。史載,東漢時巴蜀茶葉由成都轉運到武都賣給西北遊牧民族,兩宋時期朝廷設有茶馬場,宋元以後以“秦蜀道”為幹線的茶馬古道遍佈全境。隴南茶文化厚重,民間形成 “客來敬茶”的待客習俗,民間飲(食)茶習俗盛行,農村中老年人喜好罐罐茶,許多地方流行喝麵茶。隴南人婚嫁習俗的“四色”禮“茶糖菸酒”中,茶必居其一。在文縣碧口建有“甘肅茶文化博物館”。

隴南屬我國江北茶區中的北緣茶區,是甘肅唯一的茶葉產區,隴南茶區主要集中在文縣、康縣、武都三縣區交界地帶,與文縣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武都裕河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康縣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重疊共生,生態條件優越,毗鄰四川、陝西茶區,遠離城鎮,谷深林密,天藍地綠,土淨水潔,空氣優良,負氧離子含量高,森林覆蓋率80%以上,是天然氧吧。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生態條件,造就了隴南茶葉具備“高緯度、高海拔、高香氣”的“三高”特質,病蟲害發生少、休養時間長、採摘輪次少,促成了隴南茶產品芽頭重實、內涵豐富、香高耐泡、質量安全無汙染的獨特品質。

隴南茶葉產業開發取得顯著成效,產業化、品牌化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全市茶園面積17.4萬畝,年產茶葉1400噸,產值2.52億元。培育茶葉加工營銷企業68家、農民合作社64個、加工營銷戶887戶,註冊茶葉商標71件,先後有10多個茶產品獲得國際、國內名優茶評比獎項。2015年成立了“隴南市茶葉行業協會”,2016年“隴南綠茶”取得國家地理標誌登記證書。隴南不僅生產綠茶,而且研製成功了紅茶、茯磚茶,呈現“多茶共舞”的景象。隴南茶葉已在省內及青海、新疆、內蒙古等地形成了固定的消費群體和良好的口碑。隴南茶葉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茶葉適生區人均茶葉收入2800元,在一些茶葉種植重點村,茶葉收入佔到貧困戶收入的60%以上。除了種茶賣茶,隴南茶葉還帶動了採茶體驗、休閒旅遊、農家客棧、鄉村民宿、特色餐飲、健康養生等全域鄉村旅遊產業蓬勃發展,推動了數字鄉村戰略和“互聯網+農業”深入實施,目前全市“電商+茶葉”方興未艾,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