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股跌停”重演,暴跌砸出“黃金坑”?

“千股跌停”重演,暴跌砸出“黄金坑”?

“千股跌停”重演,暴跌砸出“黄金坑”?

5月6日,滬深兩市“千股跌停”重演。當天,兩市大幅低開,滬指盤初即失守3000點,隨後進一步下挫,盤中失守2900點,兩市超1000股跌停。截止收盤,滬指報2906.46點,跌幅5.58%,深成指報8943.52點,跌幅7.56%;創指報1494.89點,跌幅7.94%。

盤面上,兩市個股普跌,國產軟件、高貝塔值、5G概念、券商、芯片、知識產權、船舶等板塊跌幅靠前;石油、銀行、電力、破淨資產、食品飲料、黃金概念、仿製藥等板塊跌幅靠後。個股方面,“會計差錯”近300億的康美藥業收監管函,連收兩個跌停板;陷“天價留學門”風波的步長製藥早盤跌停。

北上資金淨流出超50億元 午後外資有30億抄底

5月6日消息,截至滬深股市收盤,資金流如下:滬港通資金流向方面,滬股通淨流出30.72億,港股通(滬)淨流出暫為11.74億;深港通資金流向方面,深股通淨流出21.16億,港股通(深)淨流出暫為6.63億。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出51.88億元。不過,早盤外資淨流出82億,意味著北上資金午後有30億抄底。

滬股通中資金流入最多的是龍淨環保,淨流入1930萬,其次為寶鋼股份、電達股份、西部黃金、四創電子。資金流出最多的是中國平安(90.8, -4.60, -4.82%),淨流出10億。深股通中資金流入最多的是盈趣科技,淨流入7309萬,其次為美尚生態、延安必康、三七互娛、大康農業。資金流出最多的是中興通訊(23.3, -2.20, -8.63%),淨流出8.67億。

外圍因素和地雷太多或是此次重挫推手

節前有些人還在大喊抄底,行情變化如此之快,到底是什麼原因?

有一種觀點認為,市場重挫主要源於外圍因素的影響。外圍環境的變化,打亂了不少機構的陣腳。一位公募基金經理也表示,市場短期變動很大,需要謹慎。本週很關鍵,需要看一下外圍因素的演變。

美國5月美聯儲議息會議選擇“按兵不動”,鮑威爾講話不如市場預期的鴿派。會議後,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2019年美國降息的概率大幅下降,與之對應的是美國維持基準利率的概率大幅上升。

此外,隨著美股不斷創出歷史新高,其估值優勢也逐漸消失。數據顯示,截至於4月底,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估值分別為19.1倍、34.5倍,高於2010年以來歷史均值水平。2010年以來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估值中位數分別為17.8倍、30.3倍。不少人認為,美國股市因為自身估值問題可能出現調整,進而影響全球資金的信心。

另外,一些觀點認為,最近“地雷股”頻頻出現,業績不達預期,也讓機構變得更加謹慎。“會計差錯”近300億的康美藥業,讓人對手中的股票充滿了懷疑,信心受到影響。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表示,從一季度A股上漲的速度和空間來看,市場對於業績底的預期還是太高了,至少從一季度報來看業績並沒有太明顯的改善,而若要等到7-8月份中報業績出現,恐怕目前場內的存量資金是沒有這個耐心的。另外,今年業績有確定性的板塊也屈指可數,除了豬肉、白酒等少數幾個,其他行業短時間還看不到。

光大證券:二季度三大風險

光大證券指出,四月梳理的二季度市場三大風險:結構性通脹、適度監管打破大幅寬鬆預期與美股可能調整。

目前,政策轉向適度寬鬆,通脹雖未達到警戒區間但業已開始上升,二季度已經兌現了一個半的風險,這是我們對近期市場調整的解讀。對於回調空間,我們測算估值所隱含的增長預期大約只是略高估了6-10%,不存在嚴重泡沫,這意味著再次大幅回調的空間並不大,上證綜指2900-3000點已是估值均衡區間。三大風險中會導致市場跌破均衡區間的風險在於美股是否出現大調整,觸發這種調整的可能性在於油價快速上升,導致美聯儲表態再次偏向鷹派。歷史上布油具有80美元/桶的分水嶺效應,若油價在80美元/桶以上,過高的油價或將損害經濟增長前景與企業盈利能力,油價上升與上證綜指、上證50出現負相關。目前看,美股調整風險兌現的絕對概率仍不大,無需過度恐慌,且外部擾動更多為短期影響,中長期A股市場的走勢由本地市場決定,即便美股波動導致市場超調,對資產配置型交易者和長線投資者則是買入機會。

暴跌砸出“黃金坑”?

股市暴跌,也有機構在緊急加倉。北京一傢俬募基金經理表示,大的回調往往是加倉優質股的上車機會,“逢低上車,暴跌是優質股的買入機會”。

星石投資表示,短期內隨著估值修復行情逐漸完成,不排除出現橫盤的可能性,後市上漲的節奏可能變化,但慢牛的趨勢不會改變,中長期來看目前仍在牛市醞釀期。

相聚資本研究部副總經理餘曉暢表示,目前外圍環境出現了新的局面,從研究的角度去判斷其發展程度是比較難的。但是中期來看,在美國經濟也面臨較大壓力的背景下,全球貿易環境不好,也會對美國產生較大的衝擊,所以最終還是會有所好轉。由於外圍因素出現新的變化,不確定性提升,且對於市場影響程度也偏高,從絕對收益的角度來講,建議觀望,短期控制倉位,在外圍因素逐漸清晰之後會是較好的加倉時機。

那麼,機構看好哪類股票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家似乎都在推薦防守型品種:大消費。

中信證券表示首選是外資偏好、地產銷售、通脹預期等邏輯支撐下的大消費板塊,包括後地產可選消費,如家電、家居、汽車等;前期滯漲且業績穩健向好的醫藥白馬;通脹預期驅動的必選消費,如畜禽養殖、超市等。其次,金融板塊依然有底倉配置的價值,特別是銀行。另外,今年“兩會”以來,國企改革動作不斷,包括計劃推出第四批混改、發佈國有資本的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方案等,國企改革進程或明顯加速,建議持續關注。

海通證券姜超更是在最新研報中力推消費。他表示,本輪政策沒有強刺激,因而投資後續增長乏力。但大規模減稅降費將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費增速。預計今年消費有望全面好轉,必須消費和可選消費增速都有望回升。而且從中長期看,中國的汽車消費遠未見頂,居民消費佔比仍有提升潛力,人口結構將老未老,而消費信貸的發展也將支撐中國消費繼續向好,而消費板塊也有望成為本輪股票牛市的頂樑柱。

天風證券更是直言採取防禦思維。他們認為,二季度繼續以防禦為主,交易“通脹預期”,推薦銀行、醫藥、黃金等“類滯脹”下相對佔優的金融和消費。

“千股跌停”重演,暴跌砸出“黄金坑”?

投資與理財為您打開財富的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