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吃手指”,雖是小行為卻是大問題,很多爸爸媽媽忽略了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公園裡,一個2歲多的小男孩正在玩沙子,一會兒不玩了,情不自禁地把手伸進了嘴裡,媽媽見狀立馬斷喝“拿出來”,然後粗暴地把小孩的手抓出來,還說“再吃就打你的手,你看你的手髒死了,手上有細菌,吃到肚子里長蟲子。”小男孩懵懂地看著媽媽,繼而大哭起來。

俗話說:“小孩手上三斤蜜。”類似這種吃手的行為,在很多小孩子身上都會存在,媽媽們也有些焦慮,怕吃手吃壞肚子,也會擔心影響牙齒髮育。所以看到小孩子吃手,就會大為緊張,反應過激,訓斥孩子、打孩子,期望能讓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小孩子吃手也是有一定“苦衷”的,不是他故意想吃手,而是有豐富的心理活動在裡面,家長們要了解孩子吃手背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去對待,不要強迫孩子改正。

孩子喜歡“吃手指”,雖是小行為卻是大問題,很多爸爸媽媽忽略了

吃手的原因

  • 在探索世界

寶寶的口唇觸覺神經比手指的觸覺發育更早,“口”對於 2-5個月大的寶寶來說是探索世界的工具,通過口來探索和體驗周圍的事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嬰兒出生後第一年稱為“口欲期”,他認為一歲以內的嬰兒獲得各種慾望滿足的主要途徑是口部(即吸吮、吃喝、吃手),這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吃手是寶寶探索世界的里程碑。

  • 認識身體部位

《兒童心理學,其實你不懂孩子》中說,當孩子兩三個月開始吃手的時候,是在學習認識自己身體的器官,吃手的過程讓孩子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

雖然寶寶在子宮裡就已經開始吃手了,那是因為子宮狹小,手指距離嘴唇比較近順便吃手,但是他並沒有學會吃手。出生後,手和嘴巴有了一定的距離,要想吃到手,就要重新練習自己的手臂。使用口是需要手來配合的,當他的口吮吸到手時,口對手的感覺和手對口的感覺需要被大腦統合起來。

在兒童心理學上,把這種認知稱為“跨通道認知”。

孩子喜歡“吃手指”,雖是小行為卻是大問題,很多爸爸媽媽忽略了

  • 自我安慰

寶寶出生後,他的本能就是通過吸吮母乳獲得能量和安慰,當餓了的時候、無聊的時候、困了的時候,他都會通過吸吮來安慰自己。但是媽媽不能時時刻給他提供吸吮的機會,或者媽媽在母乳時姿勢不當、過於著急地結束哺乳,他得不到充分的滿足,就學會了吃手指自我安慰。

  • 釋放情緒

寶寶感到不安、孤獨、或者周圍環境比較複雜的時候,寶寶會感到緊張、陌生或者壓力重重,這時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就會採用他的本能——吃手來釋放這種情緒。吃手在一定程度上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心理需求。

孩子喜歡“吃手指”,雖是小行為卻是大問題,很多爸爸媽媽忽略了

  • 緩解出牙痛

當寶寶出牙的時候,牙齦癢痛,異常煩躁,手是離他最近的安撫物,操作起來也最方便,所以用吃手來緩解牙痛和安撫自己的情緒,這樣做再合適不過了。

孩子喜歡“吃手指”,雖是小行為卻是大問題,很多爸爸媽媽忽略了

吃手的好處

  • 獲得快樂

有醫生說,嬰兒從零歲到兩個月大起開始頻繁地吃手,這個時期,他們也學會了微笑。所以,學會微笑正是因為他們學會了吃手。成人可以通過吃豬手或鳳爪獲得快樂,嬰兒同樣可以通過吃自己的手指獲得快樂。當寶寶長大後,仍然執著於用手直接拿取食物,這可能是一種戒除吃手後所做出的心理補償。

  • 促進口腔功能

寶寶喜歡吃手,拿出來放進去,樂此不疲。這對於口腔敏感過度(比如說不吃有顆粒感的食物或固體食物)的孩子來說,有降低口腔敏感的作用;而對於口腔敏感度不夠的孩子來說,有刺激提高口腔敏感度的作用,吃手對於孩子順利渡過口欲期有著雙向作用。

孩子喜歡“吃手指”,雖是小行為卻是大問題,很多爸爸媽媽忽略了

  • 促進腦部發育

《媽媽教的數學》中這句話非常經典:手指對大腦發育有重要作用,啃大拇指的作用最大,直接刺激腦細胞發育的作用,高達50%,另外四個指頭也很重要,可以刺激大腦周邊運動神經的連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一項調查顯示:頻繁的吸吮手指刺激了手部觸覺的發育,提高了嬰兒用手感知外部物體的能力,也使嬰兒手握持能力得到加強。通過手的動作,可使嬰幼兒進一步認識事物的各種屬性和聯繫,使嬰幼兒知覺的完整性和具體思維能力得到發展,這些外在表現 反作用於大腦,使其不斷髮展。

孩子喜歡“吃手指”,雖是小行為卻是大問題,很多爸爸媽媽忽略了

吃手的危害

  • 不衛生

寶寶吃手指,他不會在意手指是乾淨的還是髒的,常常會在玩了一些很髒的東西后還會把手指放進嘴裡去,如果長期不注意,確實會引起病從口入的問題。

  • 手指變形

寶寶吃手指,如果過於頻繁,手指也會變細、變粗,有的甚至會咬手指,讓手指出血、破損、指甲脫落等,破壞手指的完整性,這種咬手指的習慣成人後也一直存在。

  • 影響牙齒髮育

3歲之前,寶寶的乳牙處在初步發育階段,在這個階段吃手,還不至於對孩子日後的齒形造成太大影響,但是,如果寶寶養成持續吃手指的習慣,就會影響牙齒的發育,牙齒會錯位、變形,不僅影響顏值還影響飲食,進一步影響身體發育。

孩子喜歡“吃手指”,雖是小行為卻是大問題,很多爸爸媽媽忽略了

什麼時候需要糾正

北京兒童醫院的主任醫師指出,寶寶到了2個月之後開始吃手,是智力發育正常的表現。但是如果1歲以後還是白天晚上頻繁吃手,就要考慮是否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是否感覺孤獨、無聊,家長對他關注的少、陪伴的少等問題。還要考慮孩子是否處在緊張、陌生或者有壓力的環境下等。過了4 歲以後如果孩子依然有吃手的習慣,就需要考慮是否存在心理問題,家長要給予關注並進行糾正。

如何糾正

  • 允許孩子吃手指

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吃手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們要允許他吃手,注意給他把小手洗得乾乾淨淨,防止病從口入。即使帶寶寶到外面玩,也要帶著溼紙巾,隨時幫鮑勃啊洗手,滿足他吸吮手指的願望。

孩子喜歡“吃手指”,雖是小行為卻是大問題,很多爸爸媽媽忽略了

  • 多陪伴多引導

儘量給寶寶母乳餵養,在給寶寶母乳的時候,心平氣和,不急不躁,用胳膊摟著寶寶,用眼睛看著寶寶,摸摸他的頭,對他微笑,讓他感受到媽媽對他的愛。要記住,媽媽不單是在給寶寶輸送營養,還要給寶寶足夠的關愛和溫暖。

當寶寶吃手指的時候,不要大驚小怪,只是輕輕地幫他拿開,然後迅速用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在陪寶寶睡覺的時候,可以將寶寶的手放進被窩裡,或者握著他的手,避免他習慣性吃手。

對於已經能聽懂話的寶寶,要經常給他講吮吸手指的害處,“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危害他的健康”。蒐集一些關於手指變形、細菌在口腔和肚子裡繁殖的圖片,讓孩子看到真實的場景,觸動孩子心靈,增強改正吃手習慣的內驅力。

孩子喜歡“吃手指”,雖是小行為卻是大問題,很多爸爸媽媽忽略了

  • 提供合適的玩具和場所

很多時候,寶寶是因為無聊才用吃手來排解這種煩惱。爸爸媽媽要多為寶寶提供一些合適的玩具,如積木、拼圖等等,引起寶寶的興趣,轉移注意力。當寶寶有能力用手抓握一些東西的時候,給孩子提供些磨牙棒、牙膠等,讓他吸吮這些替代品,減少吸吮手指的行為。多帶寶寶外出觀察大自然,鼓勵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豐富他的活動內容。

  • 表揚和鼓勵

寶寶用小手玩玩具、把手放一邊安靜看書或者睡眠的時候,給他拍一些照片,讓寶寶自己看,也讓家人看,表揚寶寶的行為。也可以和寶寶制定一個計劃,哪一天做到了一天不吃手,獎勵他一個小星星或者給他記錄一個好事件,都可以刺激他改掉吃手的習慣。

孩子喜歡“吃手指”,雖是小行為卻是大問題,很多爸爸媽媽忽略了

避免使用這些方法

  • 極端方式

有的爸爸媽媽把苦味、辣味的東西塗在寶寶手指上,寶寶可能當時不吃手指了,可是不能天天這麼做,寶寶還會自然的吃手指。

還有的爸爸媽媽打寶寶的手,或者罵寶寶這種行為不好,會讓寶寶感到恐懼和自卑,對寶寶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傷害。

  • 嚇唬寶寶

有的爸爸媽媽嚇唬寶寶,說“你再吃手,手就掉下來了!”“手上有蟲子,吃手會把蟲子吃到肚子裡,肚子會疼!”寶寶不會因此而停止吃手,吃手的時候就會感到害怕,形成焦慮情緒。當他發現吃手並沒有像父母說的那樣手掉下來、肚子疼之後,他知道爸爸媽媽在騙他,他會更加瘋狂的吃手。

孩子喜歡“吃手指”,雖是小行為卻是大問題,很多爸爸媽媽忽略了

總之,看到寶寶吃手的行為,要先了解他這個行為所代表的意義和動機,真正瞭解孩子的心理,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才會讓寶寶心理上得到放鬆,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爸爸媽媽們,你家寶寶愛吃手嗎?一起來聊聊吧!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再走唄!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哦!感謝支持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