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十二經脈之道,脾經

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表裡,我們前面講過,胃經止點於第4個分支,至於脾經的隱白穴(足大母腳趾內側端),在這裡與脾經相續接,脾經一共有21個穴位,其中12個穴位在下肢(隱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孫穴、商丘穴、三陰交穴、漏谷穴、地機穴、陰陵泉穴、血海穴、箕門穴、衝門穴);剩餘9個穴位在腹部以及胸部(府舍穴、腹結穴、大橫穴、腹哀穴、食竇穴、天溪穴、胸鄉穴、周榮穴、大包穴);

《內經》十二經脈之道,脾經

我們首先要說的仍然是經絡的循行路線;足太陰脾經起於隱白穴(足大母腳趾內側端),沿著腳的內側(赤白肉際,指的就是皮膚顏色改變的那條線)行進,然後向上循行,經過內踝骨(內腳跟)的前緣,沿著小腿內側正中線向上,一直向上經過大腿前內側然後進入腹部,歸屬脾臟,屬絡胃腑,在體外的話,向上穿過胸膈,沿著食道兩邊,直達喉嚨及舌根,在體內的話,經脈從脾臟分出,向上與手少陰心經相聯繫;

《內經》十二經脈之道,脾經

從脾經的循行規律我們能解讀出脾經一旦異常會引起什麼病症麼呢?脾經經絡是聯絡著舌根本體,而脾臟的功能是以運化水谷食物等為主,那麼如果脾主運化的功能障礙,脾氣不升、胃氣上逆(正常的話脾主升、胃主降),就會導致舌體僵硬,活動不利,可以合併嘔吐、胃痛、嘔吐腹瀉等症;如果脾氣阻滯、運化異常,會導致舌體疼痛,飲食物難以下嚥,心下疼痛(脾經經絡聯絡心經);在這裡我們可以總結一點就是,如果有舌根、舌體的病變,我們不能只考慮從腎經或者腎臟論治(舌診中,舌根歸腎),還要考慮到是不是脾經出了問題,只有這樣,辯清根本才能藥到病除;

《內經》十二經脈之道,脾經

另外,脾經還能夠主治婦科以及前陰部的相關病症,比如說月經不調、崩漏(月經來潮時點滴不盡或者猶如瀑布、多的嚇人)、遺尿、遺精等症狀;還有,對下肢的痿軟無力等有較好的療效;

接下來說一下我們常用的穴位以及治療的病症;

《內經》十二經脈之道,脾經

三陰交,

為什麼叫三陰交呢,是因為這個穴位是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三條經絡相交的部位;位於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的後緣;具有健脾利溼,調補肝腎等作用;

血海穴,為什麼叫血海呢,是因為該穴位經常用於婦科與月經病相關的治療上,可以說婦科病一般必扎的穴位(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等);位於髕骨內上緣往上2寸,在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有健脾化溼,調經統攝血液的作用;

《內經》十二經脈之道,脾經

大橫穴,位於臍中旁開4寸,有理氣止痛、通暢腑氣等功能,用於腹痛、腹瀉等病症;

結合臨床給大家說幾個常用的穴位配伍,治療相應的疾病;

陰陵泉(脛骨內側髁後方於小腿肌肉的凹陷中)配伍天樞(胃經穴位,肚臍旁開2寸)、合谷,有清熱除溼,健脾和中的作用,用以治療小兒急性腸胃炎

《內經》十二經脈之道,脾經

地機穴(陰陵泉穴下3寸)配伍血海穴有調經止痛的作用,用於月經不調等症,西醫上功能性子宮出血有較好的療效;

有什麼想說的,或者你經歷過的針灸趣聞,我們一起來討論學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