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聖商胡雪巖——一次又一次完美的跨越


一代聖商胡雪巖——一次又一次完美的跨越

胡光墉,字雪巖,一八二三年九月出生於安徽績溪。幼年家庭貧困以幫人放牛為生。十二歲時父親病逝後孤身闖蕩江湖,在糧行、火腿行、錢莊等行業謀生。茶樓結識落魄時的王有齡,兩人亦師亦友攜手發展,胡雪巖短短十幾年內迅速發展為鉅商富賈。此後胡雪巖又結交左宗棠,並取得左宗棠信任,幫助其籌備軍餉收復新疆。因幫助左宗棠收復新疆有功,慈溪太后親賜胡雪巖二品頂戴,賞黃馬褂。他亦官亦商,風光無限,成為炙手可熱的紅頂商人,但因為自身及當時複雜局勢的緣故,富可敵國的一代商聖胡雪巖短短三年內傾家蕩產,一八八五年鬱鬱而終,享年六十二歲。

一代聖商胡雪巖——一次又一次完美的跨越

1

門前的那一泓清水

安徽績溪的胡裡村,山清水秀,環境優美。

一條登源河由東向西從村口繞過,河裡的水很清澈,滋養著胡裡村祖祖輩輩的村民。

一八二三年胡雪巖出生在這裡,他是家裡的老三。父親胡芝田讀過幾年書,是村裡的文人。胡家靠幾畝薄田自耕自足勉強度日。幼小的胡雪巖上過兩年私塾,但由於家裡經濟無力再承擔,八歲的胡雪巖只好幫人放牛為家人減輕負擔。十二歲時他父親病逝,留下他母親與三兄弟相依為命。

幼小的胡雪巖並沒有因為貧窮和父親的過世淡化了對世界的美好期待。這裡的人們友愛和善,這裡的山水清秀旖旎,這個自然簡單的鄉村孕育了胡雪巖純潔樸素的心靈。那時的他,每天在麻雀的叫聲中張開惺忪的雙眼,放牛時口渴捧一口河裡的清水,微風吹過臉頰,那是故鄉對他輕柔的吻。

德行是一個人成長髮展的根基。

他的母親---金夫人,一個辛辛苦苦把三個孩子拉扯大的寡婦,不懂得教會他舞蹈、鋼琴、書法,她只會很樸素教誨胡雪巖要聽長輩的話,幫人看牛時要認真,不能貪玩,做人要誠實善良,做事要勤勞忍耐。

胡雪巖就是這樣的環境裡慢慢長大,他用在私塾兩年裡學的《三字經》《千字文》等基礎的傳統文化和母親的簡單樸素的教誨慢慢解讀這個世界。中華民族誠實、善良、堅忍的傳統特質已嵌入他的血脈,這些優良的道德質量為他以後人生一次次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一個人,如果沒有什麼追求,習慣平平淡淡,只要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讀懂吃透,一生也許就會很穩固。但如果你信念堅定,初心不忘,想幹出一番大事業,就要承擔起生活更多的打磨錘鍊。

胡雪巖能夠從一個鄉下的放牛娃成為他日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期間經歷過無數次的摔打歷練。從十三歲開始,他就開始接受生活中一些機遇和挑戰,他很完美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跨越。

一代聖商胡雪巖——一次又一次完美的跨越

2

一次又一次完美的跨越

那一年,胡雪巖十三歲,還是一個放牛娃。

一天下午,他出來放牛,把牛放在草地後到旁邊的涼亭休息。他發現涼亭的柱子邊有一個藍色的包袱,上手一摸,裡面是硬物,掂量一下感覺很沉。他好奇地打開這個包袱,裡面竟然全是金銀財寶。

一位年僅十三歲的少年,面對這麼多財物,內心一定是很複雜的,是自己偷偷拿回家告訴母親發財了嗎,但這樣心裡能安穩了嗎?時間久了也容易被他人發現;還是先埋起來等待一段時間再一點點拿出來花掉,但這樣和做賊有什麼區別?因為那是別人家的錢。

淳樸善良的胡雪巖都沒有那樣做,他心想一定是哪個路人在這裡乘涼忘了帶走,丟這麼多的財物,失主肯定著急,如果這筆錢有急用,更不能被耽誤。他靈機一動,為防止他人冒領,先把包袱藏在草叢裡,然後耐心等待失主。

眼看太陽要下山了,小山坡上來了人,急急忙忙靠近涼亭。胡雪巖一看,這人神情非常焦急。

小哥,你有看到這裡有個包袱嗎?那人問道。

什麼包袱?與你又有什麼關係?胡雪巖反問道。

胡雪巖經過和他的一番對話核查,逐步證實了包袱顏色、裡面財物等細節,方才確定該人確係失主。

胡雪巖把他帶到了草叢把包袱掏出來,如數返還給失主。對於失主要給他的酬謝,胡雪巖謝絕了。

這位姓蔣的大阜米店老闆非常感動,心想這麼聰明善良的孩子放牛可惜了,店裡正缺學徒,就問胡雪巖是否想到他的米店工作。

在城裡的米店上班當然是好事,如果好好幹,這一輩子就端上了鐵飯碗,但面對這麼好的機會,胡雪巖並沒有直接答應,他向米店蔣老闆說明,要回家和他母親商量一下,如果家裡同意,他會去米店找他。

蔣老闆一聽更高興,這真是一個孝順父母、尊重長輩的孩子。如果來米店工作,以後也一定會聽老闆的話,這個小孩可以好好栽培。

胡雪巖回家後和母親說明了經過,母親非常高興,有這樣的機會是很好的,去米店工作比放牛好。十三歲的胡雪巖獨自一人按蔣老闆留下的地址,找到了大阜米店開始他的米店學徒生涯。

胡雪巖到米店後倍加珍惜這樣的工作機會,吃苦耐勞,踏實肯幹。他在米店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工作了兩年,米店的蔣老闆對這個十五歲的少年很是喜愛。

我們常說禍不單行,也常說好事成雙。其實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觸了黴運,倒黴事情可能接二連三。如果交到好運,好事可能接踵而至。

一天,大阜米店來了一位客人。

這位客人來自浙江金華,說到金華,很多人就會聯想到金華火腿腸,沒有錯,這位客人就是一家金華火腿的掌櫃。他和米店素有業務往來。碰巧這次他來大阜米店後就生病了,異地他鄉,久治不愈。他非常虛弱也非常著急,家裡還有一大堆事務需要處理。

吃苦耐勞的胡雪巖是個熱心腸,主動承擔起照顧金華掌櫃的工作,一日三餐,熬藥服藥,勤快地服侍這位客人。這位金華掌櫃在胡雪巖的悉心照料下不久後痊癒了。他很驚訝米店裡還有這樣一個勤勞乖巧的好孩子。

一問蔣老闆,瞭解到胡雪巖來米店工作的前前後後,金華掌櫃越發喜歡胡雪巖,心想這麼好的孩子,如果能在他那裡工作多好。

金華掌櫃病癒後準備回家前,正式向胡雪巖發出了邀請,問他是否願意到金華去上班?胡雪巖的答覆是要問問現在的老闆。

米店的蔣老闆知道後,為胡雪巖能有一個更好的工作機會而高興,同意他去金華。

這個十五歲的少年又得到了一個更好的工作機會。

做人就像修路,把人做好了,路也就寬了。

胡雪巖從放牛娃到米店工作,如果他是為了混口飯吃而好吃懶做。那麼他還有什麼前途可言?他是一貫的吃苦耐勞、勤勤懇懇,才獲得了老闆的器重。熱心善良的胡雪巖悉心照顧金華掌櫃,這本不是他的份內之事,但他也做了,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能做到這樣確實難能可貴,這和他樸實的家庭教養及自身修養悟性是分不開的,胡雪巖在做人做事的道德品質基礎上很堅實穩固,這讓他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寬闊。

到了金華上班的胡雪巖,工作還是一樣努力,大大小小的事情和業務都很認真學習,老闆和同仁很看好和喜歡他。

在這裡,他看到了今後影響他一生的東西----銀票。

金華的交易金額比較大,錢款走的是錢莊的銀票。他對錢莊和銀票這樣神奇的東西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原來錢多少是可以寫進去的,銀票有利息和手續費,原來也可以這樣賺錢的。慢慢長大的胡雪巖不甘心一直當個夥計,他很希望去錢莊發展。

如果你喜歡馬,不要去追,你要做的是種下一片草原,等待春天到來的時候,你將會得到一群馬。

每次錢莊的人到店裡,胡雪巖總是問對方,你們那裡的學徒學什麼的,他們都會些什麼技能?

他收集各種信息,瞭解掌握需要的業務技能。

慢慢的,他知道要去錢莊工作需要書寫和速算,他在私底下不斷操練,直至熟練,並且尋找機會偶爾小試身手,往往錢莊的人還沒算出賬目數額,他竟然能準確速算出數字。嚇了對方一跳,對方將信將疑又叫胡雪巖用算盤核算,胡雪巖劈里啪啦兩下,短短時間內立馬算出那個準確的數字,而且更快!

錢莊的人發現這是一個難得的苗子,想要他去當學徒。胡雪巖在金華掌櫃的同意下,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影響他一生命運的錢莊行業。那一年,他十九歲。

我們可以看出,從十三歲到十九歲,短短七年間,胡雪巖從一個放牛娃到米店當夥計,再到金華火腿行工作,繼而再到錢莊當學徒,他變換了三次工作,每一次工作的轉換都在提升,每一個過程似乎都是那麼完美。這得益於他得到了一些難得的機遇,也得益於他遇到那些胸襟寬闊的老闆,但最根本的還是得益於他勤勞善良的良好個人道德品質。同樣是機會,有的人根本沒有辦法把握,或者把握住了一次也就止步不前了,而胡雪巖是不斷地把握,不斷地提升。

胡雪巖的變換工作不是因為自己慵懶,吃不了行業的苦頭,也不是因為在工作中的人際關係隱澀做不下去,更不是為了更豐厚的報酬而騎驢看馬。

胡雪巖早年的不斷變換工作的職場經歷和當前一些所謂懷才不遇,不斷跳槽尋找平臺,自命不凡朝三暮四的人有本質的區別。(請看下一篇)

一代聖商胡雪巖——一次又一次完美的跨越

作者楊過真名不叫楊過,只是他非常喜歡楊過。對於胡雪巖的波瀾壯闊人生,他看的全面。胡雪巖的商業智慧,對後人有很大的啟發意義。楊過潛心寫出了他的一生,詮釋的是一種情懷。風陵瀟瀟分四篇同一期呈現,方便您的閱讀。希望您能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