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花錢上寫作課,不如讀《文心》

與其花錢上寫作課,不如讀《文心》

出版:三聯書店

現在有很多付費的寫作課,但是真正想要觸摸到寫作的本質,不如認認真真讀一讀《文心》這本書。

作者夏丏尊、葉聖陶,二位都是當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從業者,都做過多年的教師,所以《文心》雖然寫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但是他們深諳學生在中學階段的求學需求,也深諳教師的教學需求,一經推出就成為當時的暢銷讀物。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對於現在的寫作者依然有非常重大的指導意義,堪稱經典永流傳。

這本書雖然是講讀與寫,但是“用故事來經營全書,具有戲劇性和情景教學的優點”。書中知識點多如繁星,包括如何讀古書、注意讀書的語調、學習和創作各種文體(日記、詩、戲劇、小說與敘事文、新體詩、讀書筆記等)等,這些知識點就像一個個小錢,而這本書就是錢索子(這個比喻來自書中《關於文學史》),把一個個小錢巧妙地穿起來,用故事的形式讓我們看得既有趣味又有很深的代入感。

作為一個常年寫點東西的人,讀這本書必須受益匪淺,當然最重要的是教給我很多寫作的基本功,讓我認識到自己的寫作存在哪些問題,另外書中除了讀與寫,更通過老師和學生們展現了當代的精神面貌,人們的謙遜有禮和真誠友愛也是我們現代人應該學習的做人做事的準則。

寫作,是生活中的一個項目,就像吃飯、喝水一樣,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只有認識到這一層,我們才瞭解寫作的意義,寫文章不是“作家”的專職,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一件事,也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一件事。職場人士到年底要寫年終總結,平時要寫工作郵件,甚至你給別人寫個便條,這都是寫作的一部分。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寫作,必須注意:

1.在思想習慣和言語習慣上多做留意,“用詞、用語處處適當,每一句話意義都完全,也並不累贅,而且一直到底,互相連貫,彼此照應”,這都是基本功,做好這些就能保障文字的通順。

現在很多網絡爆文連最基本的文字通順都做不到,如果不是看《文心》,自己已經忘記要留意文章的用詞、邏輯性、結構性,已經把先前學過的寫作的基本常識忘記了,或者說,自己從來沒有這樣系統地學習過寫作的基本常識。

《文心》適合每個人閱讀,如果能從中學開始閱讀則是非常幸運的事情,因為能為以後的寫作打下堅實基礎。

2.文章需要用心組織。組織文章的方法是“回問自己”,大道至簡,這四個字深深寫進了我心裡。

我一直在豆瓣上“隨心所欲”記錄生活,是“就意念的次第信手寫著的”,寫完就完了,從來沒有“回問自己”,為什麼要寫這樣一篇文章?我們要表達什麼?我們想寫給誰看?為什麼要選擇這個素材?這個素材對文章主旨有用嗎?

我也聽過一些網絡寫作課,是教大家“拘守著公式,把自己的意念像填表格一般填進去的”。好像大家只要學會了公式,就能出師寫爆文賺大錢。寫文章又不是做數學題,套用公式就能寫出好文章,那不是天方夜譚嗎?

寫作是積累的過程,如果一定要學習寫作,除了把《文心》多讀上幾遍,更要從“不用文字寫的書”上多留意。寫作的素材大部分是從生活中而來,所以一定要認真生活。

3.這是一本關於讀與寫的小說,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我們有更多認同感。

我是一位國學禮儀老師,最近有些人在批判《弟子規》,說它根本不配做國學經典讀物,而幼兒園又要求學生背誦,他們義憤填膺地質疑我們的教育是要培養順民嗎?

書中提到當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書籍、廣告都加上“國學”二字,學生們為之困惑,王仰之老師微笑著向學生們解釋,“對待思想、學術不能憑主觀的愛憎的,最重要在能用批判的方法,還它個本來面目。”“就是要考究出思想、學術和時代、社會的關聯;它因何發生,又因何衰落。”《文心》的這段話恰恰解答了大家的質疑和困惑。

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書中幾位同學樂華、大文、錦華等就像我的同學一般友好,王仰之則像我的老師一般親切。書中提到家裡沒有辦法支付學費,樂華不得不離開學校而去工廠做工,作為讀者不得不為樂華深感痛惜,我已經把自己看作他們中的一分子了。

寫作,是生活中的一個項目,就像吃飯、喝水一樣,所以我們都應該讀一讀《文心》這本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