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看「金融」

从外看「金融」

某日和老友聊起转行业的情况。她说连我的马术教练都去做金融了,不要太天真,干这一行只有极少数脑子聪明的人才能够存活,最后还有人愿意和你继续做朋友就是万幸。中国13亿人,大部分都是韭菜,收割不完的。

说这番话的朋友是过来人,在多年以前曾经短期涉足过期货。

再回想起一年前,书店的合伙人专门致电给我,严肃阻止我的跨界行为。在她眼中,资本市场犹如洪水猛兽,一旦被咬住就会堕入深渊。她怕我沾惹其中,更怕我宣扬传播,误导他人。

合伙人的本行是从事期货期权软件开发公司。想必是接触听闻过一些行业事迹。

这两位严格来说,不算是外行,竟然都谈虎色变。相信大部分未能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带有类似的观点:一旦进入金融交易等同于落入无底深渊,这是一条有去无回的末路。

这说法也许没错。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过往的经历来判定一件事物的本质,她们的所见所闻都让自己有所体会。

从外看「金融」

但恰恰我是个还有点儿倔强的家伙,并非自以为比别人更聪明,也不是对事物毫无敬畏之心,只是对没亲自体验过的感悟不愿意过早下任何结论而已。

过去经验的不多。早些年曾参与过几个小型的股权投资项目,其中有一个仍在进行中,另一个偶有分红但远远不如预期目标,还有一个退回股权但本金回了。最糟糕的是二年前投的美国EB-5酒店项目,到今天还在梳理不清中。这些都是因为自己审核项目不够专业严谨因而没能达到理想效果。后来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体验更是不多,仅买过一次封闭式基金,因遭遇股灾而亏损。

按常理来说,频频失利的人更应一遭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可我认为这些失败的原因或许并不仅仅是市场的问题,有时候是因为对项目本身及执行团队的不够清晰,而妄下判断;有时候是投入资金时只顾看项目方画的饼,却没能理性梳理风险;更多的时候是缺乏一个正确的投资方向和理念。这些必须通过学习和深究才能建立。

话说金融的本质是资金的融通,涉及到的学术领域非常广阔,交易只是金融投资的一个微小动作,个人投资者未必都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个动作背后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专业精英眼里,探寻这些蛛丝马迹才是真正的功力。

越是触及,越能明白金融为什么能成为现代人追捧的热门学科。因为它既研究机构,市场,又寻找经济的运动规律,这其中的内涵深远,与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都息息相关,说金融和法律是人类最智慧的结晶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从外看「金融」

短短一年,学习金融带给我的收获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层面,那些需要累积消化的理论和实践只要给出专注和大量时间,终归都必有成效。

其实金融真正让我深以为然的是它衍生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业精神。这些无一不让人发生快速转变和成长。思维无限扩张,意味着你有能力打破阻碍自己思考的局限,

在过程中,我能够真切感受到自己不断向前,扩张边界,直至破局而出。

见识了业界前辈被金融市场历炼后的武艺,就发现高超者到最后必然已放下固有招式,跌宕起伏反而是他们随风起舞的助力,轻盈又从容。

正如前一段时间美股暴跌引发的全球股市震荡,抄底者按捺不住内心激动慌张大量投入,见跌又顿时急忙抽身,这一来一回完全失去方寸。就好比身临刀剑条件反射用手臂抵挡的莽夫,伤痛深不见底,心神慌乱不堪,到最后只能任市场宰割。

其实那些坚持辛勤耕耘,经历过腥风血雨的资深投资者无法用只字片语表达出对金融投资的感受,因为他们深知这些都只是个人有限的阶段性观点,这个市场每一天都在变化着,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太多,唯有一步一个脚印跟着市场学习,跟自己的失败学习才有可能走得更远。

中国金融行业正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精英在推动着市场前进,新一代的年轻人群开始密切关注和跟进学习,他们更在意理念和方向,既不抗拒,也不迷信。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好奇,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贡献的?如何创造价值的?金融的逻辑是什么?

到今天,按照有据可查的定义,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

我期盼中国金融市场越来越成熟完善,更多的投资者不只是沉溺交易,而是去习惯了解交易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我期盼具备正确投资理念的合格投资人越来越多;我期盼每个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作为一颗小小螺丝钉都能够起到正面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8,我期盼我们的存在不止是进行一份工作或是索取收益,而是能够在这片领域有所成长和促进。

从外看「金融」

从外看「金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