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經常被吼的孩子,性格一定會有這兩個缺陷

之前我總是教父母要好好地對孩子說話,不少人就留言說,忍不住啊,有時候真的太氣人了;而他們常常是吼了之後又後悔,不吼又忍不住。

我敢說,絕大部分的父母都吼過,但又有多少知道吼孩子的後果呢?

我一親戚家是重慶人,不知道是愛吃辣椒火氣大,還是就喜歡吼,全家都是大嗓門,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天天扯著嗓子說話;一爭吵或者批評孩子,那聲音就像擴音器,小區樓下也聽得見。他家的兩個孩子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老大9歲,由於天天被吼,也學會吼人了,做事說話也靠吼的,尤其是對他弟弟,才不到5歲,幾乎是承受了家裡所有人的吼叫;那弟弟的性格跟老大不同,唯唯諾諾,不愛說話,眼神還老躲閃,從他們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吼叫對孩子的深刻影響。

那些經常被吼的孩子,性格一定會有這兩個缺陷

對孩子的吼叫其實是父母單向的情緒輸出,孩子長期在這種環境中長大,性格就會出現缺陷,呈現極端化,就像我親戚家的那兩個孩子,一個也學會吼,一個懦弱。

我們來看看經常被吼叫,對孩子的性格有哪兩個影響。

1、性格叛逆

打人的父親後面有個會打人的爺爺,喜歡吼的媽媽後面有個會吼的外婆;爸媽的行為會在孩子身上覆制粘貼,一代一代複製下去。

有的孩子性格本來就比較強,如果你經常吼她,短期他可能表面上是屈服的,但是心裡一點都不服,時間長了之後孩子也會吼了,變得叛逆了,而你也說不動他了。

妞妞的媽媽就喜歡吼,而且是不分場合的吼,脾氣暴躁;有一次,吃飯的時候,媽媽又吼了妞妞,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妞妞心裡很委屈,卻也沒發作,但能感覺到她在忍著;後來,大點的時候,妞妞知道反駁了,每當她媽吼她的時候,她也吼回去,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孩子變得叛逆了,她媽也管不了她了。 

管教孩子就像壓彈簧,你壓制的越厲害,反彈的也越厲害;孩子的叛逆很大程度就是父母的壓制,而吼就是壓制的一種表現。

如果你喜歡對你孩子吼,就要想到會有這後果。

那些經常被吼的孩子,性格一定會有這兩個缺陷

2、性格懦弱、自卑膽小

孩子長期被吼,性格一定是呈現兩個極端,要不就是叛逆,要不就是懦弱,就像上面提到的那個5歲孩子。

試想下這樣的場景:

你吃飯怎麼這麼慢啊,快點啊你!
你看你,笨死了,連這個都做不好,真不知道你腦袋怎麼長的。
我說話你怎麼就是聽不懂啊,你是不是專門來氣我的?

吼孩子也是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非常大,長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不行,做什麼都不會得到爸媽的誇獎,下次就不敢再做了。

孩子的心理其實很簡單,你對他吼,他就會認為自己哪裡沒做好,長期對他吼,那他肯定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乾脆不做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的性格。

不僅表現在家裡,即使是跟朋友玩,也會表現出懦弱,膽怯;他怕自己做錯事,不敢做選擇,怕給別人帶來麻煩。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不妨觀察觀察他的爸媽,是不是經常對他吼。

那些經常被吼的孩子,性格一定會有這兩個缺陷

在這裡還是奉勸各位家長,吼孩子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心理創傷,如果你真的忍不住,不妨自己先去廁所發洩完了再跟孩子溝通。

在吼孩子前,好好地梳理自己的心情,控制情緒,經常吼孩子,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如果你已經犯了這個錯,記得好好地跟孩子道個歉,並保證下次不再犯,孩子才會重新信任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