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縱橫雖然沒當過兵,卻也知道當兵體檢中對視力的要求很高,有著嚴格的硬性標準,一旦視力不達標,想要當兵就有點費勁了。

看二戰時期的照片,為什麼很多日本士兵都戴著眼鏡呢?難道不影響作戰嗎?今天,縱橫就和大家梳理一下,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為何那麼多的“眼鏡”。

二戰初期日本的眼鏡兵是日本軍隊素質高的表現

眼鏡是文化人的象徵,沒有幾個人是天生就是近視的,很多都是用眼過度造成的,當然戴眼鏡的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的也不一定戴眼鏡,但是從大概率來講,戴眼鏡和有文化還是呈正相關的關係。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日本從明治維新後就開始將教育作為頭等大事,1872年頒佈了《學制》,開始進行教育推廣與改革工作,儘管日本的教育有灌輸“忠君愛國”“軍國主義”的思想,但是普及教育缺失推動了日本的文化發展,在日俄戰爭前的1902年初小學入學率達到90%,基本上普及了小學教育,1907年日本政府更是將義務教育年限由原來的4年延長為6年,到1920年日本義務教育比例高達99%。

在加強推廣普及義務教育的同時,日本也在推廣大學教育,由918年的5所變成1929年的46所,學生也由9040人增加到67555人,可見在二戰前日本教育的發達程度,在二戰前已經是亞洲教育最發達的國家。

當然,日本的軍事教育也是極其發達的國家,每一個日本軍官都是經歷過軍校教育的,日本軍事教育體系包括三年學制的陸軍幼年學校,再擇優升級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在聯隊實習過再報考陸軍大學。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關於陸軍大學的學制縱橫沒有找到相關資料,但是通過查找日本畢業於陸軍大學的戰犯可以得出,大部分學員都在八年左右。

可以說,想要在日本當一個軍官,那必然是經過很繁雜的學業的,沒有經歷過完整軍事教育的人,想要擔任軍官是很困難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在二戰中很多軍官和士兵都戴著眼鏡。

與日本教育形成鮮明對比的近代中國教育水平

從戰爭的角度來說,有文化的人在打仗的時候也比沒有文化的人厲害,因為有文化的人更有自己的信仰,作戰積極性高,尤其是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人,更懂得報效國家。

在兵種的分配上,有文化的人更適合裝甲坦克兵,炮兵,工兵,偵查兵等兵種,而沒有文化的士兵,智商再不夠的話,只能是排頭兵,也就是炮灰了。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中國古代一直以科舉教育為先導,以精英教育為主要形式,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夠讀書,直到清末新政時才廢除科舉建立近代學堂,與此同時日本的小學教育已經普及。

清朝被推翻後,軍閥混戰時期的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中國的教育還是依賴於庚子賠款的退款逐步建立起來的。

當然,對近代中國教育影響最深的其實也是日本,當時大量知識分子到日本去求學,然後回到中國反哺中國教育,單就軍事教育而言,在二戰前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中國留學生就多達1600人,民國初期創辦九期的保定軍校一共才培養6000多人。

蔣介石當年在日本連陸軍士官都沒有靠進,而是在東京振武學校混了個文憑。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但是蔣介石也深知,知識青年在戰場上的重要性,在抗戰時期,蔣介石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口號“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蔣介石在演講中說:“知識青年有知識,有自動判斷的能力,隊伍中增加一個知識青年,就相當於增加了十個普通士兵”。

蔣介石招募的學生兵大部分接受的都是特種技能訓練,並沒有當衝鋒陷陣的大頭兵。

二戰時期日本政府對參軍士兵的要求

文化再高也怕菜刀,二戰之前,即使日本軍隊為了讓知識分子參軍想盡了辦法,但是並不代表日本徵兵的時候沒有標準,尤其在戰爭前期對士兵選拔還是很重視的。

在二戰之前,日本政府將適齡參軍青年以身體指標分為五等,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種,完全符合參軍條件的,屬於甲種,一般視力不好的都處於乙等以下,智力不好的或者身高不足145cm的,處於丁種,還有完全不適合服兵役的,劃分為戊種。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一般來說甲等、乙等為現役;丙等為國民兵役;丁等免除兵役;戊等為來年再次體檢。

可見,近視在一定程度的還是允許範圍之內,但是嚴重近視的話,可以就不是現役士兵,而是後備役,但是到了二戰後期,大量眼鏡士兵的出現,則與前面所說的接受教育是兩碼事了,這純粹是人數不夠了,瞎子也要上戰場了。

二戰中後期日軍中出現大量的“眼鏡”則是人不夠了

在戰爭中對視力要求最嚴格的國家,美國應當算是要求最嚴的。

在看二戰時期的美劇大家應該會看到,美國士兵是很少戴眼鏡的,比較有趣的一個事情是,在二戰時堅持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杜魯門總統,早年參軍,差點因為視力問題沒有入伍,後來自己背下視力表才矇混過關,說來也是一段軼事。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日本雖然一直想要做得比美國好,自身實力擺在那了,想要超越美國是不可能的。

儘管日本當時也像模像樣的搞了專門的醫官負責檢查,將日本士兵按照身體素質分出了三六九等。

在九一八事變的時候,日本現役軍人不過31萬,大部分還能以甲等來應對,到武漢會戰後,日本作戰範圍不斷擴大,尤其是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候,更加暴露出日本兵源不足的問題。

這個時候,不止是乙等兵役要上前線,乙種以下的也被積極要求參軍。

在1942年5月,為了應對兵源不足的問題,陸軍省醫務局頒佈《壯丁體力概要》,降低了徵兵檢查的合格線。《概要》特別提出“壯丁中即使有疾病以及身體或精神有異常者,若被視為對從軍無礙,則要努力使之合格”。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二戰很多鬼子戴眼鏡,一種原因是受教育程度高,另一種令人髮指!

除了身體條件,日本還將服役年齡,從40歲上限提升到45歲,這些上了年紀的日本士兵,老花眼等現象更加嚴重,所以佩戴眼鏡就成為二戰後期的日軍常態了。

由此可見,二戰士兵大量佩戴眼鏡,揭露了當時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究竟有多無恥,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