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莊煤礦智能化破解“用工荒”

□記者 左豐岐

通訊員 崔鑫 姜萬騰 陶然 報道

本報濟寧訊 第一個刨煤機智能化工作面達產,第一條“機器人”託輥智能化柔性生產線投運,井下無人作業智慧集控系統陸續建成……一系列新舊動能轉換動作落地開花,田莊煤礦煥發新生機。

隸屬山東能源臨礦集團的田莊煤礦煤層薄且含硫化鐵結核,多年來一直沿用炮採炮掘工藝,多次嘗試引進綜採設備均以失敗告終。面對採煤工緊缺且招工困難的現實,田莊煤礦深刻認識到,不淘汰這種落後的採煤工藝,企業就會被淘汰。為此,該礦將薄煤層機械化開採攻關作為頭等大事,成立創客團隊,礦長帶隊研究討論、外出學習,先後在16煤成功推廣應用了爬底式採煤機、騎溜式採煤機,摒棄了炮採工藝,全部實現機械化開採,月產量提高了15%,採掘工卻只減不增,徹底破解了“用工荒”難題,年綜合創效3000萬元。

田莊煤礦又在薄煤層開採工藝上進行了“顛覆”性的探索。他們經過半年多的論證、調研及試驗,在15煤建成了目前國內唯一一個刨煤機智能化工作面,實現了少人和無人值守,人均工效較綜採提高了76%,解決了困擾薄煤層開採的安全、技術、成本等諸多難題,使兗州煤田平均煤厚不足1米的15煤開採成為可能,標誌著該礦正式進入薄煤層開採的“智”時代。

“隨著巷道斷面進一步優化,設備運行的可靠性進一步提高,將來可實現刨煤機智能化工作面每天15人配置,月產1.5萬噸,工效達到40噸/工。”該礦黨委書記、礦長李宗國說。

創新無止境。“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礦用物資商城平臺,利用手機APP可實現物料運輸網上審批、線上下單和現場掃碼收貨等功能,並通過電瓶車、連續牽引車將採煤面上所需的物料運輸到超前支護的最近位置,解決了採掘迎頭最後100米的運輸問題。”該礦物資管理部門負責人介紹。這種“一站式”運輸模式已經運行一年多了,過去運料的崗位工、運輸工減少了一半以上,比傳統軌道運輸方式效率提升了60%。

“一站式”運輸只是該礦實施精幹輔助的一個縮影,輔助運輸系統自動化、智能化改造讓該礦整個輔助系統“脫胎換骨”。目前井下主運輸皮帶系統、主排水系統全部實現了無人值守、遠程控制;汙水處理站、壓風機等都是智能控制、遠程監控。正是通過自動化、智能化改造,該礦輔助系統人員從最高時的600人,逐步精簡到去年的360人,目前只有220人,整個輔助系統實現了精幹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