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有十八路反王,為何最終是李淵得到天下?

一片樹葉54


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這是小說的說法。隋末天下大亂,各處起兵,這個滅那個興,說十八路六十四路恐怕不是說多了,而是說少了。然而各路煙塵最後都彙集成一股股沙塵暴,各自席捲一方。

一、真正能與李淵爭天下的大勢力有哪些

能夠與李淵爭天下的,大概也就西北的薛舉、李軌,河南的李密、王世充,河北的竇建德、劉黑闥,幽州的高開道、羅藝,江南的杜伏威、輔公祏、李子通、沈法興等人、江陵的梁朝宗室蕭銑,靠近突厥直接威脅李淵太原基地的劉武周、梁師都,還有山東西部的徐圓朗,以及殺了隋煬帝的宇文化及。

要說對李淵威脅最大的,薛舉是一個,曾在淺水原大敗李世民的大軍,震動了關中。直接威脅李淵太原基地的劉武周是一個,梁師都是一個。有稱霸天下野心的李密是一個。拒守洛陽的王世充是一個。以仁德之名大得人心的竇建德(後來的劉黑闥)是一個。不過這七人而已。

其他人勢力雖然大,但要麼只是割據一方沒有更大野心的守土之主(譬如說李軌、蕭銑),要麼是沒有什麼主張、眼界不高的大盜(譬如說杜伏威、徐圓朗),要麼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譬如說宇文化及),要麼就是後來投降唐朝、成為唐朝盟友的人(譬如說羅藝),都沒有給李淵造成實質性的威脅,反倒因為他們各自之間的矛盾,給了李淵可趁之機。

二、在與這些人的對壘中,其實李淵優勢很明顯

1、李淵有穩固的太原基地。李淵是太原留守,佔據太原名正言順,不像其他各股勢力還要靠自己先造反,先去打下來,這就領先不少了。何況在隋朝時期,太原是北方重鎮,既要防備突厥,又要滿足隋煬帝的巡遊之樂,太原的城防、兵力本來就在天下數一數二。我們還可以回看一下,隋朝之前,太原稍早的歷史。太原其實是北齊王朝的起家之地,是北齊比其首都鄴城還重要的軍事之都,北周滅北齊,乃至於隋朝,這裡只會強化、不會削弱。因此,要說隋末的天下起兵之地,恐怕找不出比太原更合適的地方。在第一步上,李淵已經大佔勝場。

2、天下有四條路可以進攻長安所在的關中,而從山西攻入是最具優勢的一條,佔據了關中,在形勢上已經是半個天下在手。要攻入關中,北有蕭關、南有武關,但最有優勢的兩條路一個是從西北的隴上從高而下攻入,一個就是從如今山西的河東地帶渡河攻入。本來西北的薛舉也有這個優勢,結果被李淵搶了先,薛舉因此來爭關中,李世民在淺水原慘敗,震動了整個關中。幸好此時,薛舉暴死,其子薛仁杲繼位,這才給了唐朝緩衝的機會,否則還不知道會怎麼樣。然而,李淵到底是佔據了關中,以古代的形勢來,除了西北的薛家很危險,其實他已經佔據了不敗之地。

3、朋友們是否發現,李淵與主要與他爭天下的七個人相比,其原本的聲望、地位是最高的。無論薛舉、劉武周、梁師都、竇建德、劉黑闥、王世充,要麼起自於平民、盜賊,要麼起自於小吏,最多也就是個地方豪族,而李淵是什麼?從他爺爺李虎開始,是西魏、北周、隋朝三朝的最高貴族,李淵是北周、隋朝兩朝皇后的外甥,無論官位、爵位,他都在這些人中最為顯赫。能與他比身世的,只有一個李密,李密同樣是八柱國的後代。但關鍵問題在於,到李密時,他的家族顯然已經沒落,李密居然在隋煬帝時期沒當到什麼官,還因為跟隨楊玄感造反,成了朝廷通緝的反賊。從這一層說,李密空有貴族的身份,卻絲毫沒有得到貴族的好處。李淵有了這層優勢,比這些人更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譬如李淵入關中,一眾的關中反賊、一眾的隋朝遺臣都向他投降,這是其他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4、其實,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李淵這一邊,因此他可以迅速削平天下。天時在於隋朝已經失盡人心,但關隴貴族們仍舊掌握的巨大的資源,急需一個新的代言人。這時候,李淵的身份成為他極大的優勢,天下幾乎沒有第二人可以和他相比。地利在於,他的太原基地本來就是當時最好的起兵之地,何況他還佔據了幾乎處於不敗之地的關中。人和在於無論隋朝的官員,還是起兵的盜匪們都覺得投降給李淵是最好的選擇,恰恰李淵還表現得寬容容眾又一派謙虛的樣子,而關東的強大諸侯們恰恰相反,互相混戰,自削實力,卻只能坐看關中的李淵壯大。

有人問,李密的瓦崗本來最強大,為什麼反倒搞不過李淵。需知,李淵當時只需要關著門把薛仁杲收拾了,就萬事大吉。而李密卻得和北上的宇文化及亂戰,和洛陽的王世充亂戰,還得顧及竇建德、徐圓朗等人。

5、李淵有一隻強大的李家軍。沒錯,那些割據的勢力都有一隻龐大的軍隊,但像李淵這樣有一隻忠心又聽指揮的李家軍的,卻絕對不多。這是因為李家從西魏開始,就是強大府兵的頭頭,那時候的府兵雖是國家的軍隊,卻實際上和他們的主帥有很強的依附關係。正因為如此,李淵起兵後,連他女兒也能在關中組織起一隻部隊來,還戰無不勝。其他勢力,顯然都不具備這種條件,比如說李密,他的軍隊雖然龐大,但其實都是造反的盜賊和流民組成,因此眼光短淺,守著洛口倉能吃飽飯就好,因此徹底粉碎了李密原本打算入關爭奪關中的計劃,結果,瓦崗軍陷入了四戰之地。

說了這麼多,李淵為什麼能奪取天下,應該很清楚了。


星火辰


陳寅恪先生提出的關隴貴族的概念,從宇文泰設八柱國開始,託周改制而實行鮮卑化的政策導致出現了歷史上新的貴族階層關隴集團,上層將相雖不停變換,固化下來的實力人脈積聚成世家望族,這些人財勢力足,舉手投足左右天下,宇文護能建周代魏,楊堅能夠輕易取代北周也是因有這些勢力作為後盾存在。這股勢力的存在,無論誰當上皇帝都難以安枕,楊堅如是,楊廣也如是,父子二代不遺餘力引入清流,打擊關隴貴族,擠壓他們的生存空間,間接導致亡國和李淵的代起。


楊堅父子特別是楊廣的不遺餘力打擊世襲貴族,通過把爵位世襲改為五等爵制,系列削弱行為動了關隴集團的蛋糕,這些人也沒有坐以待斃,通過聯姻抱團等方式取暖形成派中有派,上層鬥爭白熱化,體現在楊廣對破齊破突厥有大功的元老大臣楊素,表面雖恩寵,在他生病期間派出御醫診治,暗地裡卻常常問楊素還能活多久,楊素心知皇帝的忌憚,寧願不吃藥祈求早點死,楊素兒子楊玄感也是因為受不了楊廣的猜忌乘勢起兵,兵敗自殺,皇權與貴族的鬥爭大體如此。(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待到隋煬帝三徵崩盤,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楊廣灰心喪志,假借出遊逃遁江都,留下二個孫子分別鎮守洛陽長安抵擋義軍。這時,李廣的姨表兄,太原留守李淵看準時機起兵,一路招降納叛,直取重心攻克長安,不足半年,樹起一股屹立於義軍之林的勢力,出手的快速與穩準狠,令天下人側目。(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到第二年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李淵見機會來了便踢開楊侑自己稱帝建國。隨後四處討平各支義軍。

李淵的快速成功取代隋朝,與他個人的身份有關,李淵祖父李虎,西魏八柱國之一,老牌的北周關隴貴族,在上層根深葉茂,又與楊廣有姨表關係,擁有不少人脈,他的能夠成功,恰好與楊堅楊廣打擊關隴貴族的努力有關,李淵重拾起貴族代言人的旗幟,左右騰挪,提出要恢復文帝舊制,反對楊廣之後對關隴貴族的摻沙子和稀釋削弱的做法,當然得到大量舊勳官舊貴族的支持,如王珪、蕭瑀、陳叔達、封德彝、裴矩等,無不歸心輔助。同時,在未起事前李淵已經上下其手未雨綢繆,外聯突厥,安插心腹在長安策應,對外示之以弱,在兒子李世民的推動輔助下,謀定而後動,終於取得天下。


南方鵬


楊廣荒淫無道,窮兵黷武,一意孤行,,終於引發天下大亂。

楊廣三徵高句麗,實施全國徵兵,道路上就經常有數十萬人晝夜不停的增援,沿途都佈滿了屍體,又徵發民夫運量,運糧的農夫一去不復返,致使田園荒蕪。山東河南又發大水,淹沒30餘郡,而且地方官員又貪婪又殘忍,所以官逼民反,山東省境內,王博,竇建德,張金稱,高士達先後聚眾起兵,613年,楊玄感於黎陽起兵,西攻潼關,雖然楊玄感兵敗被殺,其黨也被殺3萬餘人,流放6000多人,然全國民變也不可自制。

隋唐政權交替之際,內戰長達13年之久,人民苦不可言。

十八路反王說法不一,《說唐全傳》的18路反王是指:

瓦崗程咬金稱混世魔王,相州高談聖稱白御風王,蘇州沈法興村上樑王,山後劉武周稱定陽王,濟寧王薄稱知世王,濟南唐壁稱濟南王,胡廣雷大鵬稱楚王,江陵蕭銑稱大梁王,河北李子通稱壽州王,魯州徐元朗稱淨泰王,武林李執稱淨梁王,楚州高士達村楚越王,明州張稱金稱齊王,幽州鐵木耳稱北漢王,夏州高士遠村夏明王,沙陀羅於突殿英王,陳州吳可宣稱勇南王,曹州孟海公稱宋義王。

隋末法王中,真正比較厲害的有這幾位,夏王竇建德,魏公李密,定楊可汗劉武周,唐王李淵,洛陽王世充。可以說隋末的天下就是他們幾位在爭。

這裡不得不提一句,隋朝末年,各地起兵抗暴的變民首領,幾乎是比暴君還要殘暴的匪徒,其中只有夏王竇建德,從平民中崛起,而能保持善良,可以說在中國5000年曆史上都是比較少見的,可惜天命不歸他,在最緊要的關頭,他馬前失蹄,從而失敗被擒。

李淵為何最終能得到天下?主要有以下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天命所歸。李世民有幾次都差點失敗被擒,可突然又轉危為安,不能不說是天意。

第二,李唐集團運用了正確的謀略。直接西攻長安, 控制長安,且不急於稱帝,而是保楊侑為小皇帝,最大限度的減少阻力。

第三,李密,王世充等比較大的軍閥之間互相大戰,消耗了實力,也為李唐集團贏得了時間。

第四,李淵的兒子李世民李建成,都是一代豪傑,能知人善任,手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能善待百姓,天下人心逐漸歸附,最多奪取的天下。

這便是李淵能得到天下的原因,各位同意否?


七七43430


隋朝末年,隋煬帝無道,導致天下大亂,反隋勢力數不勝數,其中以十八路反王為伐隋主力,而其中的李淵為何最後卻能奪得天下江山,溯其原因,李氏得其民心,與世家大族的支持。

617年李淵於晉陽起兵,所到之處勝戰連連,寬待百姓,贏得民心。<strong>

其二子李世民,少年英雄,領兵打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其不愧為英雄出少年。

同年11月李淵攻入長安,穩定後開始攻擊各路反王,而李密與王世充因為爭奪洛陽,早已兩敗俱傷。

於618年廢隋建唐,李淵稱帝,始為唐高祖。<strong>

後秦王李世民率軍平定反王,大唐一統,最終開創300年的大唐盛世。


是止於103


因為李淵李世民愛護人民,許多政策都惠民利民,依靠的是廣大的人民群眾,打的是人民戰爭,所以才能成功。


樂天派135319172


李淵懂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體察民情,關心百姓疾苦;大力發展軍事,注重培養人才;得到了瓦崗寨秦叔寶,程咬金等大將的幫助;隋煬帝楊廣的荒淫無道,無休止的加徵賦稅,民不聊生,導致天下大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