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相龙:如何在国际金融治理中贡献中国力量?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历史转折期,金融作为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全球治理转型的一大关键。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缺陷,也为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提供了历史契机。当前国际金融治理存在着哪些弊端?中国应当如何积极参与、勇于担当,提高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地位?

5月9日21:48,CCTV-2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戴相龙为您深度解读《如何建设现代金融,打通经济“血脉”?》,邀您关注!


嘉宾简介



戴相龙:如何在国际金融治理中贡献中国力量?



戴相龙,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博土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天津市市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长期在金融领域领导岗位工作,深入研究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健康发展等重要问题,著有多本工作文集。


戴相龙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地位提高和人民币的影响力提高,应逐步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机构的份额,发挥中国的影响力,也承担相应的义务。

所谓国际金融治理,就是国际社会,当然主要是通过有代表性国家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管理调控,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第一个问题,当前国际金融治理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美元的使用占全世界外汇储备在60%左右,结算货币也是占全世界60%左右,但是美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从1945年的60%左右降到23%左右。另外美国的债务率非常高,所以这种情况和美元的主要地位有些不相称。

第二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主要国际货币,特别就是美元,它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效应。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经济总量和货币影响力决定在国际金融机构的份额。现在国际金融机构的份额,虽然中国有所提高,但是和经济实力还是不相适应。特别是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讨论国际金融重大事项时,它有一票否决权,只要美国一票反对,其它的全部同意都通不过。

中国当前在国际金融治理地位怎么样呢?从人民币国际化来讲,我们人民币在支付货币方面在世界上只算第五位,有时候还会下降到第六位,世界上用人民币做外汇储备的国家越来越多是好势头,但是还是不到2%,所以中国这个影响力还是不大。另外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世界影响还不是很大。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的特别提款权中比例、世界银行的比例,一直到亚洲开发银行的比例,都是比较低的。

我们应该努力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这个问题,在2018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我认为对他这些重要的讲话,我们要认真地学习。

第一个是什么呢?要促进国际货币向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中国在这一点上是明确的。我记得在1999年欧元要问世的时候,当时欧元地区有六、七个国家的首相到过中国,也访问过中央银行,我也接待过,他问我们的态度怎么样,我说我们中国对欧元的使用肯定是支持的、赞同的。欧元问世不久,当时欧元大幅度贬值,我们用新增加的外汇储备购买了欧元,促进了欧元的稳定,同时我们投资也得到很好回报。2009年发生欧洲债务危机的时候,一些国家的金融权威人士都说欧元要崩溃了,但是当时我就认为,欧元会在不断地调整中完善和发展,现在也证明欧元还在稳定发展。我们同时也支持其它货币区域货币发挥作用,加强跟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的联系,来共同来推动国际货币的多元化的发展。

第二个,我们就要通过二十国集团会议,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一起,促进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在执行它的货币财政政策问题上,降低它的负面的溢出效应。

第三,就是逐步地提高中国或者其它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的份额。那么随着我们中国经济地位提高和人民币的影响力提高,我们也希望国际组织、机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世界银行、亚行,都逐步提高中国的份额,也发挥中国的影响力,也让中国承担应该承担的义务,我们也建议国际金融机构要加强国际金融的监管,我们也遵守国际组织对我们提出的金融监管的要求,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它的资金力量,改善它的用款的机制,来达到更早地发现和更好地处置金融风险,来促进经济的全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