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峰:科研路上的築夢人——訪中國“雲卒中”數據第一人

一個學生時代的種子萌芽,5年海外潛心學習,浸潤提升。2002年,東部戰區總醫院劉新峰留學歸來,將夢想付諸實踐,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卒中數據庫;一名神經內科醫生,心繫解決患者的問題,將血管內微創介入技術應用於腦血管再通變為現實,並推廣全國,在國內率領著團隊,開創了神經內科介入學科的一個又一箇中國第一。

刘新峰:科研路上的筑梦人——访中国“云卒中”数据第一人

探路介入學科的神經內科醫生

“不斷為患者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始終是劉新峰的職業信條,是他臨床診療、科研、教學、團隊管理幾乎所有工作的基石,這就不難理解他作為一名神經內科醫生,卻在神經介入領域內開展了非常多的開拓性工作,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當我們在臨床中遇到腦血管閉塞的患者,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殘亡,我們束手無策。那個時候我想,作為醫生,我們必須要想辦法通過血管內介入技術實現腦血管再通,才能幫助更多的患者。”劉新峰迴憶道,很多因腦血管疾病殘亡的患者以及他們背後一個個沉痛的家庭,他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他不斷地告訴自己應該為飽受腦血管疾病折磨的患者做點什麼,90年代前後,國內心臟介入技術尚未成熟,但已經可以通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段治療心血管栓塞疾病,而腦血管相關的微創介入技術應用基本為零。

受到心臟介入技術啟發,劉新峰認為介入血管內微創介入手段也一定可以應用到腦血管疾病治療。於是他想去當時醫療技術先進的國家去了解腦血管疾病的治療。1998年,劉新峰去了瑞士洛桑大學攻讀博士。

那個時期國內的醫院在神經領域基本還沒有開展成體系的臨床研究,海外的留學經歷為劉新峰打開新的大門,留學期間他醉心於探究國外如何將臨床研究做得那麼成功。

在瑞士讀博期間,他參與了世界第一個卒中數據庫——瑞士洛桑卒中登記中心的研究項目。劉新峰讀完博士,又去了美國讀博士後,在美國期間,他曾擔任明尼蘇達大學痴呆研究所的主任,主持了多項血管性痴呆相關的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

早年的這段留學經歷,讓劉新峰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研究經驗,也將西方國家利用互聯網技術管理臨床醫學大數據的種子植入他的心中。劉新峰從準備博士論文課題的同時,也開始思考如何打造中國的卒中數據庫。

中國人口基數大,具有非常豐富、寶貴的臨床數據,但卻完全沒有被利用起來。2002年,劉新峰從美國回國後,馬上開始著手主導建立網絡平臺,將東部戰區總醫院自2002年以後卒中治療患者的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血管分段信息、治療數據、併發症情況、隨訪情況等資料按照規範統一的格式錄入數據系統。

就這樣,中國第一個卒中數據庫誕生了。

目前南京卒中數據庫錄入的數據,還包括需要長期隨訪患者的記錄數據,更具系統性,非常便於回顧分析,而且系統內的數據可一鍵導出生成文檔。卒中數據庫不僅僅為患者管理提供了便利,也為卒中救治時間等方面治療提供了有力參考,在臨床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為了擴大卒中註冊數據庫,使之發揮更廣泛的作用。從2010年起,劉新峰又開始著手推動中國卒中介入註冊系統的開發,聯絡全國多家開展卒中介入治療的醫學中心參與,提交卒中患者數據至該註冊系統。截至2018年3月,該註冊系統已經納入26700餘例的患者數據。

牛團隊與時間賽跑 為患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介入治療最為關鍵的是“時間點”,在治療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時間點”,其一:從發病到靜脈注射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tPA)治療的時間控制在60 min內;其二是從發病到股動脈穿刺的時間要控制在90 min之內,以防溶栓不暢,以便及時啟動機械溶栓治療。

為了保證患者能夠在最佳時間點內獲得最優治療效果,通暢的臨床路徑尤為關鍵,一定不能耽誤。

東部戰區總醫院有這樣一支團隊,在劉新峰的帶領下,東部戰區總醫院神經內科早在2004年前後就開始聯合急救、急診、影像等多個學科,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卒中綠色通道,15載春秋裡,365個日日夜夜堅守在崗位上,只為能夠為腦血管疾病患者爭取更多的時間。

“每次其他科室的人跟我們開玩笑都說‘只要看到一個白色的身影在醫院裡面奔跑,那肯定是神經內科卒中綠色通道的醫護人員。’”東部戰區總醫院神經內科護士長候華娟介紹,為了保證流程臨床路徑,劉新峰安排綠色通道卒中小組駐急診值班,全年365天24 h響應,以便卒中患者進入急診科後第一時間啟動綠色通道,享受神經內科醫生陪同檢查、就診的“VIP”待遇。

“流暢的臨床路徑離不開團隊成員之間的緊密配合和協作。卒中小組全年24小時急救和不等待的橋接治療是南總(原東部戰區總醫院的簡稱)的工作特色。” 劉新峰教授說,東部戰區總醫院神經內科擁有獨立的導管室,能夠隨時開展急診介入治療,也為卒中患者爭取了更多時間。

刘新峰:科研路上的筑梦人——访中国“云卒中”数据第一人

綠色通道卒中小組從接收到急診患者的相關信息開始,一線醫生馬上與醫院內部各相關科室,與如急診、影像、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等學科醫生協調聯動,讓所有環節均處於待命狀態。一旦有需要,相關醫生一般能在15 min內到達救治現場投入工作。

當患者到達醫院後,綠色通道卒中小組成員接診並第一時間陪同患者進行CT/ CT血管造影(CTA)檢查,符合溶栓的情況,在急診第一時間進行靜脈溶栓治療;CTA提示存在大血管栓塞, 明確閉塞病情的同時通知導管室做相應的準備,並立即啟動急診介入。

“我們有4~5名醫生和3~4名護士常規值班。其實,這麼多年來,我們腦血管急診綠色通道能堅持下來,真的非常不容易,但為了給更多患者帶來希望,提高疾病的救治水平,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就每年365天、每天24小時這樣堅持下來。”劉新峰坦言。

目前,東部戰區總醫院神經內科在國內率先應用光學相干斷層成像與壓力導絲技術進行腦血管結構和功能的綜合評估,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腦卒中“多模式橋接治療策略”,根據發病時間、病變責任血管及發病機制,選擇不同的策略組合。

據悉,卒中綠色通道每年接診急性腦卒中患者2000餘例,急診血管介入手術300餘例,介入治療700~800例。

好醫生 好領導 好老師

為患者解除病痛疾苦是劉新峰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神經內科領域通常會遇到非常多的疑難病例,入院時一些患者已經昏迷數月,輾轉了多家醫院都被判了“死刑”,患者家屬也基本對患者不報有生存的希望。但面對這些,劉新峰從來都不會輕易放棄,經過數天甚至是幾個月的不斷嘗試、努力,最終找到患者的治療方案。

“很多人躺著進入我們科室,在主任帶領下經過積極救治,他們能夠走著離開醫院,這些病例會讓我們覺得我們的工作特別有成就感,特別有價值。”候華娟說。

作為一名臨床醫生、管理者、科研工作者,劉新峰工作行程緊密,他的學生、同事對他一致的印象是高效如鐘錶的分針,但對於患者,他從來一點兒都不吝嗇花功夫。

“不管手術時間多長,主任有多累,手術結束他都會把患者護送到病房,然後交代患者家屬一些注意事項,第二天早上七點左右他還會再次來到患者床邊,詢問了解患者的情況。”在候華娟的印象中,劉新峰所負責過的每一例手術患者,不管工作多忙多累,他從不會忽略細節問題,手術完成後一定要親自護送患者回病房。

“介入手術有輻射,手術時需要穿著幾十斤重的鉛衣操作。有時一些手術要花好幾個小時,主任從頭跟到尾,中途幾乎不休息。手術結束,他的後背常常完全汗溼。”候華娟說。

在候華娟看來,劉新峰給自己的關注似乎是最吝嗇的,“大概在2~3年前,主任得了闌尾炎,但他一直堅持工作,拖著沒有治療,直到闌尾穿孔他才去治療。他們醫生往往是這樣,總想著醫治他人,卻常常忽略自己。”

這樣的劉新峰,讓幾乎每一個他治療過的患者都變成了他的“粉絲”。

候華娟介紹,每週四科室大查房,很多患者會早早地起床,梳妝打扮一番,整理好自己的床單位,坐在床邊等著迎接劉新峰的到來。“我記得有一位90多歲的老爺爺,主任查房,一進病房,他就握著主任的手,滿臉笑容地告訴主任‘我是你的粉絲,以後我們村裡有誰得了腦血管病,我都介紹他們來找你治。’”

“作為醫護人員,我們看了這一幕覺得非常地感動,很受感染。坦白說,這些年來醫患關係緊張,但是在我們科室4個大病區,幾乎感受不到,我們看到更多的是醫護之間的真情。”候華娟說,劉新峰對患者的一言一行是整個科室的行動標杆。

刘新峰:科研路上的筑梦人——访中国“云卒中”数据第一人

“每週7天,我們大家至少要保證6天的學習充電狀態。”劉新峰經常在科室例會中這樣強調。

“主任是這樣要求我們的,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偶爾我們也有想偷懶的時候,但是一想到學識淵博的主任還這樣要求他自己,我們也沒有理由偷懶。”候華娟說,劉新峰鼓勵科室醫護人員保持不斷學習的習慣。

“精力充沛、精神飽滿、積極向上、富有創新精神、遇到挫折不服輸。”這是劉新峰的大弟子——東部戰區總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朱武生對劉新峰臨床工作中幾個脫口而出的印象關鍵詞,他表示,在工作學習方面都會以劉新峰為榜樣。

“劉主任總是相信我們能幹好工作,包括年輕的同事,他總是把機會交給大家,他在背後支持我們。”朱武生表示,信任是劉新峰交給他最珍貴的禮物。“劉主任說過,‘只要學生不撒謊,老師要總是信任學生、幫助學生。’,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上,我也是這樣要求我自己的。”

“主任總是鼓勵我們,跟他溝通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優秀都不可以,不優秀也要變得優秀,不然會有種對不起主任信任的感覺。”候華娟說,劉新峰總是能給大家一種讓人自發積極向上的力量,他對規培醫生、外院培訓學習的醫護人員也非常照顧,經常在科室內部會議中強調一定要給予他們理解與幫助,不要增加他們的工作生活壓力。

科研路:以問題為導向 迴歸於臨床

創新之路源自患者的需求,這是劉新峰對自己臨床科研靈感的總結。

“臨床醫生應該基於臨床中的某個疾病,以發現問題為導向,帶著問題去開展研究,一定不要脫離臨床、脫離疾病。”劉新峰認為,臨床實踐不僅有助於醫生髮現問題,更加了解患者,也為科研提供新的思路。臨床問題獲得解決的同時也提高了醫生的醫療水平,最終科學研究又迴歸於臨床,服務於臨床,形成良性的循環。

在臨床的不斷探索中,劉新峰帶領團隊在國內神經內科系統率先開展了腦血管介入診療技術,建立了國際標準的神經介入導管室;配置了國內神經內科系統首臺大平板血管造影機;制定了國內第一個顱內外動脈狹窄血管內介入治療的推薦適應證;編制了我國第一部介入教材和影像教材;完成國際第一例大腦後動脈P2段支架置人術等等,在神經內科介入治療方面開創多項先河。

刘新峰:科研路上的筑梦人——访中国“云卒中”数据第一人

另外,在顱內外動脈狹窄血管成型和支架置入術、溶栓治療、腦血管閉塞後取栓和血管再通等新技術方面,劉新峰團隊也都取得了十分顯著的療效。他們完成的病例多數難度高,手術成功率、圍手術期安全性及術後近期、遠期療效優於國際上大規模臨床研究的結果。

劉新峰介紹,他們團隊很多科研思路都來源於臨床實踐,一些科研成果轉化更是與臨床實踐密不可分。“在操作血管取栓的過程,醫生對取栓的支架會有直觀的感覺體驗,如支架用起來不順手或者總套不住血栓。那麼,作為臨床醫生是有機會第一個提出改造取栓支架的想法。然後與相關企業或者工程人員來商討支架改造的想法是否符合力學原理、是否可行;在各方情況比較順利後再去申請臨床試驗。最後,如果臨床實驗結果符合預期,一個新的、對患者取栓更容易的新產品就誕生了。”

他認為,臨床研究、基礎研究是兩條線,動物實驗應該在發現臨床問題需要驗證機理的時候再去做,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基礎與臨床相結合。因此,他鼓勵更多優秀的年輕醫生迴歸臨床研究領域,不要僅僅一味地去做動物實驗。

“醫學行業發展迅速,每年有大量的新發表的研究、論文,只有不斷地閱讀、學習才能保障把握最新的科研動態。”劉新峰認為青年學者想要把握好科研方向,首先要形成廣泛的閱讀習慣。

同時,在臨床中要始終帶著問題為導向,不要輕易放棄任何問題。他指出,“如果每次碰到問題,總覺得自己可能解決不了,置之不理,最終會逐漸形成不去解決問題的習慣,只是機械性地完成工作。而始終帶著問題為導向,不斷地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尋找答案,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探索,最終迎來的很可能就是一個新突破。”

在劉新峰看來,目前國家科研投入的力度大大增加,同時也大力鼓勵臨床轉化,國內的科研創環境越來越好。以科研人員薪資待遇方面為例,現在,美國博士後的待遇沒有中國的好。他認為科研人員遇到了非常好的發展時期,他相信未來醫療創新轉化也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筆者手記:醫者,仁也

三月的南京,氣溫飄忽不定,乍暖還寒,但一個轉身,便逢一路繁花。3月21日上午,陰天,走在通往東部戰區總醫院外科樓的路上,迎面吹來陣陣涼風,路上的行人不禁裹緊了身上的大衣、加快腳步。

走進外科樓,一股暖流,電梯前人頭攢動,幾乎看不見電梯門。“請大家按高低層排隊進電梯!” “請大家自覺排隊等候!”兩位院內管理人員的指揮聲不絕於耳。很多人等了幾趟電梯,仍然搭乘不上,顯得有點急躁;一位身著白大衣、身材挺拔、始終面帶微笑的男醫生,在人群中格外顯眼,他周邊的人倒很安靜,似乎急躁不起來似的。

等了3趟,筆者終於擠上去了去高層的電梯,下意識留意時間的間隙,白衣醫生已經在安排著電梯裡滿滿的人群了。“不著急,往前部站一點”“後面進來的先出去兩個,電梯很快會下的。”

下了電梯,走進神經內科後,那位白衣醫生疾步走在前面,快筆者一段距離。在筆者向護士詢問劉新峰教授辦公室的空隙,護士指向正走在前面的白衣醫生。那時,筆者才知道,筆者將要採訪的人在排隊等電梯時早已碰面。

在整個採訪過程,劉教授說的最多的是“這個問題可以了嗎?”“我還需要補充嗎?”在介紹學科新進展時,劉教授即使在時間安排非常緊張的情況下,還不斷隨手查找資料、PPT給筆者看他提及的醫學術語、新理念。“我擔心你回去寫的時候,查找起來很麻煩,這樣就方便了。”劉新峰教授邊翻閱網頁邊說道。

採訪前,筆者在腦海中想象過很多個版本劉新峰教授的樣子,這個累累科研碩果、在神經內科介入學科叱吒風雲、做了非常多開拓性工作的醫學家是什麼樣子,而他和藹可親的一面完全出乎筆者的意料。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