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有十八路反王,为何最终是李渊得到天下?

一片树叶54


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这是小说的说法。隋末天下大乱,各处起兵,这个灭那个兴,说十八路六十四路恐怕不是说多了,而是说少了。然而各路烟尘最后都汇集成一股股沙尘暴,各自席卷一方。

一、真正能与李渊争天下的大势力有哪些

能够与李渊争天下的,大概也就西北的薛举、李轨,河南的李密、王世充,河北的窦建德、刘黑闼,幽州的高开道、罗艺,江南的杜伏威、辅公祏、李子通、沈法兴等人、江陵的梁朝宗室萧铣,靠近突厥直接威胁李渊太原基地的刘武周、梁师都,还有山东西部的徐圆朗,以及杀了隋炀帝的宇文化及。

要说对李渊威胁最大的,薛举是一个,曾在浅水原大败李世民的大军,震动了关中。直接威胁李渊太原基地的刘武周是一个,梁师都是一个。有称霸天下野心的李密是一个。拒守洛阳的王世充是一个。以仁德之名大得人心的窦建德(后来的刘黑闼)是一个。不过这七人而已。

其他人势力虽然大,但要么只是割据一方没有更大野心的守土之主(譬如说李轨、萧铣),要么是没有什么主张、眼界不高的大盗(譬如说杜伏威、徐圆朗),要么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譬如说宇文化及),要么就是后来投降唐朝、成为唐朝盟友的人(譬如说罗艺),都没有给李渊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反倒因为他们各自之间的矛盾,给了李渊可趁之机。

二、在与这些人的对垒中,其实李渊优势很明显

1、李渊有稳固的太原基地。李渊是太原留守,占据太原名正言顺,不像其他各股势力还要靠自己先造反,先去打下来,这就领先不少了。何况在隋朝时期,太原是北方重镇,既要防备突厥,又要满足隋炀帝的巡游之乐,太原的城防、兵力本来就在天下数一数二。我们还可以回看一下,隋朝之前,太原稍早的历史。太原其实是北齐王朝的起家之地,是北齐比其首都邺城还重要的军事之都,北周灭北齐,乃至于隋朝,这里只会强化、不会削弱。因此,要说隋末的天下起兵之地,恐怕找不出比太原更合适的地方。在第一步上,李渊已经大占胜场。

2、天下有四条路可以进攻长安所在的关中,而从山西攻入是最具优势的一条,占据了关中,在形势上已经是半个天下在手。要攻入关中,北有萧关、南有武关,但最有优势的两条路一个是从西北的陇上从高而下攻入,一个就是从如今山西的河东地带渡河攻入。本来西北的薛举也有这个优势,结果被李渊抢了先,薛举因此来争关中,李世民在浅水原惨败,震动了整个关中。幸好此时,薛举暴死,其子薛仁杲继位,这才给了唐朝缓冲的机会,否则还不知道会怎么样。然而,李渊到底是占据了关中,以古代的形势来,除了西北的薛家很危险,其实他已经占据了不败之地。

3、朋友们是否发现,李渊与主要与他争天下的七个人相比,其原本的声望、地位是最高的。无论薛举、刘武周、梁师都、窦建德、刘黑闼、王世充,要么起自于平民、盗贼,要么起自于小吏,最多也就是个地方豪族,而李渊是什么?从他爷爷李虎开始,是西魏、北周、隋朝三朝的最高贵族,李渊是北周、隋朝两朝皇后的外甥,无论官位、爵位,他都在这些人中最为显赫。能与他比身世的,只有一个李密,李密同样是八柱国的后代。但关键问题在于,到李密时,他的家族显然已经没落,李密居然在隋炀帝时期没当到什么官,还因为跟随杨玄感造反,成了朝廷通缉的反贼。从这一层说,李密空有贵族的身份,却丝毫没有得到贵族的好处。李渊有了这层优势,比这些人更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譬如李渊入关中,一众的关中反贼、一众的隋朝遗臣都向他投降,这是其他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4、其实,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李渊这一边,因此他可以迅速削平天下。天时在于隋朝已经失尽人心,但关陇贵族们仍旧掌握的巨大的资源,急需一个新的代言人。这时候,李渊的身份成为他极大的优势,天下几乎没有第二人可以和他相比。地利在于,他的太原基地本来就是当时最好的起兵之地,何况他还占据了几乎处于不败之地的关中。人和在于无论隋朝的官员,还是起兵的盗匪们都觉得投降给李渊是最好的选择,恰恰李渊还表现得宽容容众又一派谦虚的样子,而关东的强大诸侯们恰恰相反,互相混战,自削实力,却只能坐看关中的李渊壮大。

有人问,李密的瓦岗本来最强大,为什么反倒搞不过李渊。需知,李渊当时只需要关着门把薛仁杲收拾了,就万事大吉。而李密却得和北上的宇文化及乱战,和洛阳的王世充乱战,还得顾及窦建德、徐圆朗等人。

5、李渊有一只强大的李家军。没错,那些割据的势力都有一只庞大的军队,但像李渊这样有一只忠心又听指挥的李家军的,却绝对不多。这是因为李家从西魏开始,就是强大府兵的头头,那时候的府兵虽是国家的军队,却实际上和他们的主帅有很强的依附关系。正因为如此,李渊起兵后,连他女儿也能在关中组织起一只部队来,还战无不胜。其他势力,显然都不具备这种条件,比如说李密,他的军队虽然庞大,但其实都是造反的盗贼和流民组成,因此眼光短浅,守着洛口仓能吃饱饭就好,因此彻底粉碎了李密原本打算入关争夺关中的计划,结果,瓦岗军陷入了四战之地。

说了这么多,李渊为什么能夺取天下,应该很清楚了。


星火辰


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关陇贵族的概念,从宇文泰设八柱国开始,托周改制而实行鲜卑化的政策导致出现了历史上新的贵族阶层关陇集团,上层将相虽不停变换,固化下来的实力人脉积聚成世家望族,这些人财势力足,举手投足左右天下,宇文护能建周代魏,杨坚能够轻易取代北周也是因有这些势力作为后盾存在。这股势力的存在,无论谁当上皇帝都难以安枕,杨坚如是,杨广也如是,父子二代不遗余力引入清流,打击关陇贵族,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间接导致亡国和李渊的代起。


杨坚父子特别是杨广的不遗余力打击世袭贵族,通过把爵位世袭改为五等爵制,系列削弱行为动了关陇集团的蛋糕,这些人也没有坐以待毙,通过联姻抱团等方式取暖形成派中有派,上层斗争白热化,体现在杨广对破齐破突厥有大功的元老大臣杨素,表面虽恩宠,在他生病期间派出御医诊治,暗地里却常常问杨素还能活多久,杨素心知皇帝的忌惮,宁愿不吃药祈求早点死,杨素儿子杨玄感也是因为受不了杨广的猜忌乘势起兵,兵败自杀,皇权与贵族的斗争大体如此。(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待到隋炀帝三征崩盘,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杨广灰心丧志,假借出游逃遁江都,留下二个孙子分别镇守洛阳长安抵挡义军。这时,李广的姨表兄,太原留守李渊看准时机起兵,一路招降纳叛,直取重心攻克长安,不足半年,树起一股屹立于义军之林的势力,出手的快速与稳准狠,令天下人侧目。(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到第二年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李渊见机会来了便踢开杨侑自己称帝建国。随后四处讨平各支义军。

李渊的快速成功取代隋朝,与他个人的身份有关,李渊祖父李虎,西魏八柱国之一,老牌的北周关陇贵族,在上层根深叶茂,又与杨广有姨表关系,拥有不少人脉,他的能够成功,恰好与杨坚杨广打击关陇贵族的努力有关,李渊重拾起贵族代言人的旗帜,左右腾挪,提出要恢复文帝旧制,反对杨广之后对关陇贵族的掺沙子和稀释削弱的做法,当然得到大量旧勋官旧贵族的支持,如王珪、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矩等,无不归心辅助。同时,在未起事前李渊已经上下其手未雨绸缪,外联突厥,安插心腹在长安策应,对外示之以弱,在儿子李世民的推动辅助下,谋定而后动,终于取得天下。


南方鹏


杨广荒淫无道,穷兵黩武,一意孤行,,终于引发天下大乱。

杨广三征高句丽,实施全国征兵,道路上就经常有数十万人昼夜不停的增援,沿途都布满了尸体,又征发民夫运量,运粮的农夫一去不复返,致使田园荒芜。山东河南又发大水,淹没30余郡,而且地方官员又贪婪又残忍,所以官逼民反,山东省境内,王博,窦建德,张金称,高士达先后聚众起兵,613年,杨玄感于黎阳起兵,西攻潼关,虽然杨玄感兵败被杀,其党也被杀3万余人,流放6000多人,然全国民变也不可自制。

隋唐政权交替之际,内战长达13年之久,人民苦不可言。

十八路反王说法不一,《说唐全传》的18路反王是指:

瓦岗程咬金称混世魔王,相州高谈圣称白御风王,苏州沈法兴村上梁王,山后刘武周称定阳王,济宁王薄称知世王,济南唐壁称济南王,胡广雷大鹏称楚王,江陵萧铣称大梁王,河北李子通称寿州王,鲁州徐元朗称净泰王,武林李执称净梁王,楚州高士达村楚越王,明州张称金称齐王,幽州铁木耳称北汉王,夏州高士远村夏明王,沙陀罗于突殿英王,陈州吴可宣称勇南王,曹州孟海公称宋义王。

隋末法王中,真正比较厉害的有这几位,夏王窦建德,魏公李密,定杨可汗刘武周,唐王李渊,洛阳王世充。可以说隋末的天下就是他们几位在争。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隋朝末年,各地起兵抗暴的变民首领,几乎是比暴君还要残暴的匪徒,其中只有夏王窦建德,从平民中崛起,而能保持善良,可以说在中国5000年历史上都是比较少见的,可惜天命不归他,在最紧要的关头,他马前失蹄,从而失败被擒。

李渊为何最终能得到天下?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天命所归。李世民有几次都差点失败被擒,可突然又转危为安,不能不说是天意。

第二,李唐集团运用了正确的谋略。直接西攻长安, 控制长安,且不急于称帝,而是保杨侑为小皇帝,最大限度的减少阻力。

第三,李密,王世充等比较大的军阀之间互相大战,消耗了实力,也为李唐集团赢得了时间。

第四,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李建成,都是一代豪杰,能知人善任,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能善待百姓,天下人心逐渐归附,最多夺取的天下。

这便是李渊能得到天下的原因,各位同意否?


七七43430


隋朝末年,隋炀帝无道,导致天下大乱,反隋势力数不胜数,其中以十八路反王为伐隋主力,而其中的李渊为何最后却能夺得天下江山,溯其原因,李氏得其民心,与世家大族的支持。

617年李渊于晋阳起兵,所到之处胜战连连,宽待百姓,赢得民心。<strong>

其二子李世民,少年英雄,领兵打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其不愧为英雄出少年。

同年11月李渊攻入长安,稳定后开始攻击各路反王,而李密与王世充因为争夺洛阳,早已两败俱伤。

于618年废隋建唐,李渊称帝,始为唐高祖。<strong>

后秦王李世民率军平定反王,大唐一统,最终开创300年的大唐盛世。


是止于103


因为李渊李世民爱护人民,许多政策都惠民利民,依靠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打的是人民战争,所以才能成功。


乐天派135319172


李渊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大力发展军事,注重培养人才;得到了瓦岗寨秦叔宝,程咬金等大将的帮助;隋炀帝杨广的荒淫无道,无休止的加征赋税,民不聊生,导致天下大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