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但她未能當選中科院院士,你怎麼看?

譚天論道


建國初期錢學森,衝破艱難險阻回到大陸,就是為了報效祖國。一個人的愛國之心,不是金錢權利所誘導的,當年錢學森不是在美國受到打擊,而是受到重視。他知道回國後的艱辛,比一些人受冷落可能更艱難,但是他依然還是回到祖國。回到養育他的祖國。我對顏寧不加評論,我想一個人愛國就像是熱愛他的母親一樣,他出生在這個國家,他吃著母親的奶長大,他的父輩祖輩都是被這塊土地養育的。有人說科學無國界。這句話或許是對的,但是我們的祖國需要大量人才,祖國需要她的兒女來建設她,來裝扮她。一個人不論是小學畢業,大學到博士畢業,國家要花費多少錢來培養,不管你是平民百姓還是高級知識分子,都要有感恩之心,報效祖國,回報人民,國家為培養你的經費都是人民的納稅血汗。我是納稅人,我心胸狹隘,我只關心我的納稅錢,能為祖國建設的人享用。用了我的納稅錢,不為我的祖國建設出力,不為我們納稅人民服務,我認為他就是背叛了人民,背叛了祖國。


岱下明珠天平湖畔153


顏寧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但她未能當選中科院院士,你怎麼看?

2019年4月30日,顏寧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首先祝賀顏寧!至於顏寧未能當選中科院院士,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因為不清楚美國院士的具體評選流程及標準,也不好評判,但是作為一名理工科男,我還是喜歡從數據說:

截止2019年05月04日,美國總人口為326,766,748,美國科學院目前的院士數量將達到2347人,外籍院士487人。

中國人口總數為1,395,380,000,據2019年5月4日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共有780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48人,化學部126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47人,地學部128人,信息技術科學部94人,技術科學部137人;外籍院士88人。

根據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知道,中國的人口總數是美國的4倍多,而科學院院士數量只有其1/3,就統計概率學而言,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難度是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難度的12倍以上。

當然抱著嚴謹的態度,當然不能僅僅以成為院士的難度來衡量一個國家科學院的整體水平。只有產出才是衡量一個團隊水平的唯一標準!目前我國發表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連續第八年排在世界第2位。截至2018年9月,中國高被引論文數為24825篇,佔世界總量的17.0%,世界排名保持在第3位。美國高被引論文數為72156篇,仍居第1位。中國熱點論文數為842篇,佔世界總量的27.6%,世界排名保持在第3位。美國熱點論文數為1629篇,仍居第1位。

對比上面的數據發現,中國科技產出數量:無論在中國高被引論文數還是熱點論文數確實比美國低,但是如果用中國高被引論文數或熱點論文數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之比同用美國高被引論文數或熱點論文數與美國科學院院士數量之比來做個對比發現,產出與院士是數量比,中國科學院院士還略微高於美國科學院院士,如果單純以論文數量來比,總體比較中國科學院院士含金量高於美國科學院院士!當然,說道這裡還是會有人噴我,說不能只比較數量,質量更重要!恕我直言,科學論文的質量,目前科學界比較統一的對比方法就是以被引用次數來判別的。如果你有更好的判別方法,完全可以拿出來討論,而不能僅僅根據國籍來判別,認為西方的就是高質量的,中國的就是低質量的,那我勸你出去看看。

最後要說一點,我知道這篇文章發出去,很多人會那諾貝爾獎來說事,說為什麼中國的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比例那麼低,你還說中國科學院院士含金量高於美國科學院院士,不是胡說八道嗎?我只想說諾貝爾能把“和平獎”頒發給老和尚、美國黑人總統,有沒有問過那些在恐怖事件中死去的同胞的冤魂,有沒有考慮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幾百萬難民的感受?

我們知道“科學是無國界的,科學家是有國界的”,今天我就狗尾續貂,再加一句“科學是無國界的,科學家是有國界的,某些獎的評選是隻看國界的”!

最後謝謝大家,這裡是白說世界,用數學的思維,科學的方法跟大家一起對文化知識追本溯源。原創不易,如果大家對我的觀點有不同的想法,請在評論區留言交流;你若關注、我必回應,互關互動!


白說世界


首先,祝賀顏寧!

科學家為人類造福,為改變世界而奮鬥。個人認為,在哪裡當選科學家不重要,重要的是,科學家真是個科學家。至於為什麼在美國能當選,為什麼沒有在中國當選?如果沒有其他更好的理由,我願意用下面的例子來說明。

據說,凡是在中國學車考不了駕照的,到美國輕鬆拿到。

據說,在中國考大學落榜的,到美國基本上能拿個研究生回家。

據說,在杭州買不起一套鋼需房,到美國可以輕鬆住別墅。

據說,在中國IPO過不了的,到納斯達克都能敲鐘。

據說,在中國想見市長一面很難,在美國想見總統很簡單。

據說,20年前,國人去一趟美國,祖宗八代引以為榮。20年後,飯後閒來去一趟喂喂鴿子…


傳媒人方哥


美國吸引人才方面,最大的特點與明智在於,有針對性的培養和發揮人才自身優勢!並且學歷與認證永遠不會成為阻礙人才發展的因素。這也吸引了不少,在自己國家發展受阻的人才,選擇離開故土,遠走他鄉!事實早已不止一次的證明,我們在這上面的認知與觀念,絕對是有缺陷的。

泰森如果出生在中國,只不過是個年輕時就進過少年拘留中心,高中被開除的社會小混混。這幾乎可以100%的肯定,他根本就沒有機會在世界拳壇上,代表祖國披上國旗,一路過關斬將,揚名立萬,為國家在世界拳壇樹立一席之地!而反之他勇猛好逗的性格,很可能成為社會及不穩定的一份子。

科比如果出生在中國,相信也不過只是一個高中畢業的籃球愛好者而已。你覺得在中國,只有高中學歷的他,會有機會威震世界職業籃球界嗎?

如果出生在中國:《X戰警》裡那位初中都還沒畢業的Jennifer Lawrence(詹妮弗·勞倫斯),根本就沒機會走上自己的電影演繹生涯,更不可能拿到“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第70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獎”、以及第83屆、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等諸多世界級影視大獎!

如果出生在中國:小學就輟學的《猛鬼街》男主角:Johnny Depp(約翰尼·德普),也絕對不可能以4800萬美元的高收入,位列《福布斯》全球十大最高收入男星,排行榜的第五位。

小學都沒畢業的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那就更加是天方夜譚了!如果是開國總統或獨立戰爭戰功元勳,那麼泥腿子出生倒也還正常。但請你想清楚這是美國的第16任總統,是美國宣佈獨立以後,競選產生的第16任美國國家元首。

在國外此類例子實在是太多了,涵蓋各行各業,不勝枚舉!相比之下國內獨以文憑學歷為尊的模式就太古板了。同時這也扼殺了不少有某些天賦,但卻不熱衷上學,也不愛去學校苦讀的人才。而他們中的不少人,為了追求夢想,無奈選擇了遠走他鄉。

人家是……你有天賦,盡情發揮,盡力挖掘!至於學歷,你成功以後我們贈送給你(就像李嘉誠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與國際形勢等原因,不得已14歲輟學艱苦創業,他成功以後,英國劍橋大學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加拿大卡加里大學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而我們是……你有天賦,就好好讀書!書讀不好,你什麼也做不好!同時你什麼也別想做!

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很多固有的傳統模式,是否存在某些問題與缺陷?


雲遊閒談


很正常!

現代最大的利益集團國家體系要成為世界佼佼者,必須掌握頂級人才儲備。

米國上個世紀利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籠絡了全世界的科技人才,累積了巨大的人文儲備,各種生產方法的儲備讓米國,從軍事到經濟都領跑世界。

我國政治動盪管理混亂教育背停止,形成巨大的人才空缺期,40年前的改革讓中國快速與世界接軌,各種空缺在慢慢補齊,基礎薄弱,科技儲備薄弱,我國甚至沒有科技儲備模式。大學與企業也是改革後新生模式,都很窮,窮到沒有系統的圖書館。中國後生掌握世界前端的科研很難,都要走出去,去外國學習。管理者的戰略思維太遜色,太古板,讓中國學子不能得到應有的學位,只能感嘆我國體系的落後。

趕超世界!沒有真才實學那是妄想!我們的鄰居日本在這方面早我國發展200多年!在與西方侵略博弈,在近代從廢墟中崛起,一次次走向巔峰,其方法就是教育,方法,儲備。

我國應該拋開官方建立科技獨立體系,在大學企業中建立科技儲備庫,儲備科技成功科技人才以及科技學術文本。

為以後市場需求提供第一支撐。


盈博天宇


顏寧最近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在2017年她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當選也好,落選也罷,其實都算是正常的事情。如果對此事進行無端放大、惡意揣測,認為是美國的院士就應該是中國的院士,這才是不正常的。

落選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卻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顏寧不是第一個。在顏寧之前就有過多位,顏寧在普林斯頓的老師施一公就有過一模一樣的經歷,施一公回國後第一次參選中科院院士就是以失敗告終,之後施一公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施一公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後,國內有媒體曾連線美國科學院新聞辦公室的媒體官員,問:施一公之前落選中科院院士,但成為了美國的雙料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美國人文和科學院),這是什麼原因?美國官員的回答是:這個問題需要去問中國科學院。美方的這個回答其實非常正常,並沒有暗指中國科學院存在問題,卻依然被國內一些人妄加揣測。

中國的院士評選需要候選人申報,而美國國家科學院不存在這樣的程序。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可以提名別人為院士候選人,提名後科學院會對被提名人進行仔細的審查。除此之外,美國國家科學院對被提名人的年齡沒有限制,而中國方面會對65歲以上的候選人有需要更多院士推薦的要求。另外,美國的院士只是一個榮譽,中國的院士頭銜雖然也號稱只是榮譽,卻能夠與各方面的利益有很大的關聯。中國科學院和美國國家科學院的不同入會流程自然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在這裡當選,在那裡落選,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其中或許有制度方面的缺陷,但憑顏寧的經歷不能說明美國的入會標準比中國的好。


刁博


我們不能一看到院士就覺得為啥別人評她為院士,而國內就不評她為院士就感覺我們埋沒了人才,不重視人才。這是沒有可比性的東西,因為兩國院士的評判標準肯定是不一樣的。

你想一想美國只有3億人口,卻有將近3000個院士,中國人口13億院士數量卻不到800個。中國院士評判中有條標準:“應特別考慮對國家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做出突出貢獻的的人”,每年院士只有不到60個名額,所以對中國人來說中科院含金量是遠高於美國科學院的。

當然為了完善國內人才培養體系,在國內對人才的評定不僅有院士,還有長江學者、百人計劃、優青傑青、國家千人計劃、省千人計劃等等,形成一種梯度式、橫向式的人才標準。

雖然顏寧不是中科院院士,但她是長江學者,僅次於院士的人才稱謂,被稱為院士候選庫,而且其本人在2017年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二輪候選人。即使在清華長江學者也是屬於頂級科學家稱謂了。人才並沒有沒漠視,沒有被埋沒。


有初有終


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其實科學院院士對於這樣的科學家而言只是褒獎。

科學院院士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2年前,當時顏寧落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當年她還遠赴普林斯頓任職。很多人說她是負氣離開。我覺得這是把顏寧想得太淺薄了。在科學界,更多人認得是成就,這就好比你知道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但是你都不一定搞得起他曾經當過哪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是一個道理。科學家以及他們的成就常常是超越世俗給予的各種頭銜而存在的,它們會成為人類文明史上極其重要的一筆。

所以,對於科學家而言,他們的終極目標其實是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所以對他們來說科學院院士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一定要保證自己的科研條件,有好的設備,有良好的學術氛圍和平臺。顏寧離開清華其實就和我們普通人換工作是一個道理,她只是想要換個環境,換個平臺。而恰恰同樣是她的母校的普林斯頓給她了這個機會。

而她這次能夠當選美國科學院院的院士,也不是她刻意追求,只是順其自然地拿到了。其實如果她一直在國內任職,那大中國科學院院士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畢竟是金子總會發光,總會有一些國家排著隊給這些成就斐然的科學家榮譽頭銜。所以,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大家也沒有必要亂猜。


鍾銘聊科學


顏寧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當然可喜可賀,但從中也可以發現中國人才評估體系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各種各樣奇葩的評估標準,讓各大學疲於應付。這種浮誇虛假的評估和排名,只會助長學術腐敗,讓科學家無法靜下心來,從事真正有意義的科學研究,同時,也讓廣大的高校教師無法靜下心來,安心教學。

現在大學評估高校教師的標準,不是看他的教學水平和教學工作量,而是看他任期內發表論文的數量和主持所謂的項目,真正安心教學的老師,反而是誠惶誠恐,彷彿是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所以,高校教師真正關心的不是教學,是搞項目,發表論文,應付各種奇葩的評估標準。

強調高校的科研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能力,無可厚非。但是,一定要遵從客觀規律,不可以搞行政命令式的一刀切。比如,統一規定一年必須發表多少篇論文,搞多少個項目,這本身就是有悖科學精神的評估標準。科學論文是科學研究成果的論述,從事科學研究,不一定就會有實質性的發現或者發明,成功的概率很低。強制命令一年必須發表多少篇論文,實際上是強制科學家學術造假。

這種評估導向,如果是在985和211院校內實施,還有情可諒。但是如果推廣到普通院校、高職院校和從事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校,就顯得十分荒唐無稽了。

所以,我們看到,論文滿天飛,項目滿天飛,而實質性的效果如何,當中耗費了多少寶貴的精力和財力,卻是無人願意去正視,無人願意去評估的。

如果愛因斯坦來北大教書,以現有的評估標準,他會是合格的教師嗎?我有點擔心。顏寧在清華工作了九年,最終還是選擇離去,這其中的無奈和不捨,我們局外人無從知曉,只有她心裡最明白。

祝賀、祝福顏寧。


qzuser217733978


有許多為國家做出了不起的偉大貢獻的科學家,很少見到報道的,他們無私默默地為國家作奉獻一輩子,到八十多歲離崗時人們才知道。所以本人認為更利害的科學家是在隱蔽處的,我們普通人是無法知道的。要不,怎能讓西方認為病夫的我們中國,突然屹立在他們老大美國的前面?突如其來“巨人”把米國人嚇懵了。彥寧是個難得的人才,但也許距離那些科技人員還有一個距離,不久她也會趕超那個距離的,可她沒那個耐心。如是因這“院士”而離開,那說明她看重個人名譽過於國家利益;如是為更深度地探究科學技術而離開,那是好事,我們不應過於責備。我們相信對於快速引領國家向前奔的科技領域有關評選,國家是有正確嚴格的考量標準的,我們相信國家,不必過於懷疑。對於下面平個“先進”和提拔個幹部,有很多的不公平,這我十分相信,因山高皇帝遠,歷史原因,太普遍了。這種無能無作為的“先進”和“幹部”可把部下和老百姓害苦了!所以也希望上峰能儘快掃清這種惡習,讓清鮮的“空氣”滋養著祖國的大地,鮮花一定會盛開,碩果一定是累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