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購夏普圍剿三星,統兵百萬營收萬億,捐九成財產後僅半年又升首富

“真正的英雄,是戰死在沙場上的人,而不是回來領勳章的人。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科技製造業的“成吉思汗”——郭臺銘如是說。

(如果您對企業管理有興趣、想了解,請私信作者“工具包”三個字,便可獲取《企業管理工具包》一份)

競購夏普圍剿三星,統兵百萬營收萬億,捐九成財產後僅半年又升首富

郭臺銘是臺灣在大陸知名度最高的富豪,他是當今最能洞悉及掌握時代變動機會的人,也是全球少數能用最少資源,做最大創新的企業家。從臺北一個生產黑白電視機旋鈕的小作坊開始,郭臺銘歷經40年時間的苦心經營,不斷向海外市場攻城略地,將鴻海精密變成了世界最大的代工企業,他也成為叱吒風雲、縱橫四海的臺灣科技首富。

其創辦的鴻海精密是全球3C(電腦、通訊、消費電子)代工領域的規模最大、品質最高的全球化企業,同時也是臺灣擁有最多專利的科技企業,富士康就是集團旗下的公司之一,其集團的年營收額也已經超過了1萬億元,超過BAT的總和3倍之多。郭臺銘身價高達1800億新臺幣,在其捐出九成財產後,僅用大半年時間就又升至臺灣首富,可見其的本領有多強。

競購夏普圍剿三星,統兵百萬營收萬億,捐九成財產後僅半年又升首富

初創企業,幾近倒閉

郭臺銘祖籍山西省晉城,1950年生於臺灣。他學習船務科,在航運公司實習期間,透過航運工作看到了貿易背後開工廠的商機。1974年,他與幾個朋友湊夠30萬臺幣在臺北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沒想到遭遇石油危機,公司次年便負債累累幾近倒閉。他向岳父借了70萬元轉而生產電視機用高壓陽極帽組件,1977年公司便盈利200萬。

20世紀80年代,世界進入個人電腦時代,郭臺銘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術,以連接器、機殼等產品為重心,力行“量大、低價”的競爭策略,迅速佔領市場。1985年,郭臺銘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1988年,公司營收已突破10億大關。

1992年前後,郭臺銘開始進軍大陸,在各地投資建廠。到了2001年,進入大陸13年的鴻海,依靠其在大陸生產製造基地的強大產能和巨大銷售額,成為了臺灣地區的第一大民營製造企業。

競購夏普圍剿三星,統兵百萬營收萬億,捐九成財產後僅半年又升首富

近年來,華人科技業被國際對手壓制,甚至聯合圍剿,郭臺銘以強勢打響與外國巨頭的戰爭。競購夏普,抗戰三星,步步都是試圖改寫世界科技業秩序的大棋。

郭臺銘知道,如果沒有核心技術,就不能掌握生意話語權,因此他一直堅持過科技提高生產力。他的創新捷徑便是:先抄,再研究,繼而創造,最後發明。靠著科技創新,富士康已經連續9年在美國專利核准量排行榜位居華人企業榜首。

郭臺銘的成功秘訣

郭臺銘曾總結自己的成功法則是:策略、決心、方法,再加上好的人才和團隊去執行。他認為,善於學習是成功的前提。他注重以高回報激賞來吸引和留住人才。他說:“你必須給予他們報償,而且重重地報償他們。當你找到一個全心投入的工作者時,付他兩倍的代價,他可以頂三個人的工作。”

競購夏普圍剿三星,統兵百萬營收萬億,捐九成財產後僅半年又升首富

他告誡現在的創業者:“首先要認清自己,每個人的時間、精力、資源都是有極限的,你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要明白自己的優勢,學會整合資源,要把別人的長處能夠為自己所用,這個既包括外部的合作商,也包括內部的高管和團隊。但需要強調一點,創業者要學會分錢,捨得利益共享,要不人家憑什麼跟著你幹呀?很多創業者想不明白這一點,把錢都攥在自己手裡,眼前是多賺了點,但企業註定做不大。”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在幾家初創公司和風投公司工作過,這幾年時間我的經歷比之前的人生要豐富的多,我的身邊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從創業之初開始,我就開始記錄下自己的經驗教訓,犯過的錯誤,以及一些概念想法。如果您在企業經營、員工管理上遇到問題都可以進行諮詢,也為您提供招人、留人的方法。

點擊上方頭條作者,私信 “工具包”即可索取《企業管理工具包》,涵蓋企業管理八大經;中高層激勵工具:股權激勵模型、合夥人協議等;基層激勵:八大提成制度、績效、晉升、員工價值觀評價系統等等。相信我的一點微薄之力,定能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