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章故居:以偉人精神育崇廉尚潔之風

吴玉章故居:以伟人精神育崇廉尚洁之风

曾勳

廉政瞭望 記者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吴玉章故居:以伟人精神育崇廉尚洁之风

掃一掃看

更多文章

吴玉章故居:以伟人精神育崇廉尚洁之风

“吳玉章故居又升級了!”今年2月底,一名幹部攜家人到自貢榮縣踏青春遊,讓孩子學習歷史、瞻仰先賢風骨,一進榮縣雙石鎮蔡家堰村,他不禁感嘆,不到半年,變化太大了。

原來,去年8月份,這名幹部與同事到吳玉章故居接受黨性和廉潔文化教育,那時的吳玉章故居正在翻新維護,周圍道路、綠化和相關的設施尚在改造升級,如今約10平方公里的玉章故居文化旅遊景區已然成形——柏油路順著亭臺樓榭和慢行綠道蜿蜒延伸,精緻的綠化帶與水塘帶點綴其間。

“以前大都是黨員幹部來這裡參觀,現在景區打造好了,人氣旺了,更多人來瞻仰玉章風範。”榮縣紀委監委的一名幹部表示,去年底四川省紀委監委公佈了24個省級廉潔文化基地,自貢榮縣吳玉章故居榜上有名,從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再到省級廉潔文化基地,吳玉章故居在高起點、高標準規劃的建設路線上日新月異。

彰顯玉章故居的紅色魅力

在離故居百米開外,一個十餘米高的黨旗形狀的紅色紀念地標便映入眼簾,上面“蔡家堰人一輩子做好事”十個紅底白字的大字赫然在目。

景區大門上,“吳玉章故居”五個大字剛勁有力,題寫人是葉劍英元帥之子葉選平。當年,吳玉章的外孫女吳小蘭與葉選平是同窗學友,後來結為夫妻,葉選平就這樣成了“榮縣女婿”。在榮縣首義廣場,矗立著一座高9.25米的“辛亥革命首義紀念碑”,碑名幾個大字同樣由葉選平題寫。

“吳玉章故居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榮縣首義廣場、榮縣軍政府舊址乃至自貢市的紅色旅遊資源是一體的,我們將廉政教育與紅色旅遊相結合,整體打造,並配套開發廉潔文化旅遊產品,助推文化旅遊深度融合。”自貢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龔作真將吳玉章的一生概括為“12345”,即一輩子做好事、兩黨元勳、三朝元老、四大家(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和語言文字學家)、延安五老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有決心把玉章精神傳承好,把吳玉章故居廉潔文化基地培育好。”

當年,吳玉章從日本留學歸國後,與榮縣同鄉龍鳴劍、王天傑等人一起籌劃革命。後來在榮縣學署衙門(現辛亥首義軍政府舊址)召集各界開會,宣告榮縣獨立。榮縣首義比武昌起義早半個月,開創了辛亥革命全國起義獨立之先河。孫中山如此評價:“榮縣首義實先天下,若沒有四川的保路運動,革命勝利至少要推遲一年半載”。

“時間是可鑿穿的,走進吳玉章故居,感受歲月流過草木,故事在舊物裡散發,你就會覺得很奇妙,這裡曾經居住著一個參與改變中國的人。他‘立德樹人’‘治學報國’的堅定理想信仰,對廣大幹部群眾家風建設有重要意義。”一名都江堰的幹部慕名前來,在參觀完“風範長存——吳玉章生平事蹟展”的主題陳列展後,頗有感觸。

新的陳列館共有14間展室,包括生平事蹟館,以“澤蔭後代,訓則千秋”為策展主題,以“領略一位革命將士的人格魅力,探尋一段革命偉人的光輝歲月,傾聽一個紅色家族的家風故事,傳承一座城市的珍貴精神財富”為布展思路,以家史、家事、家風、家訓為布展軸線,通過生活場景復原、大量珍貴實物資料、圖片,以及LED等現代聲光電技術,將吳玉章的人物貢獻和家風家訓進行全方位的展現。

陳列館內,吳玉章生前使用過的一些物品等珍貴文物都一一在列,存有較高歷史研究價值的文物珍藏品1000多件,這些文物都記載了他輝煌的革命人生。

吴玉章故居:以伟人精神育崇廉尚洁之风

榮縣東街小學的學生在吳玉章故居傾聽先賢的故事。

20年,見證玉章故居日新月異

顯然,在吳玉章陳列館館長呂遠紅看來,陳列館的文物還可以更為豐富。秉承著精益求精的治館態度,去年6月,她和吳玉章的後人一起,遠赴俄羅斯科學院遠東中國問題研究所查閱相關檔案。

“這次行程收穫頗豐,不僅查到了孫中山寫給吳玉章的委任狀,還查到了吳玉章在國內公開出版的《八一革命》手稿原件。”呂遠紅說,遠東問題研究所負責人對中國來的客人非常熱情,主動將“鎮館之寶”拿出來供他們查閱。只可惜這些檔案不能帶回國內,只好對其做了複製和拍照。目前,複製品正在製作,會在不久的將來在展館中展出。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後,吳玉章以革命委員會委員身份兼任秘書長,後隨軍南征,轉戰江西、福建。隨後,吳玉章按照中共中央決定,同劉伯承等人從上海乘輪船赴海參崴,再輾轉莫斯科。莫斯科中山大學和東方大學的同志要求他報告南昌起義的經過情形,於是,吳玉章在此後的療養期間便將在東方大學報告的底稿加以整理,在此後的療養期間,結合自己對中國大革命的親歷和理解,於第二年的5月完稿成冊,取名《八一革命》。

有歷史研究者認為,《八一革命》誕生在中共六大之前,“它對研究中共黨史、國民黨史、國共合作、中國人民解放軍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相信手稿複製件被展出之後,人們更能在這些字裡行間,體味一名革命先行者的心路歷程。

呂遠紅已經在吳玉章故居工作了20年,她親眼見證了吳玉章故居的擴建、陳展文物逐漸豐富。如今規劃的“三區一環”,串聯了玉章故居景區、農民漫畫創作基地、玉章中學等。重量更要重質,龔作真要求,要把基地作為長遠工程來抓,要用心、用情把吳玉章故居廉潔文化基地培育好;項目設計和施工都要著眼長遠,建設質量必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省級廉潔文化基地創建成功,有壓力也有動力,呂遠紅現在不僅擔任解說還要培訓解說員。解說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據解說對象,適時變化風格和內容。

吳玉章故居廣場前,新建的玉章亭與丙蓮亭隔空相望,若即若離,猶如惜別中不捨的愛人。

“以前人們來吳玉章故居,基本參觀完就離開,現在這裡有休息、喝茶、玩賞的地方,可以寓教於樂。遊客中心正在加緊施工,今年或將投入使用。”呂遠紅表示,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毛澤東曾盛讚吳老“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這句話,卻忽視了他“無情未必真豪傑”的柔情一面。

“吳老為革命四方奔走,與妻子長期相隔兩地,但他們之間真摯的感情卻從來沒有被空間阻斷。我們來吳玉章故居,賞玉章亭與丙蓮亭,就可以瞭解一個完整的吳玉章,他有血有肉,真摯率性。”呂遠紅說,吳玉章家風嚴謹,在其“創業難,守業更難,須知物力維艱,事事莫爭虛體面;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則,行行當立好規模”家訓的影響下,其子孫在不同領域曾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

精神“涵”廉,滋養政治生態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幾乎每一週,吳玉章故居都會迎來一批客人,他們面對吳玉章雕塑、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

在吳玉章故居舉行“黨團活動日”“入黨宣誓”“重溫入黨誓詞”等教育活動,幾乎已經成了榮縣乃至自貢黨員的“必修課”。自省級廉潔文化基地創建(培育)成功以來,不少市州甚至外省的黨員幹部慕名前來,開展培訓、學習活動。

在吳玉章故鄉蔡家堰村,有一條道路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家風長廊,“仁義忠孝承祖訓,明禮誠信構家風”“萬事和為貴,百善孝為先”……長廊兩邊的住家戶門口貼著的是自家的家風對聯,“一輩子做好事”是村民們共同的村訓。

“我是一名人民教師,從教30年,吳老‘立德樹人’‘一輩子做好事’精神一直勉勵著我。”今年80歲的吳明芳住在吳玉章故居對面,吳玉章在耄耋之年寫下自勵詩,也深深地鼓舞著吳明芳。

吳明芳的兩個女兒也都是教師,大女兒劉紅文指著吳玉章家風館門上的對聯說:“‘創業難,守業更難,須知物力維艱,事事莫爭虛體面;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則,行行當立好規模’,這就是吳老的家風,對我們有很好的教育作用,現在,我也把它教給我的學生。”

“走進吳玉章家風館,我們就好像回到了當時吳老成長的環境,身臨其境地瞭解他崇儉重廉的思想和忠厚篤成、堅忍沉毅的品格形成過程,感受他對子孫的嚴格要求。他的廉潔家風對廣大幹部群眾家風建設有重要意義,推動了榮縣優良家風政風民風的形成。”榮縣美術書法協會會長曹志輝如是說。

吳玉章家鄉有一群“下地是農民,提筆是畫家”的農民漫畫家,被稱為“一群活躍在鄉下的泥腿子秀才”。自貢紀委監委與榮縣紀委監委不僅在統籌吳玉章故居打造(培育)上下了功夫,還積極支持鼓勵農民漫畫家創作廉潔漫畫,通過漫畫創作、在中小學開設漫畫培訓班、開展廉潔漫畫展、編印廉潔漫畫讀本等形式傳承玉章精神。

榮縣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羅志敏介紹說:“創建、培育省級廉潔文化基地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要把基地的作用發揮好,激勵黨員對黨忠誠,引領社會崇廉尚潔,滋養出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審核 / 許然

視覺 / 瓷了了

▼下滑到留言區 發表你的看法

吴玉章故居:以伟人精神育崇廉尚洁之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